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300篇 > 金和尚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300篇金和尚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金和尚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3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金和尚,诸城人,父无赖,以数百钱鬻于五莲山寺。少顽钝,不能肄清业,牧猪赴市若佣保。后本师死,稍有遗金,卷怀离寺,作负贩去。饮羊、登垄,计最工。数年暴富,买田宅于水坡里。
弟子繁有徒,食指日千计。绕里膏田千百亩。里中起第数十处,皆僧无人;即有亦贫无业,携妻子,僦屋佃田者也。每一门内,四缭连屋,皆此辈列而居。僧舍其中,前有厅事,梁楹节棁,绘金碧,射人眼。堂上几屏,晶光可鉴。又其后为内寝,朱帘绣幕,兰麝充溢喷人。螺钿雕檀为床,床上锦茵褥,褶叠大尺有咫。壁上美人、山水诸名迹,悬粘几无隙处。一声长呼,门外数十人轰应如雷,细缨革靴者皆乌集鹄立,受命皆掩口语,侧耳以听。客仓卒至,十余筵可咄嗟办,肥醴蒸薰,纷纷狼藉如雾霈。但不敢公然蓄歌妓,而狡童十数辈,皆慧黠能媚人,皂纱缠头,唱艳曲,听睹亦颇不恶。金若一出,前后数十骑,腰弓矢相摩戛。奴辈呼之皆以“爷”;即邑人之若民,或“祖”之,“伯、叔”之,不以“师”,不以“上人”,不以禅号也。其徒出,稍稍杀于金,而风鬃云辔,亦略于贵公子等。金又广结纳,即千里外呼吸亦可通,以此挟方面短长,偶气触之,辄惕自惧。而其为人,鄙不文,顶趾无雅骨。生平不奉一经持一咒,迹不履寺院,室中亦未尝蓄铙鼓,此等物门人辈弗及见,并弗及闻。凡僦屋者,妇女浮丽如京都,脂泽金粉,皆取给于僧;僧亦不之靳,以故里中不田而农者以百数。时而恶佃决僧首瘗床下,亦不甚穷诘,但逐去之,其积习然也。
金又买异姓儿,私子之。延儒师,教帖括业。儿聪慧能文,因令入邑庠;旋援例作太学生;未几赴北闱,领乡荐。由是金之名以“太公”噪。向之“爷”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执儿孙礼。
无何,太公僧薨。孝廉缞绖卧苫块,北面称孤;诸门人释杖满床榻;而灵帏后嘤嘤细泣,惟孝廉夫人一而已。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帏吊唁,冠盖舆马塞道路。殡日,棚阁云连,幡翳日。殉葬刍灵,饰以金帛,舆盖仪仗数十事,马千匹,美人百袂皆如生。方弼、方相,以纸壳制巨人,皂帕金铠,空中而横以木架,纳活人内负之行。设机转动,须眉飞舞,目光铄闪,如将叱咤。观者惊怪,或小儿女遥望之,辄啼走。冥宅壮丽如宫阙,楼阁房廊连垣数十亩,千门万户,入者迷不可出。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上自方面,皆伛偻入,起拜如朝仪;下至贡监簿史,则手据地以叩,不敢劳公子,劳诸师叔也。
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携妇襁儿,呼兄觅妹者声鼎沸。杂以鼓乐喧豗,百戏鞺鞳,人语都不可闻。观者自肩以下皆隐不见,惟万顶攒动而已。有孕妇痛急欲产,诸女伴张裙为幄罗守之;但闻儿啼,不暇问雌雄,断幅绷怀中,或扶之,或曳之,蹩躠以去。奇观哉!
葬后,以金所遗贸产,瓜分而二之:子一,门人一。孝廉得半,而居第之南、之北、之东西,尽缁党;然皆兄弟叙,痛痒又相关云。
异史氏曰:“此一派也,两宗未有,六祖无传,可谓独辟法门者矣。抑闻之: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是谓‘和尚’;口中说法,座上参禅,是谓‘和样’;鞋香楚地,笠重吴天,是谓‘和撞’;鼓钲锽聒,笙管敖曹,是谓‘和唱’;狗苟钻缘,蝇营淫赌,是谓‘和幛’。金也者,‘尚’耶?‘样’耶?‘唱’耶?‘撞’耶?抑地狱之‘幛’耶?”

金和尚相关文章

  • 入冥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边随园征君言,有入冥者,见一老儒立庑下,意甚惶遽,一冥吏似是其故人,揖与寒温毕,拱手对之笑曰:先生平日持无鬼论,不知先生今日果是何物?诸鬼皆灿然,老儒癿缩而已。 ...
  • 有鬼雪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制府唐公执玉,尝勘鞫一杀人案,狱具矣。一夜秉烛独坐,忽微闻泣声,似渐近窗户。命小婢出视,嗷然而仆。公自启帘,则一鬼浴血跪阶下,厉声叱之,稽颡曰:杀我者某,县官乃误坐某。仇不雪,目不瞑...
  • 明相沈文恭公故宅》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浙江提督驻宁波府城,其署乃明万历年间宰相沈文恭公(一贯)故宅也。有空楼九间,人不敢居,沈氏子孙每于冬至、元旦,入署祭拜,提督不之禁也。相传沈公时见形楼上,若朱衣纱帽,则提督必得议...
  •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管仲于病中,嘱桓公斥远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荐隰朋为政。左右有闻其言者,以告易牙。易牙见鲍叔牙谓曰:“仲父之相,叔所荐也,今仲病,君往问之,乃言叔不可以为政,而荐隰朋,吾...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
  • 黍离》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他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吓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林黛玉道:“你这个傻...
  • 术解》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闇解。遂调律吕,正雅乐。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阮咸妙赏,时谓神解。每公会作乐,而心谓之不调。既无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后有一...
  • 僖公·僖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ぶ郑父。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秋八月,大雩。冬,楚人伐黄。   【传】十一年春,晋侯使以ぶ郑之乱来告。   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
  •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三十一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   [1]春,正月,甲子朔,汉兵与下江 兵共攻甄阜、梁丘赐,斩之,杀士卒二万余人。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引兵欲据宛,刘与战于陽下,...
  •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告归娶,还朝授检讨。   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
  • 列传第七十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张献诚,陕州平陆人,幽州节度使、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守珪之子也。天宝末,陷逆贼安禄山,受伪官;连陷史思明,为思明守汴州,统逆兵数万。宝应元年冬,东都平,史朝义逃归汴州,献诚不纳,举州及所...
  • 列传第六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 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荫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迁侍御史。至德初,肃宗兴师靖难,大收才杰,武杖节赴行...
  • 列传第二》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邵惠公颢,太祖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 后。生颢,次杞简公连,次莒庄公洛生,次太祖。颢性至孝, 德皇后崩,哀毁过礼,乡党 咸敬异焉。德皇帝与卫可孤战于武 川南河,临阵坠马...
  • 显祖献文帝纪》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显祖献文皇帝,名弘,是高宗文成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李贵人。显祖于兴光元年(454)秋季七月,在陰山北面出生。太安二年(456)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显祖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百...
  • 李商隐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三十九 卷539_1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权德舆的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二十六 卷326_1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权德舆 驷牡龙旗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 家风不重满籝金。 护衣直夜南宫...
  • 见肿消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见肿消 释名 气味 酸涩、有微毒。 主治 1、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2、一切肿毒。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茺蔚(益母草) 释名 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 草、土质汗。 气味 (子)辛、甘、微温、无毒。 (茎、叶)辛、微温、无毒。 (花)微苦、甘、无毒。 (根...
  • 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蒜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