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韦应物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5
卷一百八十七
卷187_1《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韦应物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卷187_2《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卷187_3《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韦应物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开卷不及顾,沉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
卷187_4《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韦应物
却足甘为笑,闲居梦杜陵。残莺知夏浅,社雨报年登。
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自然忧旷职,缄此谢良朋。
卷187_5《赠萧河南》韦应物
厌剧辞京县,褒贤待诏书。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
霁后三川冷,秋深万木疏。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
卷187_6《示从子河南尉班》韦应物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卷187_7《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韦应物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
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卷187_8《赠李儋》韦应物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卷187_9《赠卢嵩》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卷187_10《寄冯着》韦应物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卷187_11《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卷187_12《赠王侍御》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卷187_13《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韦应物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卷187_14《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
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卷187_15《寄卢庾》韦应物
悠悠远离别,分此欢会难。如何两相近,反使心不安。
乱发思一栉,垢衣思一浣。岂如望友生,对酒起长叹。
时节异京洛,孟冬天未寒。广陵多车马,日夕自游盘。
独我何耿耿,非君谁为欢。
卷187_16《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韦应物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扬。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卷187_17《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卷187_18《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卷187_19《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自南昌令拜,顷同官洛阳)》韦应物
忽报南昌令,乘骢入郡城。同时趋府客,此日望尘迎。
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洛阳相去远,犹使故林荣。
卷187_20《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韦应物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卷187_21《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韦应物
东洛何萧条,相思邈遐路。策驾复谁游,入门无与晤。
还因送归客,达此缄中素。屡暌心所欢,岂得颜如故。
所欢不可暌,严霜晨凄凄。如彼万里行,孤妾守空闺。
临觞一长叹,素欲何时谐。
卷187_22《雪中闻李儋过门不访,聊以寄赠》韦应物
度门能不访,冒雪屡西东。已想人如玉,遥怜马似骢。
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还比相思意,纷纷正满空。
卷187_23《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韦应物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广庭流华月,高阁凝余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卷187_24《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韦应物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卷187_25《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韦应物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只因厌烦暑,永日坐霜台。
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高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卷187_26《使云阳寄府曹》韦应物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卷187_27《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韦应物
佛刹出高树,晨光闾井中。年深念陈迹,迨此独忡忡。
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虫。旧宇多改构,幽篁延本丛。
栖止事如昨,芳时去已空。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
新文聊感旧,想子意无穷。
卷187_28《赠令狐士曹》韦应物
秋檐滴滴对床寝,山路迢迢联骑行。
到家具及东篱菊,何事先归半日程。
卷187_29《赠冯着》韦应物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
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惨凄游子情,风雪自关东。
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
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卷187_30《对雨寄韩库部协》韦应物
飒至池馆凉,霭然和晓雾。萧条集新荷,氤氲散高树。
闲居兴方澹,默想心已屡。暂出仍湿衣,况君东城住。
卷187_31《寄子西》韦应物
夏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乔树落疏阴,微风散烦燠。
伤离枉芳札,忻遂见心曲。蓝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托邻素多欲,残帙犹见束。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卷187_32《县内闲居赠温公》韦应物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
虽居世网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卷187_33《对雪赠徐秀才》韦应物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卷187_34《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韦应物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
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
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
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
卷187_35《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韦应物
逦迤曙云薄,散漫东风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
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
卷187_36《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韦应物
宦游三十载,田野久已疏。休沐遂兹日,一来还故墟。
山明宿雨霁,风暖百卉舒。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俯惊鬓已衰,周览昔所娱。
存没恻私怀,迁变伤里闾。欲言少留心,中复畏简书。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与子终携手,岁晏当来居。
卷187_37《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韦应物
宰邑分甸服,夙驾朝上京。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
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
良游昔所希,累宴夜复明。晨露含瑶琴,夕风殒素英。
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
闲合寡喧讼,端居结幽情。况兹昼方永,辗转何由平。
卷187_38《沣上西斋寄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斋作)》韦应物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卷187_39《独游西斋,寄崔主簿》韦应物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卷187_40《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所当服辄献诗代启》韦应物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
朝思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卷187_41《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韦应物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卷187_42《闲居赠友》韦应物
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闲居养痾瘵,守素甘葵藿。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卷187_43《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韦应物
萧散人事忧,迢递古原行。春风日已暄,百草亦复生。
跻阁谒金像,攀云造禅扃。新景林际曙,杂花川上明。
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温泉有佳气,驰道指京城。
携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存者邈难见,去者已冥冥。
临风一长恸,谁畏行路惊。
卷187_44《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韦应物
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
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
感此穷秋气,沉郁命友生。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
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
郊途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卷187_45《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卷187_46《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韦应物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卷187_47《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韦应物
养病惬清夏,郊园敷卉木。窗夕含涧凉,雨余爱筠绿。
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仰子游群英,吐词如兰馥。
还闻枉嘉藻,伫望延昏旭。唯见草青青,闭户沣水曲。
卷187_48《沣上寄幼遐》韦应物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卷187_49《善福精舍示诸生》韦应物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
斋舍无余物,陶器与单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卷187_50《晚出沣上,赠崔都水》韦应物
临流一舒啸,望山意转延。隔林分落景,余霞明远川。
首起趣东作,已看耘夏田。一从民里居,岁月再徂迁。
昧质得全性,世名良自牵。行忻携手归,聊复饮酒眠。
卷187_51《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
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卷187_52《开元观怀旧寄李二、韩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严家令》韦应物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东。车马行迹在,霜雪竹林空。
方轸故物念,谁复一樽同。聊披道书暇,还此听松风。
卷187_53《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余。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卷187_54《沣上醉题寄涤武》韦应物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卷187_55《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韦应物
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非关春不待,当由期自赊。
卷187_56《沣上对月,寄孔谏议》韦应物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卷187_57《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韦应物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卷187_58《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韦应物
休沐日云满,冲然将罢观。严车候门侧,晨起正朝冠。
山泽含余雨,川涧注惊湍。揽辔遵东路,回首一长叹。
居人已不见,高阁在林端。
卷187_59《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韦应物
暝色起烟阁,沉抱积离忧。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
空宇感凉至,颓颜惊岁周。日夕游阙下,山水忆同游。
卷187_60《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韦应物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卷187_61《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韦应物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
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韦应物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均兵》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
  • 军用》原文翻译 - - 《六韬》虎韬 - -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具,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从寡,岂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 文伐》原文翻译 - - 《六韬》武韬 - -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
  • 烈妇英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太原折生遇兰言,其乡有扶乩者,降坛大书一诗曰:一代英雄付逝波,壮怀空握鲁阳戈,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故垒春滋新草木,游魂夜览旧山河,陈涛十郡良家子,杜老酸吟意若何。署名曰...
  • 申苍岭先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由苍岭先生名丹,谦居先生弟也。谦居先生性和易,先生性爽豪,而立身端,介则如一。里有妇为姑虐而缢者,先生以两家皆士族,劝妇父兄勿涉讼。是夜闻有哭声远远至,渐入门,渐至窗外,且哭且诉...
  • 鸡山志目》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一卷真形统汇此山之纲领也。  山名山脉山形山界开辟鼎盛二卷名胜分标胜概本乎天,故随其发脉,自顶而下分也。  峰岩洞台石岭梯谷峡箐坪林泉瀑潭涧温泉三卷化宇随支功业本乎...
  • 滇游日记二十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十日晨餐后,大把事复来候往木家院。  通事具骑,而大把事忽去,久待不至,乃行。东向半里,街转南北,北去乃象眠山南垂,通安州治所托,南去乃大道。半里,去东桥,于是循溪南岸东南行。三...
  • 过客》原文翻译 - - 《野草》上部 - - 时:或一日的黄昏  地: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头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
  • 月是故乡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里仁》篇第一段: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
  • 祝盟》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
  • 明堂位》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
  •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解释】衡量一个人不可凭相貌来判定,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解释】多少洪水为沙土所阻塞,多少志...
  • 汉唐封禅》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光武建武三十年,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rdqu...
  • 昭公·昭公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叔弓如晋。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陈公子留出奔郑。秋,蒐于红。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
  • 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
  •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张武,浏阳人。豁达有勇力,稍涉书史。为燕山右护卫百户。从成祖起兵,克蓟州,取雄县,战月漾桥,乘胜抵鄚州。与诸将败耿炳文于真定。夹河之战,帅壮士为前锋,突阵,佯败走。南军追之,武还击...
  • 郭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郭雍字子和,他的先世是洛阳人。父亲郭忠孝,官至太中大夫,以师礼相待程颐,撰写《易说》,别号兼山先生,自己有传。郭雍继承了父学,通晓时务,隐居峡州,在长扬山谷之间放纵不受拘束,别号白...
  • 孙晟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孙晟,本名孙凤。性情陰险狠毒,爱行奸计。小时当道士,工于诗歌,在庐山简寂道观时,画唐朝诗人贾岛的像,挂在屋内墙上,以礼节侍奉他。观主以为孙晟荒谬反常,用棍子将他赶走,大为当时人嗤...
  • 脉解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脉解篇第四十九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
  • 露水》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水部 - - 释名 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