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梁书 > 100章 > 刘杳传

梁书

《梁书》100章刘杳传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梁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刘杳传

书籍:梁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刘杳字士深,平原郡平原县人。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陽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
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十三岁。父亲去世守丧,每次痛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天监初年,任太子博士、宣惠豫章王行参军。
刘杳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群书,沈约、任窻等人,每遇到有些遗忘、记不起来的史事诗句,都来问刘杳。曾与沈约坐在一起谈到宗庙祭祀用的酒杯,沈约说:“郑玄曾回答张逸,说在酒杯上画凤凰尾巴摇曳的样子。现在没有这样的器皿,所以不仿照古代。”刘杳说:“这话未必有参考价值。古代的杯子器皿,都将木头刻成鸟兽的形状,在其背部或头部凿一个洞,以便倒出内装的酒。前不久魏朝鲁郡地下发掘出齐大夫子尾送给女儿的器物,有酒壶呈牺牛形状。晋朝永嘉年间盗贼曹嶷在青州挖齐景公的墓,又得到相同的二只樽,形状也像牛。这两处都是前人留下的器物,想必不是假的。”沈约特别同意他的看法。沈约又说:“何承天的《纂文》奇异广博,书中记载了张仲师和长颈王两件事,出处在哪里呢?”刘杳说:“张仲师身长一尺二寸,出自《论衡》。长颈指毗骞王。朱建安在《扶南以南记》中说:‘从古至今这里的人长寿不死。’”沈约随即找来这两本书查对,完全和刘杳讲的相同。沈约在乡间修的居宅落成时又新建书房,刘杳写了两首诗祝贺他,并将诗文给沈约。沈约立即让擅长书法的人将他的诗题写在墙壁上,还专门写信回谢说:“我生平爱好嗜欲不在于常人所盼的荣华富贵,喜欢山川林泽,自然山水,又多被世事夺挤。老之将至,这种心性快没有了,但仍然有些闲情逸志,留恋清静的旷野,在乡下修建居室,不是为了停止工作,而是为了了却夙愿,偶尔能得到休息。仲长游居的地方,休琏记述的美景,盼望、羡慕很久却不能亲临其境,怎能相比。你寄情山水,惠寄两首诗,文采丰富妍丽。叙述议论并举,字里行间,音韵对仗工整,有声有色,经你这一写,此地似乎真的变美了十倍。我深知华丽的辞章让人受益不浅,这种事的确很多,所以应当放在高处,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能吟诵观赏。其他几篇文章,也都是极好的作品,加上寒舍既有了这样的好诗,诸贤士来访时自然有高见奇论,治病解闷,都可做到。他日叙谈会面,再一起讨论赏析。”沈约对他竟如此赏识。又有一次与任窻在一起,有人招待任窻螦酒而误作木展字。任窻问刘杳:“这个字对吗?”刘杳回答说:“葛洪在《字苑》中写作木旁的。。。”任窻又问:“酒能让人醉千日,肯定是假话。”刘杳:“桂陽程乡有千里酒,喝了后回到家里便醉了,也是这样的例子。”任窻大惊说:“我自己一定是忘了,的确不记得这件事。”刘杳说:“此典出自杨元凤所写的《置郡事》。元凤是魏朝人,此书还记载了这样的赋说:三重五品,商溪揆里。”任窻当即找杨元凤的书查对,与刘杳讲的一字不差。王僧孺受命撰写家谱,问刘杳的血缘关系。刘杳说:“桓谭在《新论》中说:‘太史《三代世表》旁系都有记载,都仿效周谱。’以此类推,当发源于周代。”王僧孺感叹地说:“真是前所未闻。”周舍又问刘杳:“尚书官穿紫衣,戴橐帽,相传称‘挈囊’,究竟典出何处呢?”刘杳说:“《张安世传》说:‘手持橐握笔,侍奉孝武帝几十年。’韦昭、张晏注释说:‘橐,囊也。近臣持笔,以备顾问。’”范岫撰写《字书音训》,也求教刘杳。他博闻强记,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不久皇帝又让他帮助周舍撰写国史。出任临津县令,政绩很好,任期满后,临津县三百多人到朝请求他留任,皇帝下诏同意了百姓的请求。刘杳因病请求离职,回京后任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推举刘杳和顾协等五人进华林院撰写《遍略》,该书完成后,以原任职官兼任廷尉正,又因脚疾解职。因此有闲暇著《林庭赋》。王僧孺看了后赞叹地说:“沈约的《郊居》以后,便没有这样好的作品。”普通元年(520),又任建康县令,提升为尚书驾部郎,几个月后改任署仪曹郎,仆射徐勉将台阁文议交由刘杳负责。出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回京后任宣惠湘东王记室参军,母亲去世后去职离任。服丧期满,恢复王府记室官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大通元年(527),提升为步兵校尉,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对刘杳说:“酒不是你所喜欢的,但任酒厨之官,完全是为了不愧古人。”不久有诏令让他代替裴子野负责著作郎的事务。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按旧例原东宫人员都要离职调任,皇帝下诏特留刘杳仍在太子宫任职。继续注释昭明太子的《徂归赋》,人称他知识广博。仆射何敬容奏请刘杳转任王府咨议,高祖说:“刘杳必须先经过中书。”于是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不久任平西湘东王咨议参军,仍然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和著作郎。提升为尚书左丞。大同二年(536),死在官任上,年龄五十岁。
刘杳为人清廉俭朴,没有过多的嗜欲。生性不自暴自弃,不评论别人的长短是非,看了佛家的经典后,时常做善事,忍让克己。天监十七年(518),自从为母亲守孝,便长期不食荤腥,专吃素菜。临死时,遗言用僧服装殓,用敞车运载,还乡安葬,随便选择一片墓地,只需安放下棺材就够了,不要设灵台祭筵。其子按他的遗愿办理了丧事。
刘杳从小到大,著作很多。撰写《要雅》五卷,《楚辞草木疏》一卷,《高士传》二卷,《东宫新旧记》三十卷,《古今四部书目》五卷,都流传在世。

刘杳传相关文章

  • 位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位姓 起源位姓来源于西汉于阗王位侍之后。据《后汉书》所载,位侍被长兄匈奴王封为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为氏,称位氏。《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载:&ldqu...
  • 均兵》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
  • 禀父母·万望匆入署说公事》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膝下:十七日接到诸弟四月廿二日在县所发信,欣悉九弟是取前列第三,余三弟皆取二十名,欢欣之至!诸弟前付诗文到京,兹特请杨春皆改正会回,今年噬进甚速,良可欣...
  • 制分》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
  •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却说范匄虽遣其子范鞅往迎魏舒,未知逆顺如何,心中委决不下,亲自登城而望,见一簇车徒,自西北方疾驱而至,其子与魏舒同在一车之上,喜曰:“栾氏孤矣。”即开宫门纳之。魏舒与...
  • 宪问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后10篇 -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
  • 小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直至山门首观看,果然是一座寺院。但见那——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
  • 活千年》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活千年 一门客谓贵人曰:“昨夜梦公活了一千年。”贵人曰:“梦生得死,莫非不祥么。”其人遽转口曰:“啐!我说差了。正是梦公死了一千年。” 屁...
  • 张成可、张时甫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张成可 洞仙歌 薰风池阁,八叶蓂初展。紫府当年侍香案。见蟠桃频着子,偷荐瑶觞,贪醉寐,谪向人间未满。 青禽传近信,催赴仙班,怪我尘缘未能断。爱吴中山色好,抹月批风,蓑共笠,纵有金章...
  • 襄公·襄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杞葬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鄫。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传】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
  • 后唐纪四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骑兵陈于宣仁门外,步兵陈于五凤门外。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不知睦王存义己死,欲奉之以作乱,帅所部兵自营中露刃大呼,与黄甲两军攻兴教门。帝方食,闻变,帅诸...
  • 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张鹤鸣,字元平,颍州人。中万历十四年会试,父病,驰归。越六年,始成进士。除历城知县,移南京兵部主事。累官陕西右参政,分巡临、巩,以才略闻。   再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自杨应...
  •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卫青,字明德,松江华亭人。以蓟州百户降成祖,积功至都指挥佥事,莅中都留守司事,改山东备倭。   永乐十八年二月,浦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作乱。自言得石函中宝书神剑,役鬼神,剪纸作...
  • 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酷吏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子神) 张赦提(赵霸) 崔暹 邸珍 田式 燕荣 元弘嗣 王文同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
  • 何逊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何逊字仲言,八岁就能作诗,二十岁时,州中选为秀才。南乡人范云看见何逊对皇上策问的回答,大加赞赏,因而与他结为忘年交 。范云对关系亲近的人说:“近来我观察文人,质朴的过于柔...
  • 宣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
  • 秦大国》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策三(秦大国) 【提要】弱小的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然要讨好大国、强国。但讨好也要考虑方式方法。 【原文】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
  • 徐铉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五十三 卷753_1 《赠维扬故人》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 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 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
  • 艺翁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艺翁 释名 土蜂、细腰蜂、蜾赢、蒲芦。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久聋、咳嗽逆境,疗鼻窒,治呕逆。 虫白蜡 释名 甘、温、无毒。 气味 主治 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