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孟尝君舍人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孟尝君舍人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孟尝君舍人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孟尝君舍人)
【提要】孟尝君是广聚人才、礼贤下士的“战国四君子”之一,非常有大度有领袖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美誉。
【原文】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之,勿言也。”
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以臣欺君。且臣闻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今君约天下者兵以攻齐,是足下倍先君盟约而欺孟尝君也。愿君勿以齐为心。君听臣则可;不听臣,若臣不肖也,臣辄以颈血湔足下衿。”卫君乃止。
齐人闻之曰:“孟尝君可谓善为事矣,转祸为功。”
【译文】孟尝君门客之中,有个人十分爱慕孟尝君的夫人。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并说:“食君之禄,却爱君之夫人,此人也太不够义气了,阁下何不杀了他?”孟尝君说:“悦人之貌,渐生爱心,此亦人之常情,你可不要再提此事啦。”
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个爱慕夫人的门客,对他说:“你在我处时日也不算短了,一直未能为先生觅到好职位。小官职先生又会不屑一顾,田文又不敢委屈大才,恰好如今的卫君与田文是布衣之交,田文愿替先生准备车马钱币报效卫君。”这个门客去到卫国以后,很受卫君的看重。
后来齐、卫两国关系一度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卫君极想纠集诸侯进攻齐国。这时那个门客站出来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臣无德无能,把臣推荐于王。臣曾闻先王之事,过去齐、卫两国君王杀马宰羊,彼此立下盟约:‘齐、卫子孙,不得刀兵相向,若违背誓言出兵攻伐的,下场有如此马此羊!’如今大王约集诸侯,准备进攻齐国,正是违背先君盟约,同时也欺骗了孟尝君。臣希望大王息怒,不要再计划伐齐的事了!大王听从臣的劝告也就罢了,如若不听,像臣这样不肖的,也会把自己颈项之血溅在您的衣襟之上!”卫君于是打消了伐齐的念头
齐人听到这件事,都赞叹道:“孟尝君真可谓善于待人处事,因此能够转危为安。”
【评析】“海纳百川,有容则大”,没有足够的气量和胸怀,是作不成一个领导者的。藏污纳垢、容忍下属的某些欲求和缺陷也即具备容人之量,才能使下属由衷的归附和尊敬你,才能为你卖命。凡是小肚鸡肠、心胸狭窄者,不仅具备不了领导魅力,反而会与下属搞僵关系、反目成仇。该让利的就让利,华人首富李嘉诚一次谈到他的成功之道时说:要使你的合作者得到的比他预想的多,而你自己一定要多分利给合作者。为人的气量决定了李嘉诚成为首富。

孟尝君舍人相关文章

  • 七雄略》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故划野分疆,所以利建侯也;亲疏相镇,所以关盛衰也。昔周监二代,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五。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
  •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男于五月中旬,染瘟症,服药即效,已痊愈矣,而余热未尽,近日头上生癣,身上生热毒,每日服银花甘草等药,医云:“内热未故,宜发不宜遏抑,身上之毒,至秋...
  • 群狐悬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庆云盐山间,有夜过墟墓者,为群狐所遮,裸体反接,倒悬树杪,天晓人始见之,掇梯解下,视背上大书三字曰:绳还绳,莫喻其意。久乃悟二十年前,曾捕一狐倒悬之,今修怨也。胡厚庵先生,仿西涯新乐府...
  • 王半仙访狐友》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王半仙尝访其狐友,狐迎笑曰:君昨夜梦至范住家,欢娱乃尔。范住者,邑之名妓也,王回忆实有是梦,问何以知。曰:人秉阳气以生,阳亲上,气恒发越于顶,睡则神聚于心,灵光与阳气相映,如镜取影。梦...
  • 滇游日记十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己卯(公元1639年)正月初一日在鸡山狮子林莘野静室。是早天气澄澈,旭日当前。余平明起,礼佛而饭,乃上隐空、兰宗二静室。又过野愚静室,野愚已下兰宗处。遂从上径平行而西,入念佛堂,是为白...
  • 楚巫》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巫言,则事之已右者必左,已左者必右。于是楚人之奉...
  • 没有朋友的上帝》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三百板,乱注乱解错...
  •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虞华轩也是一个非同小可之人。他自小七八岁上,就是个神童。后来经史子集之书,无一样不曾熟读,无一样不讲究,无一样不通彻。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
  • 江汉》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々。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 三代书同文》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三代之时,天下书同文,故《春秋左氏》所载人名字,不以何国,大抵皆同。郑公子归生,鲁公孙归父,蔡公孙归生,楚仲归,齐析归父,皆字子家。楚成嘉,郑公子嘉,皆字子孔。郑公孙段、印段、宋褚师...
  • 定公·定公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夏五辛亥,郊。壬申,公薨于高寝。郑罕达帅师伐宋。齐侯、卫侯次于渠蒢。邾子来奔丧。...
  • 施师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施师点成年后游学太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职...
  • 唐臣传第十二》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郭崇韬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
  • 唐明宗家人传第三》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明宗三后一妃:和武宪皇后曹氏生晋国公主;昭懿皇后夏氏生秦王从荣、愍帝;宣宪皇后魏氏,潞王从珂母也;淑妃王氏,许王从益之慈母也。曹氏、夏氏皆不见其世家。夏氏无封爵,明宗未即位前...
  • 建安王刘休仁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建安王刘休仁,是文帝的第十二个儿子。元嘉二十九年(452),他年龄十岁,立为建安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逐步升迁为护军将军。当时废帝狂悖无道,杀害众位大臣,忌恨和害怕各位叔伯,把...
  • 张辅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张辅字世伟,南陽西鄂县人,汉朝河间相张衡的后代,年少时便有才干,与从母弟刘乔一样有名声。 当初张辅补蓝田县令,在任上不为当地豪强所屈。当时强弩将军庞宗,是西州的大族,他的护...
  • 宣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 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
  •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班固) ◆班固传,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性格宽厚...
  • 宋齐丘、韩熙载、李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三十八 卷738_1 《陪游凤凰台献诗》宋齐丘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 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 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芦荟 释名 奴会、讷会、象胆。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2、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