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容斋随笔 > 350章 > 和诗当和意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350章和诗当和意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本页面仅包含《容斋随笔》16卷内容。

《容斋随笔》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和诗当和意

书籍:容斋随笔章节:350章更新时间:2017-10-28

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以《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诸人赠答,可知已。唐人尤多,不可具载。姑取杜集数篇,略纪于此。高适寄杜公云:“愧尔东西南北人。”杜则云:“东西南北更堪论。”高又有诗云:“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言?”杜则云:“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严武寄杜云:“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杜则云:“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杜公寄严诗云:“何路出巴山”,“重岸细菊班,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严答云:“卧向巴山落月时”,“篱外黄花菊对谁,跂马望君非一度。”杜送韦迢云:“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迢云:“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杜又云:“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郭爱寄杜云:“春兴不知凡几首?”杜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叩之则应,往来反复,于是乎有余味矣。

和诗当和意相关文章

  • 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娄姓氏祖宗:大禹姓氏起源: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杞县),遂为杞国。...
  • 地形》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孙子曰:“三曰地利。地利者,远近、险易、广狭、生死也。故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
  • 鬼书红柬》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张完质舍人,僦居一宅,或言有狐,移入之次日,书室笔砚皆开动,又失红柬一方,纷纭询问间,忽一钱铮然落几上,若偿红柬之值也。俄喧言所失红柬,粘宅后空屋,完质往视,则楷书内室止步四字,亦颇端...
  • 十二 文》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上卷 - -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
  • 卷十九》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下卷 - -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
  • 粤西游日记十九》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四日 作诗与梁君别,各殷勤执手,订后期焉。西向下山,望罗丛岩在三十里外,初欲从此而南趋郁林。及一里,抵山下,渡小蔂。又西二里,过周塘,则山谷回互,罗丛已不可见。问其道,多未谙者...
  • 告子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
  • 睽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火泽睽)离上兑下《睽》:小事吉。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九二,遇主于巷,无咎。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六五,悔亡。厥宗噬...
  • 微旨》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抱朴子曰:“余闻归同契合者,则不言而信著;途殊别务者,虽忠告而见疑。夫寻常咫尺之近理,人间取舍之细事,沈浮过於金羽,皂白分於粉墨,而抱惑之士,犹多不辨焉,岂况说之以世道之外,示...
  • 头场》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头场 玉帝生日,群仙毕贺,东方朔后至。见寿星门外,问之。曰:“有告示贴出,不放我进。”又问:“何故贴出?”答曰:“怪我头长(同场)。” 颂屁 一士...
  • 古人重国体》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古人为邦,以国体为急,初无小大强弱之异也。其所以自待,及以之待人,亦莫不然。故执言修辞,非贤大夫不能尽。楚申舟不假道于宋而聘齐,宋华元止之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
  •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
  •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家建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
  • 志第二十二礼志五》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礼志五(嘉仪上)   皇帝受册仪:前期一日,尚舍奉御设幄于正殿北墉下,南面设御坐;奉礼郎设官僚、客使幕次于东西朝堂;太乐令设宫悬于殿庭,举麾位在殿第二重西阶上,东向;乘黄令陈...
  • 谢方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谢方叔,字德方,威州人。嘉定十六年(1223)考中进士,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上奏疏道“:坚持刚强的德性以回应上帝的心事,奋行威严的果断以挽回天下的颓势,有的人还担忧过去曾受...
  • 张融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张融字思光,二十岁有名。道士同郡人陆修静把白鹭羽麈尾扇赠给他,说:“这既然是异物,就把它献给异人。”最初做官是担任宋朝新安王刘子鸾的行参军。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
  • 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郑孝穆字道和,荥陽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十一世孙。 祖敬叔,魏颍川、濮陽郡守,本邑中正。父琼,范陽郡守,赠 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孝穆幼而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
  • 陆子隆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县人。祖父陆敞之,梁嘉兴县令。父陆悛,封氏县令。 子隆少时性格豪爽,有志于功名。初官东宫直后。侯景之乱发,他在乡里聚合徒众。当时张彪为吴郡太守,荐引他...
  • 贼风》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贼风第五十八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
  • 橄槛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橄槛 释名 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 实:酸、甘、温、无毒。 榄仁:甘、平、无毒。 核:甘、涩、温、无毒 主治 实: 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疮。用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