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900章 > 皎然的诗

全唐诗

《全唐诗》900章皎然的诗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皎然的诗

书籍:全唐诗章节:900章更新时间:2017-03-01
卷八百一十六
卷816_1《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皎然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卷816_2《答裴济从事》皎然
迟迟云鹤意,奋翅知有期。三秉纲纪局,累登清白资。
应怀青塘居,蕙草没前墀。旧月照秋水,废田留故陂。
至今高风在,为君吹桂枝。昨逢洞庭客,果得故人诗。
何异王内史,来招道林师。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
卷816_3《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皎然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
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
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
卷816_4《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皎然
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
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
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
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
中令霜不祓,大余气常贞。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
卷816_5《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皎然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
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
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卷816_6《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皎然
方知正始作,丽掩碧云诗。文彩盈怀袖,风规发咏思。
遗弓逢大敌,摩垒怯偏师。频有移书让,多惭系组迟。
浅才迂且拙,虚誉喜还疑。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
卷816_7《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长史》皎然
爱君溪上住,迟月开前扃。山火照书卷,野风吹酒瓶。
为谁留此物,意在眼中青。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
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宿昔邢城功,道高心已冥。
贪将到处士,放醉乌家亭。
卷816_8《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绮里犹近名,于陵未泯迹。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
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
却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
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
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
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
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跖。蹈善嗟沉冥,履仁伤堙厄。
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
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
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
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吾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
吾嘉鲁仲连,功成弃珪璧。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
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
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
卷816_9《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皎然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攀折若无阶,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
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何似双琼章,英英曜吾手。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赏,未随名宦诱。坐石代琼茵,制荷捐艾绶。
清宵集我寺,烹茗开禅牖。发论教可垂,正文言不朽。
白云供诗用,清吹生座右。不嫌逸令醉,莫试仙壶酒。
皎皎寻阳隐,千年可为偶。一从汉道平,世事无纷纠。
星文齐七政,天轴明二斗。召士扬弓旌,知君在林薮。
莫学颍阳子,请师高山叟。出处藩我君,还来会崖阜。
卷816_10《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皎然
春意赏不足,承夕步东园。事表精虑远,月中华木繁。
开襟寄清景,遐想属空门。安得纚芳屣,看君幽径萱。
卷816_11《寄崔万芳夔》皎然
气杀高隼击,惜芳步寒林。风摇苍琅根,霜剪荍y9心。
归思忽眇眇,佳气亦沉沉。我身岂遐远,如隔湘汉深。
事迩智莫及,愿乖情不任。迟君忘言侣,一笑开吾襟。
卷816_12《访朱放山人》皎然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卷816_13《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皎然
废溪无人迹,益见离思深。归来始昨日,恍惚惊岁阴。
清想属遥夜,圆景当空林。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
游从间芳趾,摇落栖寒岑。眇眇湖上别,含情初至今。
道流安寂寞,世路倦岖嵚。此意欲谁见,怀贤独难任。
徽声反冥默,夕籁何哀吟。禅念破离梦,吾师诫援琴。
耿耿已及旦,曷由开此襟。幽期谅未偶,胜境徒自寻。
安得西归云,因之传素音。
卷816_14《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皎然
日月不相待,思君魂屡惊。草玄寄扬子,作赋得芜城。
温温独游迹,遥遥相望情。淮上春草歇,楚子秋风生。
辟士天下尽,君何独屏营。运开应佐世,业就可成名。
谁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卷816_15《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皎然
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章。清门推问望,早岁骋康庄。
作用方开物,声名久擅场。丹延分塞郡,宿昔领戎行。
始驭屏星乘,旋阴蔽茀棠。朝端瞻鹗立,关右仰鹰扬。
威令兼宁朔,英声重护羌。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
身执金吾贵,时遭宝运昌。雍容持汉槊,肃穆卫周堂。
排难知臣节,攻疑定国章。一言明大义,千载揖休光。
践职勋庸列,修躬志行彰。优游应慕陆,止足定师张。
中扆怀殊政,南州伫小康。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
謇谔言无隐,公忠祸不防。谴深辞紫禁,恩在副朱方。
切玉锋休淬,垂天翅罢翔。论文征贾马,述隐许求羊。
肘后看金碧,腰间笑水苍。诗题白羽扇,酒挈绿油囊。
旷达机何有,深沉器莫量。时应登古寺,佳趣在春冈。
止水准香砌,鲜云满石床。山情何寂乐,尘世自飞扬。
已遇炉峰社,还思缉蕙房。外心亲地主,内学事空王。
花会宜春浅,禅游喜夜凉。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余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阳。
卷816_16《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不至》皎然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
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
卷816_17《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皎然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卷816_18《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皎然
山事由来别,只应中老身。寒园扫绽栗,秋浪拾干薪。
领鹤闲书竹,夸云笑向人。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卷816_19《寄报德寺从上人(鼓吹山在寺西)》皎然
宗流许身子,物表养高闲。空色清凉寺,秋声鼓吹山。
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间。七叶翻章句,时时启义关。
卷816_20《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皎然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卷816_21《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皎然
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久离惊貌长,多难喜身全。
比信尚书重,如威太守怜。满庭看玉树,更有一枝连。
卷816_22《题湖上兰若示清会上人》皎然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
卷816_23《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皎然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卷816_24《题山壁示道维上人》皎然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卷816_25《晚秋登佛川南峰怀裴例》皎然
登岭望落日,眇然伤别魂。亭皋秋色遍,游子在荆门。
世故东西客,山空断续猿。此心谁复见,寂寞偶芳荪。
卷816_26《访陆处士羽(一作访陆羽处士不遇)》皎然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卷816_27《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赋以眉毛肠心牙等五字(得牙字)》皎然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卷816_28《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一作清江诗)》皎然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思。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卷816_29《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皎然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卷816_30《和裴少府怀京兄弟》皎然
宦游三楚外,家在五陵原。凉夜多归梦,秋风满故园。
北书无远信,西候独伤魂。空念青门别,殷勤岐路言。
卷816_31《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皎然
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卷816_32《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盘义兼赏陆生文卷》皎然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卷816_33《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皎然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卷816_34《答李侍御问》皎然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爱贫唯制莲花足,
取性闲书树叶篇。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卷816_35《奉酬李员外使君嘉佑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皎然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移家水巷贫依静,
种柳风窗欲占春。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卷816_36《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皎然
许令如今道姓云,曾经西岳事桐君。流霞手把应怜寿,
黄鹤心期拟作群。金箓时教弟子检,砂床不遣世人闻。
桂阳亦是神仙守,分别无嗟两地分。
卷816_37《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皎然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因逢内火千家静,
便睹行春万木荣。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卷816_38《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皎然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卷816_39《招韩武康章》皎然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卷816_40《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皎然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影孤长不出,行道在寒云。
卷816_41《赠韦早陆羽》皎然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卷816_42《戏呈薛彝》皎然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卷816_43《赠颜主簿》皎然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卷816_44《赠融上人》皎然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卷816_45《听寒更寄朱兵曹巨川》皎然
欹枕听寒更,寒更发还住。一夜千万声,几声到君处。
卷816_46《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皎然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忽值胡雏起,芟夷若乱麻。
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
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
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卷816_47《赠和评事判官》皎然
廷评年少法家流,心似澄江月正秋。学究天人知远识,
权分盐铁许良筹。春风忆酒乌家近,好月论禅谢寺幽。
清白比来谁见赏,怜君独有富人侯。
卷816_48《酬秦系山人题赠》皎然
云林出空乌未归,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吾心见境尽为非。
卷816_49《酬秦系山人戏赠》皎然
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
卷816_50《贻李汤》皎然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宁知梅福在人间,
独为苍生作仙吏。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愿随黄鹤一轻举,
仰望青霄独延伫。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卷816_51《述祖德赠湖上诸沉》皎然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雪飞梁苑操奇赋,
春发池塘得佳句。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
初看甲乙矜言语,对客偏能鸲鹆舞。饱用黄金无所求,
长裾曳地干王侯。一朝金尽长裾裂,吾道不行计亦拙。
岁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忧攒。昔时轩盖金陵下,
何处不传沉与谢。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谁见予心独飘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卷816_52《舟行怀阎士和》皎然
二月湖南春草遍,横山渡口花如霰。
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卷816_53《赠张道士》皎然
玉京真子名太一,因服日华心如日。
此心不许世人知,只向仙宫未曾出。
卷816_54《戏呈吴冯》皎然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卷816_55《宿山寺寄李中丞洪》皎然
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从他半夜愁猿惊,
不废此心长杳冥。
卷816_56《戏赠吴冯》皎然
予读古人书,遂识古人面。不是识古人,邪正心自见。
贵义轻财求俗誉,一钱与人便骄倨。昨朝为火今为冰,
此道非君独抚膺。
卷816_57《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皎然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卷816_58《晚秋宿李军道所居》皎然
清溪路不遥,都尉每相招。落日休戎马,秋风罢射雕。
术花生野径,柏实满寒条。永夜依山府,禅心共寂寥。
卷816_59《送陆判官归杭州》皎然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余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皎然的诗相关文章

  • 讼狱》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狴犴猛犬而能...
  • 滇游日记三十九》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十日晨起,霁色可挹。遂由阁东竹坞,绕石崖之左,登其上。其崖高五六丈,大四丈,一石擎空,四面壁立,而南突为岩,其下嵌入,崖顶平展如台。冈脊从北来环其后,断而复起,其断处亦环为峡,绕崖左...
  • 生作城隍三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嘉兴石莲舫广文(中玉)于同治壬戌移居上海三林塘,病中梦有相迓者,出则旌仗喧阗,隶役拥卫,掖之升舆。视轿前两提灯,则淮安城隍府也。及至署,南面高坐,判官及诸隶役以次参拜。  判官捧...
  •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却说赵惠文王宠用一个内侍,姓缪名贤,官拜宦者令,颇干预政事。忽一日,有外客以白璧来求售,缪贤爱其玉色光润无瑕,以五百金得之,以示玉工。玉工大惊曰:“此真和氏之璧也。楚相昭...
  • 言语的艺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下面跟着就是说到处事了。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说鲁国当时财政经济发生问题,鲁国有一个人出任长府,这个“长府”相...
  • 常棣》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
  • 导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三卷 - - 【原文】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①汉武帝时,匈奴比岁②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今卫...
  • 引避》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引避 有势利者,每出逢冠盖,必引避。同行者问其故,答曰:“舍亲。”如此屡屡,同行者厌之。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亲。”问:“为何有此令亲?”...
  • 致仕之失》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大夫七十而致事,谓之得谢,美名也。汉韦贤、薛广德、疏广、疏受,或县安车以示子孙,卖黄金以侈君赐,为荣多矣。至于龚胜、郑弘辈,亦诏策褒表,郡县存问,合于三代敬老之义。本朝尤重之。...
  • 张宰、梁大年、鼓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张宰 满庭芳(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
  • 志第二十九·礼七》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登极仪 大朝仪 常朝仪 皇太子亲王朝仪诸王来朝仪 诸司朝觐仪中宫受朝仪 朝贺东宫仪 大宴仪 上尊号徽号仪   二曰嘉礼。行于朝廷者,曰朝会,曰宴飨,曰上尊号、徽号,曰册命,曰经...
  • 寿王石重繩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寿王石重繧,字宏理,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很聪慧,喜好儒家经典,也精通兵法。高祖一向就很喜欢他,到登上皇位,把他从北京皇城使提升为左骁卫大将军。高祖驾临浚郊,加官检校司...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
  • 列传第十》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 ○永安王孝基 淮安王神通 (子道彦 孝察 孝同 孝慈 孝友 孝节孝义 孝逸) 襄邑王神符(子德懋 文暕) 长平王叔良(子孝协 孝斌孝斌子思训 思诲 叔...
  • 李顺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他的父亲李系,是慕容垂的散骑侍郎,东武城令,因治理政事有能力而闻名。太祖平定中原以后,任李系为平棘令。李系年老,死于家中。太祖追封他为宁朔将军、赵郡...
  • 庾杲之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祖父庾深之,曾任雍州刺史。父亲庾粲,曾任司空参军。杲之年轻时意志坚定,学习 文义。初为官任奉朝请,巴陵王征西参军。被郢州举为秀才,任晋熙王镇西外兵...
  • 李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他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子孙。从前,武落的钟离山倒塌,出现了两个石洞,其中一个红色如丹砂,另一个像漆一样黑。有从红色石洞出来的人,名叫务相,姓巴氏。有从黑石...
  • 五行三》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
  • 周朴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七十三 卷673_1 《题甘露寺》周朴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 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 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卷673_2 《题玄公院》周朴 院深...
  • 艾蒿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艾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