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100章 > 韩信卢绾列传

史记

《史记》100章韩信卢绾列传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韩信卢绾列传

书籍:史记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
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
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沛公进入汉中,就说服汉王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要立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韩王韩成因没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为列侯。
等到听说汉王派韩信攻取韩地,项羽就命令自己游历吴地时的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以抗拒汉军。
汉高祖二年(前205),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
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
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地军队跟随汉王。
汉高祖三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韩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
汉高祖五年春天,汉高祖就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
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
韩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皇上答应了,韩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
在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重重包围了韩信,韩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
汉朝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信。
韩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把国都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
高祖七年(前200)冬天,皇帝亲自率军前往攻打,在铜革是击败韩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
韩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集起韩信被击败逃散的军队,并和韩信及匈奴冒顿单于商议一齐攻打汉朝。
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又把他们打败。
匈奴再次在楼烦西部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
匈奴败退逃跑,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皇上也就到达平城。
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皇帝就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
阏氏便劝冒顿单于说:“现在已经攻取了汉朝的土地,但还是不能居住下来;更何况两国君主不互相围困。”过了七天,匈奴骑兵逐渐撤去。
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
护军中尉陈平对皇帝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请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
汉朝也收兵而归。
韩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
汉高祖十年(前197),韩信命王黄等人劝说陈。。,使其误信而反。
十一年春,前韩王韩信又和匈奴骑兵一起侵入史记参合,对抗汉朝。
汉朝派遣柴将军带兵前去迎击,柴将军先写信给韩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名号,并不加诛杀。
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
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的,并没有大罪,您应该赶快来归顺!”韩王韩信回信道“:皇帝把我从里巷平民中提拔上来,使我南面称王,这对我来说是万分荣幸的,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
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
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
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
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争战,争这旦夕之间的活头。
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
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在成功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这是伍子胥在吴国之所以被杀的原因。
现在我逃命隐蔽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疾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看一看一样。
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于是两军交战,柴将军屠平参合城,并将韩王韩信斩杀。
韩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
韩太子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婴。
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投归汉朝。
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
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他将领。
爵位传到儿子孙子,他的孙子没有儿子,侯爵被取消。
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
韩颓当庶出孙子韩嫣,地位尊贵,很受皇帝宠爱,名声和富贵都荣显于当世。
他的弟弟韩说,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
儿子继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
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各页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卢绾是丰邑人,和汉高祖是同乡。
卢绾的父亲和高祖的父亲非常要好,等到生儿子时,汉高祖和卢绾又是同日而生。
乡亲们抬着羊酒去两家祝贺。
等到高祖、卢绾长大了,在一块读书,又非常要好,乡亲们见这两家父辈非常要好。
儿子同日而生,长大后又很要好,再次抬着羊酒前去祝贺。
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被官吏追拿需要躲藏,卢绾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到高祖从沛县起兵时,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担任将军,总是陪伴在高祖身边。
跟从高祖东击项羽时,以太尉的身份不离左右,可以在高祖的卧室内进进出出,衣被饮食方面的赏赐丰厚无比,其他大臣没人能企及,就是萧何、曹参等人,也只是因事功而受到礼遇,至于说到亲近宠幸,没人能赶得上卢绾。
卢绾被封为长安侯。
长安,就是原来的咸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的冬天,已经击败了项羽,就派卢绾另带一支军队,和刘贾一起攻打临江王共尉,将他击败。
七月凯旋而归,跟随皇帝攻打燕王臧荼,臧荼投降。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诸侯中不是刘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个人。
高祖想封卢绾为王,但又害怕群臣怨恨不满。
等到俘虏臧荼之后,就下诏各位将相列侯,在群臣中挑选有功的人封为燕王。
文武群臣都知道皇帝想封卢绾为王,就一齐上言道:“太尉长安侯卢绾经常跟随皇帝平定天下,功劳最多,可以封为燕王。”皇帝下诏批准了此项建议。
汉高祖五年八月,就立卢绾为燕王,所有诸侯受到的皇帝宠幸都比不上燕王。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秋天,陈。。在代地造反,高祖到邯郸去攻打了陈。。的部队,燕王卢绾也率军攻打他的东北部。
在这时,陈。。派王黄去向匈奴求救。
燕王卢绾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等人的部队已被击败。
张胜到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逃亡在匈奴,见到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
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
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等人,但陈。。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您这班人也要成为俘虏了。
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张胜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就暗中让匈奴帮助陈。。攻打燕国。
燕王卢绾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一起反叛,就上书皇帝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
张胜返回,把之所以这样干的原因全部告诉了卢绾。
卢绾觉悟了,就找了一些替身治罪处死了,把张胜的家属解脱出来,使张胜成为匈奴的间谍,又暗中派遣范齐到陈。。的处所,想让他长期叛逃在外,使战争连年不断。
汉高祖十二年,东征黥布,陈。。经常率军在代地驻扎,汉派遣樊哙攻打陈。。并将其斩杀。
他的一员副将投降,说燕王卢绾派范齐到陈。。处互相交通情报,商议策划。
高祖派使臣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推托不往。
皇帝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燕王部下臣子。
卢绾更加害怕,闭门躲藏不出,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不是刘姓而被封为王的,只有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了。
去年春天,汉朝把淮阴侯韩信满门抄斩,夏天,又杀掉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计谋。
现在皇帝重病在身,把国事全部交给了吕后。
而吕后是个妇女,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高的大臣。”于是卢绾还是托有病,拒绝进京。
卢绾的部下臣子都逃跑躲藏。
但卢绾的话泄漏出一些,辟阳侯听到了,便把这一切都报告了皇帝,皇帝更加生气。
后来,汉朝又得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说张胜逃到匈奴,是燕王的使者。
于是皇帝说“:卢绾真的反了!”就派樊哙攻打燕国。
燕王卢绾把自己所有的宫人家属以及几千名骑兵安顿在长城下,等待机会,希望皇帝病好之后,亲自进京谢罪。
四月,高祖逝世,卢绾也就带领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
卢绾受到匈奴的侵凌掠夺,总是想着重返汉朝。
过了一年多,卢绾在匈奴逝世。
在高后时,卢绾的妻子儿女逃出匈奴重投汉朝,正赶上高后病重,不能相见,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准备在病好之后再设宴相见。
但高后竟去世了,未能见面。
卢绾的妻子也因病去世。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以东胡王的身份投降,被封为亚谷侯。
陈。。是宛朐人,不知当初是什么原因得以跟从高祖。
到高祖七年冬天,韩王韩信反叛,逃入匈奴,皇帝到平城而回,封陈。。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这一带戍史记卫边疆的军队统归他管辖。
陈。。曾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陈。。的随从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
而陈。。对待宾客用的是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
陈。。回到代国,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
见到皇帝之后,把陈。。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等事全盘说出。
皇帝就命人追查陈。。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涉到陈。。。
陈。。非常害怕,暗中派宾客到王黄、曼丘臣处通消息。
到高祖十年(前197)七月,皇帝的父亲去世了,皇帝派人召陈。。进京,但陈。。称自己病情严重。
九月,便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皇帝听说之后,就一律赦免了被陈。。所牵累而进行劫掠的赵、代官吏。
皇帝亲自前往,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赵相国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说“: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皇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赵相国回答说:“没反叛。”皇帝说:“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
皇帝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皇帝,皇帝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
但皇帝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
左右近臣谏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皇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各地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
我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左右近臣都说“:对。”于是皇帝又问“:陈。。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皇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各悬赏千金来求购王黄、曼丘臣等的人头。
高祖十一年(前196)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攻击并斩杀了陈。。的大将侯敞、王黄,又在聊城把陈。。的大将张春打得大败,斩首一万多人。
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十二月,皇帝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但未能攻克,叛军士卒辱骂皇帝,不久东垣投降,凡是骂皇帝的士卒一律斩首,其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在额头上刺字。
把东垣改名真定。
王黄、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悬赏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的军队也就彻底败了。
皇帝到达洛阳。
皇上说“:代郡地处常山的北面,赵国却从山南来控制它,太遥远了。”于是就封儿子刘恒为代王,以中都为国都,代郡、雁门都隶属代国。
高祖十二年(前195)冬天,樊哙的士卒追到灵丘把陈。。斩首。
太史公说:韩信、卢绾并不是一向积德累善的世家,而是侥幸于一时随机应变,以欺诈和暴力获得成功,正赶上汉朝刚刚建立,所以才能够分封领土,南面为王。
在内由于势力强大而被怀疑,在外倚仗着外族作援助,因此日益被皇帝疏远,自陷危境,走投无路,无计可施,最终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难道不可悲吗!陈。。是梁地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每每称赞、倾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来他率领军队守卫边疆,招集宾客,礼贤下士,名声超过了实际。
周昌怀疑他,许多过失也就从这里产生了,由于害怕灾祸临头,奸邪小人又乘机进说,于是终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
唉呀,太可悲了!由此可见,谋虑的成熟与否和成败如何,这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远了!

韩信卢绾列传相关文章

  • 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司姓氏祖宗:司怪姓氏起源:1、 神农为上古部落首领时,有一位专事占卜的大臣名司怪,其后代子孙以司为姓,称司氏。2、 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名司成,其子孙以祖字为姓。为司氏一支。姓...
  • 鬼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雷出于地,向于福建白鹤岭上见之。岭高五十里,阴雨时俯视,浓云仅发山半。有气一缕,自云中涌出,直激而上,气之纤末,忽火光迸散,即砰然有声。与火炮全相似。至于击物之雷,则自天而下。戊...
  • 孝行览》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览 - - 【孝行】  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後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於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
  •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卫人公孙鞅原是卫侯之支庶,素好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才能,乃入魏国,欲求事相国田文。田文已卒,公叔痤代为相国,鞅遂委身于痤之门。痤知鞅之贤,荐为中庶子,每有大事,必与...
  • 历代兴衰的趋势》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回转来看中国每一个朝代文与质的问题。我们提过夏尚质,殷尚忠,周尚文,这三代各有不同。夏禹时代开始建立一个大的农业国家,一切都是质直的、朴素的。到了殷朝的时候,人还是很老实...
  • 东门之枌》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革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泽火革)兑上离下《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初九,巩用黄牛之革。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丧大记》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君夫人卒于路寝,大夫世妇...
  •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却说三藏师徒四众,别樵子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
  • 高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高 姓氏祖宗:慕容云 姓氏起源: 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 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
  • 王孝严、陈晔、邵元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王孝严 念奴娇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怅望云...
  • 李谌、俞灏、连久道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李谌 水调歌头(次琼山韵) 足迹半天下,家说在琼川。往来无定,蓬头垢面仟憎嫌。挥扫笔头万字,贯穿胸中千古,不记受生年。海角一相遇,缘契似从前。 钟离歌,吕公篆,醉张颠。恍如赤城龙凤,...
  • 志第二十四·祭祀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仪注之节,其目有十:   一曰斋戒。祀前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其二日于大明殿,一日于大次,有司停奏刑罚文字。致斋前一日,尚舍监设御幄于大明殿西序,东向。致斋之日质...
  • 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四年春正月庚子,帝谓左右曰:“中书比奏百姓乏食,宜加赈恤。朕默思之,民饥若此,岂政有过差以致然欤?向诏百司务遵世祖成宪,宜勉力奉行,辅朕不逮,然尝思之,唯省刑薄赋,庶使百姓各遂...
  • 惠帝纪第二》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
  • 鲁仲连邹阳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鲁仲连,齐国人,一生好帮人出一些高妙特异的计谋,可是等事成之后,却不愿受酬谢,不肯居官任职,独好保持他那超然的高节。 他喜好游历四方,曾到过赵国。 当赵孝成王在位的时候,秦昭王...
  • 经脉别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
  • 张蠙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零二 卷702_1 《登单于台》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卷702_2 《寄友人》张蠙 恋道欲何...
  • 包何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零八 卷208_1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包何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卷208_...
  • 桑椹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桑 释名 子名椹。 气味 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 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 1、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