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李华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李华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李华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5
卷一百五十三
卷153_1《杂诗六首》李华
黄钟叩母音,律吕更回圈。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余乐,瓢中寒水清。
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臣道不敢专,由此见亏盈。
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
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结交得书生,书生钝且直。争权复争利,终不得其力。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相旋如疾风,并命趋紫极。
奔车得停轨,风火何相逼。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勿嫌书生直,钝直深可忆。
卷153_2《咏史十一首》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
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见顾何不早。
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东宫成羽翼,楚舞伤怀抱。
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日照昆仑上,羽人披羽衣。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况不禁樵采,茅莎无孑遗。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一忤中常侍,衔冤谁见知。
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
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
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
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六国韩最弱,末年尤畏秦。郑生为韩计,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灭身。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宫映杨叶。丽色异人间,珊珊摇佩环。
展禽恒独处,深巷生禾黍。城上飞海云,城中暗春雨。
适来鸣佩者,复是谁家女。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归径虽可寻,天阴光景促。怜君贞且独,愿许君家宿。
徒劳惜衾枕,了不顾双蛾。艳质诚可重,淫风如礼何。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陀。
卷153_3《云母泉诗》李华
晨登玄石岭,岭上寒松声。朗日风雨霁,高秋天地清。
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洞彻净金界,夤缘流玉英。
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饮液尽眉寿,餐和皆体平。
琼浆驻容发,甘露莹心灵。岱谷谢巧妙,匡山徒有名。
愿言构蓬荜,荷锸引泠泠。访道出人世,招贤依福庭。
此心不能已,寤寐见吾兄。曾结颍阳契,穷年无所成。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江汉阻携手,天涯万里情。
恩光起憔悴,西上谒承明。秋色变江树,相思纷以盈。
猿啼巴丘戍,月上武陵城。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云泉不可忘,何日遂躬耕。
卷153_4《寄赵七侍御》李华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草闲长余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四人才成童。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余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衰旅难重别,凄凄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卷153_5《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李华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术友。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
卷153_6《春游吟》李华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卷153_7《长门怨》李华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自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卷153_8《奉使朔方,赠郭都护》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卷153_9《尚书都堂瓦松》李华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卷153_10《海上生明月(科试)》李华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卷153_11《晚日湖上寄所思》李华
与君为近别,不啻远相思。落日平湖上,看山对此时。
卷153_12《寄从弟》李华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卷153_13《奉寄彭城公》李华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卷153_14《春行寄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闵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闵姓氏祖宗:子开姓氏起源:上古周朝时,鲁国君庄公之子子开后为君,是为泯公,后他的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世代相传。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秦置陇西郡,现在甘肃省临洮县。《路史》记...
  • 奴子张云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崔庄旧宅,厅事西有南北屋各三楹,花竹翳如,颇为幽僻。先祖在时,奴子张云会夜往取茶,目见垂鬟女子潜匿树下,背立向墙隅,意为宅中小婢,于此幽期。遽捉其臂,欲有所挟。女子突转其面,白如傅...
  • 重禁》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九 - - 郁离子曰:“天下之重禁,惟不在衣食之数者可也。故铸钱造币虽民用之所切,而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必藉主权以行世。故其禁虽至死而人弗怨,知其罪之在己也。若盐则海水也。海水天...
  • 彭海秋》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莱州诸生彭好古,读书别业,离家颇远,中秋未归,岑寂无偶。念村中无可共语。惟邱生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彭常鄙之。月既上,倍益无聊,不得已,折简邀邱。饮次,有剥啄者。斋僮出应门,则一书生...
  • 不准纳妾》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不准纳妾 有悍妻者,颇知书。其夫谋纳妾,乃曰:“于传有之,齐人有一妻一妾。”妻曰:“若尔,则我更纳一夫。”其夫曰:“传有之乎?”妻答曰:“河南...
  • 李敬则、吴势卿、刘浩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李敬则 沁园春(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 愿君为尧舜之君。...
  • 列传第八十二·忠义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吾儿氏,驸马都尉、中书丞相、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封荆南王朵尔的斤之子也。倜傥好学,晓音律。初用父荫,同知信州路事,又移建德路...
  • 志第七》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地理志一   帝尧画天下为九州。舜以冀、青地大,分幽、并、营,为州十有二。幽州在渤、碣之间,并州北有代、朔,营州东暨辽海。其地负山带海,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自古为...
  • 圣宗三》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五年春正月乙丑,破束城县,纵兵大掠。丁卯,次文安,遣人谕降,不听,遂击破之。尽杀其丁壮,俘其老幼。戊寅,上还南京。己卯,御元和殿,大赉将士。壬辰,如华林、天柱。 二月甲午朔,至自天柱...
  • 张世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世杰,范阳人。少时随从张柔戍守杞州,有犯法的行为,于是奔逃到宋州,隶籍淮兵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认为他是奇才,告诉了吕文德,吕文德征召他为小校。多次立功升到黄...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李适,字子至,京兆万年人。举进士,再调猗氏尉。武后修《三教珠英》书,以李峤、张昌宗为使,取文学士缀集,于是适与王无竞、尹元凯、富嘉谟、宋之问、沈佺期、阎朝隐、刘允济在选。书...
  • 食货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且富,而教化行焉。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
  • 殷景仁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
  • 王弘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王弘字休元,琅笽临沂人。曾祖王导,是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为中领军,父亲王繤,为司徒。 王弘少年好学,以清悟知名。二十岁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王繤很喜欢积聚,财物大量...
  • 陈文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陈世祖文皇帝名叫陈茜,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从少年时候起就沉稳敏捷,有见识有胆量,容貌漂亮,留意经史书籍。武帝对他十分宠 爱,常称他为“我家英秀”。梁朝太清...
  • 萧子显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萧子显,字景陽,是萧子恪的八弟。自幼聪明敏慧,父亲文献王萧嶷认为他人材出众,爱他胜过爱其他的儿子。七岁时,受封做宁都县侯。南齐永元末年,按照王子的常例授官给事中。梁武帝天监...
  • 慕容宝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慕容宝,字道佑,是慕容垂的第四个儿子。年轻时言而无信,缺乏志向和操行,喜好别人奉迎自己。他投靠苻坚时,担任太子洗马、万年令。苻坚发动淮水、淝水之战,任用慕容宝为陵江 将军。...
  • 郗鉴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郗鉴字道徽,高平国金乡县人,是汉朝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郗鉴从小孤贫,博览经书典籍,躬耕于陇亩之中,吟咏诗书从不怠倦,得到了儒雅的名声,对州府的征召一概不应。赵王司马伦辟他为掾...
  • 王缙、裴迪、崔兴宗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二十九 卷129_1 《古离别》王缙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 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 卷129_2 《青雀歌》王缙 林间青雀...
  •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麻黄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