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三部九候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三部九候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三部九候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沈细旋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
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沈,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帝曰:其可治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三部九候论篇相关文章

  • 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弟左右:  厚庵到皖,坚辞督办一席,渠之赴江西与否,余不能代为主持。至于奏折;则必须渠亲自陈奏,余断不能代辞。厚帅现拟在此办折,拜疏后仍回金陵水营;春霆昌歧闻亦日内可到、春霆...
  • 东岳冥官》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先姚安公言,雍正庚戍会试,与雄县汤孝廉同号舍。汤夜半忽见披发女鬼,搴帘手裂其卷,如蛱蝶乱飞。汤素刚正,亦不恐怖,坐而问之曰:前生吾不知,今生则实无害人事,汝胡为来者?鬼愕眙却立曰:君...
  • 复仇》原文翻译 - - 《野草》上部 - -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②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倚、接吻、...
  • 慈安皇太后圣德》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慈安皇太后以咸丰初年正位中宫,当时已有圣明之颂。显皇帝万几之暇,偶以游宴自娱,闻中宫婉言规谏,未尝不从;外省军报及廷臣奏疏寝阁者,闻中宫一言,未尝不立即省览;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
  • 戏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有桶戏者,桶可容升,无底中空,亦如俗戏。戏人以二席置街上,持一升入桶中,旋出,即有白米满升倾注席上,又取又倾,顷刻两席皆满。然后一一量入,毕而举之犹空桶。奇在多也。  利津李见田...
  • 卢令》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 讼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天水讼)乾上坎下《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四,不...
  • 需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水天需)坎上乾下《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
  • 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话表孙大圣无计可施,纵一朵祥云,驾筋斗,径转南赡部洲去拜武当山,参请荡魔天尊,解释三藏、八戒、沙僧、天兵等众之灾。他在半空里无停止,不一日,早望见祖师仙境,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
  • 辨问》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或问曰:“若仙必可得,圣人已修之矣,而周孔不为之者,是无此道可知也。”抱朴子答曰:“夫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圣人受命,不值长生之道,但自欲除残去贼,夷险平暴,制礼...
  •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解释】贤惠的妻子能使丈夫变得荣华富贵,不贤惠的妻子将使丈夫一败涂地。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解释】一个人做出了善绩,许多人都会对他有所依赖...
  • 江纬、美奴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江纬 向湖边(江纬读书堂) 退处乡关,幽栖林薮,舍宇第须茅盖。翠巘清泉,启轩窗遥对。遇等闲、邻里过从,亲朋临顾,草草便成幽会。策杖携壶,向湖边柳外。 旋买溪鱼,便斫银丝脍。谁复欲痛...
  • 向敏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亲向王禹,在后汉时任官符离县令。性情严肃刚毅,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曾对他的母亲说:“光大我门庭的,是这个孩子。”敏中...
  • 列传第六十 哥舒高封》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哥舒翰,其先盖突骑施酋长哥舒部之裔。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故仍世居安西。翰少补效毂府果毅,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年四十馀,遭父丧,不归。不为长安尉所礼...
  • 卢思道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
  • 王谊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陽人。 父亲王显,北周凤州刺史。 王谊年青时,慷慨有大志,善习 弓马,博览群书。 周闵帝时,他任左中侍上士。 那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闵帝拱手沉默...
  • 孝静帝纪》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孝静皇帝,名善见,清河文宣王元..的世子,母亲胡 妃。永熙三年(534),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八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帝元修既已西入潼关,齐献武王高欢迎请不到元修,便与百官商...
  • 罗隐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五十九 卷659_1 《省试秋风生桂枝》罗隐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 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 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 ...
  • 鸡冠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鸡冠 气味 (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 1、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2、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
  • 野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