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7至24卷 > 客见赵王

战国策

《战国策》17至24卷客见赵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客见赵王

书籍:战国策章节:17至24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一赵策四(客见赵王)
【提要】向君王提批评意见,当然不能直接了当。战国时代君臣之间虽远远不及后世的森严和等级分明,但指出君王的缺陷一定要迂回曲折、考虑君王的接受度。如果使用类比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倒是能收到奇效。
【原文】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客曰:“燕郭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桑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译文】有游说之士拜见赵孝成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赵王回答:“有这回事。”说客问:“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说客就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相马的事。”说客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说士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又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说士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不能祭祀,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赵王无言以对。
说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我没听说过。”说客说:“所谓’柔痈’,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美女等等。这些人都是趁你酒酣耳热之际向您提出自己非分要求的人。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
【评析】说客先由买马谈起,看起来毫不经意,实际上已经将要说的话作了谋划安排。选马要等相马之人,那么治理国家更需要物色好贤明的大臣。通过选马与治国的类比,昏庸的赵王才有所悟。对待那些明显在走错路的人,我们当然要指斥他的错误来,但批评也要讲艺术。正如《菜根谈》中有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客见赵王相关文章

  • 阎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阎姓氏祖宗:仲奕姓氏起源:阎姓是周文王的哥哥泰伯的后代。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周武王封伯父泰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仲奕的子孙以地为氏,称为阎氏。而根据...
  • 趁火打劫》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胜战计 - -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注释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②刚夬 (卦名)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夬,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
  • 天道》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盗子问于郁离子曰:“天道好善而恶恶,然乎?”曰:“然。”曰:“煞则天下之生,善者宜多而恶者宜少矣。今天下之飞者,乌鸢多而凤凰少,岂凤凰恶而乌鸢善乎?天下...
  • 象虎》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平原君问于鲁仲连曰:“齐其成乎?”鲁仲连笑曰:“成哉?臣窃悲其为象虎也。”平原君曰:“...
  • 诗的人生》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不过这句话研究起来有一个问题,是诗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
  • 》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
  • 公刘》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
  • 中谷有蓷》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中谷有蓷,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矣。慨其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 孙道绚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孙道绚 滴滴金(梅)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醉蓬莱(力修宝学贤表宴胡明仲侍...
  • 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捨慈且勇;捨俭且广...
  • 襄公·襄公二十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秋,公至自会。仲孙速帅...
  •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
  • 祖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祖珽,字孝征,范陽遒县人氏。父莹,魏护军将军。珽神情机警,词藻劲逸,年轻时就有声誉,为当时推崇。起家秘书郎,对策高第,任尚书仪曹郎中,主掌仪注。曾帮冀州刺史万俟受洛制作《清德颂》...
  • 侯莫陈悦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侯莫陈悦,代郡人。父侯莫陈婆罗门,任驼牛都尉,所以悦在河西长大。他爱好打猎,善于骑射。逢牧子叛逆,于是归..朱荣,荣引荐他为都督府长流参军,渐迁大都督。庄帝初年,除任征西将军、金...
  • 徐伯阳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徐伯陽字隐忍,东海人。祖父徐度之,是齐南徐州议曹从事史。父亲徐僧权,是梁东宫通事舍人,兼秘书,以擅长书写知名。 徐伯陽聪明好学,听父母的话,能一直温 言善语地侍奉父母,进退举止...
  • 孙处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孙处字季高,会稽永兴人,他的户籍上写的是季高,所以他的字反而通行社会上。孙处年轻时任情放纵,高祖东征孙恩,季高很乐意随从,高祖平定京城,用他当振武将军,封为新夷县五等侯。广固之...
  • 本藏》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本藏第四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 鲮鲤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鲮鲤 释名龙鲤、穿山甲、石鲮鱼。 气味咸、微寒、有毒。 主治 1、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用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断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子大者各二两,共研为末。每...
  • 栗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栗 释名 气味 (实)咸、温、无毒 主治 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
  • 露水》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水部 - - 释名 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