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容斋随笔 > 300章 > 古人重国体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300章古人重国体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本页面仅包含《容斋随笔》16卷内容。

《容斋随笔》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古人重国体

书籍:容斋随笔章节:300章更新时间:2017-10-28

古人为邦,以国体为急,初无小大强弱之异也。其所以自待,及以之待人,亦莫不然。故执言修辞,非贤大夫不能尽。楚申舟不假道于宋而聘齐,宋华元止之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及楚子围宋既急,犹曰:“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郑三卿为盗所杀,余盗在宋,郑人纳赂以请之。师慧曰:“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宋无人焉故也。”子罕闻之,固请而归其赂。晋韩宣子有环在郑商,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厌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晋合诸侯于平丘,子产争贡赋之次,子大叔咎之。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駟偃娶于晋,偃卒,郑人舍其子而立其弟。晋人来问,子产对客曰:“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晋大夫而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楚囚郑印堇父,献于秦,郑以货请之。子产曰:“不获。受楚之功而取货于郑,不可谓国,秦不其然。若曰郑国微君之惠,楚师其犹在敝邑之城下。”弗从,秦人不予。更币,从子产而后获之。读此数事,知春秋列国各数百年,其必有道矣。

古人重国体相关文章

  • 权奇卷八》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非智者谁为?译文:善于明察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善于思考的人能够正确地选择。设下计谋来引诱他,等待他露出马...
  • 经子通,读诸史①。考世系,知终始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经子通,读诸史①。考世系,知终始②。  [注释]  ①经:儒家经典。 子:诸子百家的著作。 诸史:各种史书。     ②世系:帝王、贵族世代相承的系统。 终始:王朝兴亡的始末。 ...
  •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牛浦郎在甘露庵里读书,老和尚问他姓名,他上前作了一个揖,说道:“老师父,我姓牛,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浦口外婆家长的,所以小名就叫做浦郎。不幸父母都去世了,只有...
  • 鳲鸠》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 试试看》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试试看 新妇与新郎无缘,临睡即踢打,不容近身。郎诉之父,父曰:“毕竟你有不是处,所以如此。”子曰:“若不信,今晚你去睡一夜试试看。” 靠父膳 一人廿岁...
  • 李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李 姓氏祖宗:利真 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
  • 定公·定公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夏,筑蛇渊囿。大蒐于比蒲。卫公孟彄帅师伐曹。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薛弑其君比。  ...
  • 桓公·桓公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秋七月,杞侯来朝。蔡侯、郑伯会...
  •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巳(初十),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实行大赦。   [2]魏尚书右仆射郑先护闻洛陽不守,士众逃散,遂来奔。丙申,以先护为征北大将军。 ...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成子也。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洪武十九年讨平柳州、融县诸蛮,累迁广西都指挥使。二十二年平富川蛮,设灵亭千户所。...
  • 白奉进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白奉进,字德升,云州清塞军人。父亲白达子,世代居住在朔北,以狩猎为生。白奉进小时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武皇镇守太原时,白奉进到军门拜见,以求效力,武皇收容在他部下。庄宗攻破夹寨时,白...
  • 广王石敬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广王石敬威,字奉信,是高祖的堂弟。他的父亲石万诠,赠太尉,追封为赵王。石敬威小时就擅长骑马射箭,事奉后唐庄宗,因随从作战有功,多次担任军职。唐明宗继承皇位后,提拔为奉圣指挥使。...
  • 王晏球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王晏球,字莹之,自称洛陽人。少年时遇上动乱,被蔡州贼寇抓去,汴人杜氏收为义子,因而冒姓杜氏。王晏球年少就沉着勇敢有决断,倜傥出众。梁太祖镇守汴州时,选富家子弟中有才能的安置在...
  • 王昙首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官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陽陵园。和堂弟王球一齐到了宋武帝那里,武...
  • 孝武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世祖孝武皇帝号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元嘉七年(430)秋八月十六日出生。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十六年(439),都督湘州军事,任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兼管...
  •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恒奥,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视之不明,是谓不哲&...
  • 燕策三》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策三 原文译文 勇者给人以精神上的依赖、依靠和信仰,使人们发觉跟着勇者,就无所谓恐惧和失败。勇者奋不顾身的气慨和以身作则的先锋形象,使下属和同志焕...
  • 榆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榆释 释名 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 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 1、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2、虚劳白浊。用榆白...
  •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黄芩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 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蒲公英 释名 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 (苗)甘、平、无毒。 主治 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