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900章 > 皎然的唐诗大全

全唐诗

《全唐诗》900章皎然的唐诗大全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皎然的唐诗大全

书籍:全唐诗章节:900章更新时间:2017-03-01
卷八百一十七
卷817_1《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皎然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卷817_2《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皎然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金精落坏陵,剑彩沉古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卷817_3《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此时公权领湖州)》皎然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细流信不让,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洗然无云族。峭茜瞩仙岭,超遥随明牧。
知公爱澄清,波静气亦肃。已见横流极,况闻长鲸戮。
中洲暂采苹,南郡思剖竹。向夕分好风,飘然送归舳。
卷817_4《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皎然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云窥香树遝,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卷817_5《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太湖》皎然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卷817_6《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处)》皎然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琼葩洒巾舄,石de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卷817_7《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皎然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突兀盘水府,参差遝天衢。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
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
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卷817_8《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皎然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卷817_9《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皎然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卷817_10《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皎然
府中自清远,六月高梧间。寥亮泛雅瑟,逍遥扣玄关。
岭云与人静,庭鹤随公闲。动息谅兼遂,兹情即东山。
卷817_11《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皎然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卷817_12《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皎然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卷817_13《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皎然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
亲承大匠琢,况睹颓波振。错简记铅椠,阅书移玉镇。
曷由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卷817_14《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皎然
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是粉。
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
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
卷817_15《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皎然
修景属良会,远飙生烦襟。泄云收净绿,众木积芳阴。
疏涤府中务,迢遥湖上心。习闲得招我,赏夜宜泛琴。
山近资性静,月来寄情深。澹然若事外,岂借隳华簪。
卷817_16《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皎然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
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卷817_17《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皎然
释事出县合,初闻兹山灵。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遝,香蔓垂蓂苓。清景为公有,放旷云边亭。
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诵空性不昧,助道迹又经。
是以于物理,纷然若未形。移来字人要,全与此道冥。
卷817_18《宿道士观》皎然
古观秋木秀,冷然属鲜飙。琼葩被修蔓,柏实满寒条。
影殿山寂寂,寥天月昭昭。幽期寄仙侣,习定至中宵。
清佩闻虚步,真官方宿朝。
卷817_19《冬日天井西峰张炼师所居》皎然
采薪逢野泉,渐见栖闲所。坎坎山上声,幽幽林中语。
仙乡何代隐,乡服言亦楚。开水净药苗,扫雪候山侣。
零叶聚败篱,幽花积寒渚。冥冥孤鹤性,天外思轻举。
卷817_20《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皎然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卷817_21《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皎然
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
卷817_22《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皎然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卷817_23《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卷817_24《经仙人渚即沉山下古人沉义白日升仙处》皎然
日月人间短,何时此得仙。古山春已尽,遗渚事空传。
不见腾云驾,徒临洗药泉。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卷817_25《独游二首》皎然
性野趣无端,春晴路又干。逢泉破石弄,放鹤向云看。
好僻谁相似,从狂我自安。芳洲亦有意,步上白沙滩。
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卷817_26《游溪待月》皎然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卷817_27《西溪独泛》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卷817_28《早秋陪韩明府泛阮元公溪》皎然
雨信清残暑,萧条古县西。早凉生浦漵,秋意满高低。
前事虽堆案,闲情得溯溪。何言战未胜,空寂用还齐。
卷817_29《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皎然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卷817_30《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皎然
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卷817_31《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皎然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卷817_32《出游》皎然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
卷817_33《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皎然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卷817_34《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皎然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卷817_35《晦日陪颜使君白苹洲集》皎然
南朝分古郡,山水似湘东。堤月吴风在,湔裾楚客同。
桂寒初结旆,苹小欲成丛。时晦佳游促,高歌听未终。
卷817_36《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皎然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卷817_37《陪卢判官水堂夜宴》皎然
暑气当宵尽,裴回坐月前。静依山堞近,凉入水扉偏。
久是栖林客,初逢佐幕贤。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卷817_38《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苹洲月夜》皎然
隔暑苹洲近,迎凉欲泛舟。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卷817_39《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皎然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卷817_40《与王录事会张征君姊妹炼师院玩雪兼怀清会上人》皎然
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
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卷817_41《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书阁即侍御所创)》皎然
迟贤新置阁,高意此郊居。古径行春早,新窗见月初。
放歌还倚瑟,讲道亦观书。为我留禅位,来逢此会疏。
卷817_42《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皎然
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卷817_43《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卷817_44《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皎然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卷817_45《寄昱上人上方居》皎然
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卷817_46《夏日与綦毋居士、昱上人纳凉》皎然
为依炉峰住,境胜增道情。凉日暑不变,空门风自清。
坐援香实近,转爱绿芜生。宗炳青霞士,如何知我名。
卷817_47《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皎然
不因居佛里,无事得相逢。名重朝端望,身高俗外踪。
机闲看净水,境寂听疏钟。宣室恩长在,知君志未从。
卷817_48《郭北寻徐主簿别业》皎然
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卷817_49《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寺即陈文帝故乡)》皎然
陈世凋亡后,仁祠识旧山。帝乡乔木在,空见白云还。
双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间。此中难战胜,君独启禅关。
卷817_50《题郑谷江畔桐斋(郑生好琴,性达,兼寡欲)》皎然
客斋开别住,坐占绿江濆。流水非外物,闲云长属君。
浮荣未可累,旷达若为群。风起高梧下,清弦日日闻。
卷817_51《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皎然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
佩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卷817_52《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皎然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卷817_53《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宿解公房》皎然
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安心生软草,灌顶引春泉。
寂寂传灯地,寥寥禁火天。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
卷817_54《兵马曹季良宅夜集》皎然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余。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
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
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卷817_55《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皎然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
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
卷817_56《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皎然
上界雨色干,凉宫日迟迟。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
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手萦颇黎缕,愿证黄金姿。
旋草阶下生,看心当此时。
卷817_57《寻天目徐君》皎然
常见仙翁变姓名,岂知松子号初平。逢人不道往来处,
卖药还将鸡犬行。独鹤天边俱得性,浮云世上共无情。
三花落地君犹在,笑抚安期昨日生。
卷817_58《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皎然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从遣鸟喧心不动,
任教香醉境常冥。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卷817_59《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皎然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着青袍爱绿萝。柳巷任疏容马入,
水篱从破许船过。昂藏独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卷817_60《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皎然
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山公取醉不关我,为爱尊前白鹭鹚。
卷817_61《题秦系山人丽句亭》皎然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
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卷817_62《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皎然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
卷817_63《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皎然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卷817_64《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皎然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卷817_65《冬日山行过薛征君》皎然
我行倦修阪,四顾无平陆。雨霁鸣鹰鹯,天寒聚麋鹿。
幽人访名士,家在南冈曲。菜实萦小园,稻花绕山屋。
深居寡忧悔,胜境怡耳目。征心尚与我,永言谢浮俗。
卷817_66《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皎然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
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
鱼竿村口望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着处即经年。
卷817_67《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皎然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卷817_68《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卷817_69《夜过康录事造会兄弟》皎然
爱君门馆夜来清,琼树双枝是弟兄。
月在诗家偏足思,风过客位更多情。
卷817_70《题沉少府书斋》皎然
不下南昌县,书斋每日闲。野花当砌落,溪鸟逐人还。
有兴常临水,无时不见山。千峰数可尽,不出小窗间。
卷817_71《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皎然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
宝瑟縆余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卷817_72《九日阻雨简高侍御(时与高公近邻)》皎然
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
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卷817_73《晚春寻桃源观》皎然
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细草拥坛人迹绝,
落花沉涧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
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卷817_74《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皎然
留饯飞旌驻,离亭草色间。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日落东西水,天寒远近山。古江分楚望,残柳入隋关。
恋阙心常积,回轩日不闲。芳辰倚门道,犹得及春还。

皎然的唐诗大全相关文章

  • 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常姓氏祖宗:卫康叔姓氏起源:以邑为氏,为卫康叔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
  • 有连山,有归藏①。有周易,三易祥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有连山,有归藏①。有周易,三易祥②。  [注释]  ①连山:书名,又叫《连山易》,相传是伏羲氏作。 归藏:书名,又叫《归藏易》,相传是黄帝作。    ②周易:书名,又称《易经》,相传...
  • 秃头的十字架》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的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等于赌场),老年人的坟场。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是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
  • 十三覃》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宫对阙,座对龛。水北对天南。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遴杞梓,树梗楠。得一对函三。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贡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
  •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那黄信上马,手中横着,这口丧门剑;刘知寨也骑着马,身上披挂些戎衣,手中拿一把叉;那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着缨、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两下鼓,一声锣,解宋江和花荣望青州来。众...
  • 选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一卷 - - 【原文】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法曰:“兵无选锋 曰北。”①建安十二年,袁尚、熙②奔上谷郡③,〔引〕乌桓④数入塞为害。曹操征...
  • 刘澜、魏庭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刘澜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
  • 僖公·僖公三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齐侯使国归父来聘。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癸巳,葬晋文公。狄侵齐。公伐邾,取訾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晋人败狄于箕。冬十月,公...
  • 庄公·庄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九年春,齐人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既。夏,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冬,浚洙。   ...
  • 唐纪七十九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癸丑,朱全忠复屯三原,又移军武功。河东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以分全忠兵势。   [1]春季,正月癸丑(初六),朱全忠率领军队再次驻扎三原,不久又移驻武功。河东将领李...
  • 志第四十四·食货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自昔帝王于其宗族姻戚必致其厚者,所以明亲亲之义也。元之为制,其又厚之至者欤!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禄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岁月通选调。...
  • 唐臣传第十三》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其小字...
  • 康福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康福,蔚州人,世代担任本州军校。祖父康嗣,曾担任蕃汉总知兵马使,追赠太子太师。父亲康公政,历官至平塞军使,追赠太傅。康福熟谙弓箭兵马,年轻时事奉后唐武皇,历补军职,兼承天军都监。...
  • 房玄龄》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房玄龄(子遗直 遗爱) 杜如晦(弟楚客 叔淹)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曾祖翼,后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熊,字子绎,褐州主簿。父彦谦,好学,通涉《五经》,隋泾陽令,《隋书...
  • 柳恽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柳恽字文畅,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好学习 ,善于写书信。与陈郡的谢..是邻居,互相深深地友爱。谢..说:“宅南的柳郎,可以为楷模。” 起初,宋朝的时候有嵇元荣、羊盖两个人...
  • 李谧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李谧不饮酒,喜好音乐,酷爱山水,这种高尚的情操,时间长久而更加坚固,每见到可以欣赏的山水景物,总是悠闲自在,乐而忘归。于是作《神士赋》,诗里说:“周、孔重视儒教,庄、老崇尚无...
  • 倭国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倭国在高丽东南方的大海之中。代代都规规矩矩地向中国贡献。高祖永初二年(421),下诏书说:“倭王讠赞在万里之外,恭敬地贡献,远方人的忠诚就应该表彰,可以赐给他们物质,除授他...
  • 吴主五子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孙登传、孙虑传、孙和传、孙霸传、孙奋传) 孙登传,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黄初二年(221),封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没有接受。当年,孙登被立为吴...
  • 小针解》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
  • 钱珝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一十二 卷712_1 《客舍寓怀》钱珝 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 野云行止谁相待, 明月襟怀只自知。 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 牵情景物潜惆怅,忽似伤春远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