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藏气法时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藏气法时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藏气法时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_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__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补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郗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__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藏气法时论篇相关文章

  • 奇节异烈》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奇节异烈,湮没无传者,可胜道哉。姚安公闻诸云台公曰:明季避乱时,见夫妇同逃者,其夫似有腰缠,一贼露刃追之急,妇忽回身屹立,待贼至,突抱其腰,贼以刃击之,血流如注,坚不释手,比气绝而仆,则其...
  • 先贤讲经》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相传有位塾师,夏夜月明,率门人纳凉河间献王祠外田塍上,因共讲三百篇拟题,音琅琅如钟鼓,又令小儿诵孝经,诵已复讲。忽举首见祠门双古柏下,隐隐有人,试近之,形状颇异,知为神鬼。然私念此...
  • 狐仙谈历代丽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黔中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道光壬辰会试,落第出都,每过名区,辄停骖游览。道出西安,尝策马登眺五陵,且寻秦汉故宫遗址,流连弥月,忽忽已到中秋。是夕月明如昼,孝廉在逆旅独居无聊...
  • 圣人之道与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罕 - -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作人做事最要注意的事。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了不起。他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
  • 接下来便说到帝尧》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尧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没有资料的记载。所以孔子讲历史,姑且把他切断,从...
  • 雨钱》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老翁,形貌甚古。延入,通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生故旷达,亦不为怪。相与评驳今古,殊博洽,镂花雕绘,粲于...
  • 五胡乱华》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男女无少长皆戕于靳准。刘曜承其后,不能十年,身为人禽。石勒尝盛矣,子夺于虎。虎尽有秦、魏、燕、齐、韩、赵之也。死不一年,而后嗣屠戮,无一遗种...
  • 田叔》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贯高谋杀汉祖,事发觉,汉诏赵王,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自髠钳随王,赵王既出,上以叔等为郡守。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 苏小小、李秀兰、胡夫人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苏小小 减字木兰花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李秀兰 减字木兰花 自从君去。晓夜萦...
  • 谈元范、倪翼周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谈元范 清玉案 虾须帘上银钩小。筵内轻寒绕。红叶征香侵语笑。金钗珠履,凤箫龟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嫩绿休然鬓边好。赋得修龄应不少。年年长见,画梁双燕,楼外青袍...
  • 徐俯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徐俯 浣溪沙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 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虞美人 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雪中雨里为谁香。...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
  • 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唯其所在,则致死焉。”公卿大夫居其位,食其禄,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市井草野之臣发愤而死,皆其所也。故死得...
  • 谢绛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谢绛,字希深,他的祖先是阳夏人。到他的祖父谢懿文,做杭州盐官县令,葬在富阳,于是后裔成为富阳人。   他的父亲谢涛,以文学、品行著称,从进士起家,做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在成都...
  • 张齐贤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志向,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   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布衣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武帝(萧赜)有二十三个儿子: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安陆王子敬、建安王子真;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衡陽王子峻;王淑仪生随...
  • 孙盛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县人。祖父孙楚,做过冯翊太守。父孙恂,做过颍川太守。孙恂在任职期间,遇贼被害。孙盛十岁就因避乱而渡江 南来。年长后,博学多闻,善于分析名理。当时殷浩名噪...
  • 齐王司马礒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
  • 萧何曹参传》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
  •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八十七 卷187_1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韦应物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