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孟尝君出行五国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孟尝君出行五国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孟尝君出行五国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孟尝君出行五国)
【提要】孟尝君拥有的贤名,与他的高风亮节、清明理智的政治作为是分不开的。凡真理都是古老的,在做人和政治上,体恤民情、勤俭朴素、接受言论的监督是古今政治家们遵循的不二法门。而若鱼肉百姓、腐化堕落、钳制言论,必然会造成政治上的败笔。
【原文】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五国英杰之主,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君今到楚而受床,所为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曰:“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孟尝君曰:“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译文】孟尝君出巡五国,到达楚国时,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一个以登徒为姓氏的人正好当班护送象牙床,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与他商量此事。那人说:“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当班护送象牙床,以献薛公,可是那床价值千金,稍有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也赔不起。先生不如设法让我免掉这个差使,愿以先人宝剑为报。”公孙戌不假思索,很痛快的答应了。
于是公孙戌往见孟尝君,说:“贤公准备接受楚人馈送的象牙床吗?”孟尝君点头言是。公孙戌劝他不要这样做。孟尝君向他询问其中的缘故。公孙戌说:“五国之所以以相印授公,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有怜恤孤贫的美德,在诸侯中有存亡继绝的美名,五国君主这才以国事委公,这实在是仰慕您的仁义廉洁。况且您在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的重礼,巡行至其他小国,又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于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万不可受人之礼。”孟尝君很爽快的答应了。
公孙戌快步退了出去,走到中门,孟尝君起了疑心,把他叫了回来:“先生叫田文勿受象牙床之礼,这固然是一项很好的建议,但为何先生如此乐不可支呢?”公孙戌见隐瞒不得,便婉言辩道:“臣有三大喜事,外加更得一柄宝剑。”孟尝君不解:“先生此话怎讲?”公孙戌说:“贤公门下食客何止百人,却只有臣敢于进谏,此喜之一;谏而能听,此其二;谏而能止君之过,此其三。而为楚送象牙床的登徒,不愿意送床。他曾答应事成之后,送臣一柄先人宝剑。”孟尝君没有恼怒,反有嘉许之色:“先生接受宝剑了没有?”公孙戌说:“未得贤公许可,戌不敢接受馈赠。”孟尝君催促他:“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扇上写道:“谁能传扬田文名声,而谏止田文犯过,即使私自在外获得珍宝,也可迅速来谏!”
【评析】在高位者必须明白,社会的贫富差距是永远存在的,而且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并不是很好,与权贵们、与自己无法相比。如果自己的生活太过奢华,就会脱离民众、劳民伤财。所以怜恤孤贫、物质生活上只求过的去,不求奢华的品德是领导者保持自己道德影响力、感召力的基本准则。可贵的是公孙戌将此番道理能巧妙的告知孟尝君,既让君子避免了行为的失误,又使自己能有助于朋友,他敢于伸张大义,以正气来谏止权势者的说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孟尝君出行五国相关文章

  • 楚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楚姓氏祖宗:楚文王姓氏起源:1、以人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个人叫林楚,他的子孙后代以其名命姓,称楚姓。2、出自芈姓,以国名命姓。传说上古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生...
  • 栾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栾姓氏祖宗:唐叔虞姓氏起源: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是用封邑作为姓氏的。西周的时候,州文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封在晋,建立晋国,他的后代有靖侯。晋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天的...
  • 梅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梅姓氏祖宗:汤王的后裔姓氏起源: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殷商时,商王太丁封他的弟弟于梅(今安徽毫州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商纣王时,梅伯在朝中任卿士。他忠直敢谏,对纣王的荒唐...
  • 品目》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
  • 五音》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律章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共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 存韩》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
  • 吏为狐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余官兵部时,有一吏尝为狐所媚,癥瘦骨立,乞张真人符治之,忽闻檐际人语曰:君为吏,非理取财,当婴刑戮。我夙生曾受君再生恩,故以艳色蛊惑,摄君精气,欲君以瘵疾善终。今被驱遣,是君业重不可...
  •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须贾得命,连夜奔回大梁,来见魏王,述范睢吩咐之语,那送家眷是小事,要斩相国之头,干碍体面,难于启齿。魏王踌躇未决,魏齐闻知此信,弃了相印,连夜逃往赵国,依平原君赵胜去了。魏王乃大...
  • 成败论英雄》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张 - -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子贡对历史哲学的一个批评。周武王推翻纣王建立周朝,是因为纣王暴虐。子贡说,纣王的坏,并不像后世说的那么...
  • 侠隐中人——原宪》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伸。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
  • 第 九 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秦业父子专候贾家的人来送上学择日之信。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后日一早请秦相公先到我这里会齐了,一同前去,”打发人送...
  • 大爷》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大爷 一人牵牛而行,喝人让路。不听,乃云:“看你家爷来。”一人回视曰:“难道我家有这样一个大爷?” 苏杭同席 苏、杭人同席。杭人单吃枣子,而苏人单食...
  • 梦入泮》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梦入泮 府取童生祈梦。“考可望入泮否?”神问曰:“汝祖父是科甲否?”曰:“不是。”又问:“家中富饶否?”曰:“无得。”神笑...
  • 刘公荣》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王戎诣阮籍,时兖州刺吏刘昶字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曰:&l...
  • 长歌之哀》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白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乐...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四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
  • 裴蕴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 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
  • 张瑰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张瑰字祖逸,是吴郡吴县人。祖父张裕曾任宋的金紫光禄大夫。父亲张永,官至右光禄大夫。通晓音律,宋孝武帝曾问张永太极殿前钟声音为什么有嘶声,张永回答说:“铸钟时有铜滓掺...
  • 杜预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祖父杜畿,是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是幽州刺史。杜预博学多所通晓,明于国家兴废之道,常说:“立德是我不能做到的,立功立言差不多可以做到。”当初...
  • 辽叶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箬 释名 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 (叶)甘、寒、无毒。 主治 1、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2、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