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方盛衰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方盛衰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方盛衰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
胃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肝气虚,则梦见兰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于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是以经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圣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方盛衰论篇相关文章

  • 阴符》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
  • 笑里藏刀》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敌战计 - -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注释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译文使敌...
  • 难断之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必不能断之狱,不必在情理外也。愈在情理中,乃愈不能明。门人吴生冠贤,为安定令时,余自西域从军还,宿其署中,闻有幼男幼女,皆十六七岁,并呼冤于舆前。幼男曰:此我童养之妇,父母亡,欲弃我...
  • 仲春纪》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纪 - - 【仲春】  一曰: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包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
  • 狐联》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焦生,章丘石红先生之叔弟也。读书园中,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焦知其狐,正色拒之。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
  • 振鹭》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 扬之水》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 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那孙大圣头痛难禁,哀告道:“师父,莫念,莫念!等我医罢!”长老问:“怎么医?”行者道:“只除过阴司,查勘那个阎王家有他魂灵,请将来救他。”八戒道:&ldq...
  • 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法正与那人相见,各抚掌而笑。庞统问之。正曰:“此公乃广汉人,姓彭,名羕,字永言,蜀中豪杰也。因直言触忤刘璋,被璋髡钳为徒隶,因此短发。”统乃以宾礼待之,问羕从何而来...
  • 知北游》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 “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 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 贤父兄子弟》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宋谢晦为右卫将军,权遇己重,自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凑。兄瞻惊骇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此岂门户之福邪?”乃以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又言主宋公裕...
  • 梁纪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53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卯(初二),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2]魏窦泰奄至尔朱兆庭,军人因宴休惰,忽见泰军,惊走,追破之于赤岭,众并降散。兆逃于...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
  • 志第四十二·舆服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皇帝冕服 后妃冠服 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
  • 李蘩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考中进士后,担任隆州判官,负责绵州的政事。当年出现灾荒,李蘩拿出义仓的粮食贱价卖给受灾的百姓,并把钱借贷给下户,又许老百姓用茅杆换米,做成粥和丝绵衣服...
  • 蔡道恭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蔡道恭字怀险,南陽冠军人。父名那,宋朝益州刺史。 道恭年轻时宽厚且度量大。宋文帝治理雍州时,被召去补主簿之职,仍任员外散骑常侍。之后累有战功,迁任越骑校尉、后军将军。建...
  • 刺腰论痛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刺腰论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
  • 李中诗词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五十 卷750_1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李中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 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 曾上虚楼吟倚...
  • 权德舆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二十 卷320_1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权德舆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余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
  • 蜀黍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蜀黍 释名 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玉蜀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