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文心雕龙 > 上部 > 论说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上部论说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

《文心雕龙》章节目录: 《上部》 《下部

论说

书籍:文心雕龙章节:上部更新时间:2018-07-20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以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

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者转师,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八名区分,一揆宗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列。至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敷述昭情,善入史体。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练名理。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无》,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至如李康《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

次及宋岱、郭象,锐思于几神之区;夷甫、裴頠,交辨于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然滞有者,全系于形用;贵无者,专守于寂寥。徒锐偏解,莫诣正理;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逮江左群谈,惟玄是务;虽有日新,而多抽前绪矣。至如张衡《讥世》,颇似俳说;孔融《孝廉》,但谈嘲戏;曹植《辨道》,体同书抄。言不持正,论如其已。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究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斤利者,越理而横断;辞辨者,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而检迹知妄。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

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十馀万字;朱文公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资悦怿;过悦必伪,故舜惊谗说。说之善者∶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暨战国争雄,辨士云涌;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至汉定秦楚,辨士弭节。郦君既毙于齐镬,蒯子几入乎汉鼎;虽复陆贾籍甚,张释傅会,杜钦文辨,楼护唇舌,颉颃万乘之阶,抵戏公卿之席,并顺风以托势,莫能逆波而溯洄矣。

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范雎之言疑事,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至于邹阳之说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敬通之说鲍邓,事缓而文繁,所以历骋而罕遇也。

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退无阻于荣身。自非谲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而陆氏直称“说炜晔以谲诳”,何哉?

赞曰∶

理形于言,叙理成论。词深人天,致远方寸。

阴阳莫忒,鬼神靡遁。说尔飞钳,呼吸沮劝。

论说相关文章

  • 空城计》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败战计 - - 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注释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
  • 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日胡二等归,接弟十三夜书,具悉一切。所论兄之善处,虽未克当,然亦足以自怡。兄之郁郁不自得者,以生平行事有初鲜终;此次又草草去职,致失物望,不无内疚。  长傲...
  • 巨鳖》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四川藩司张公宝南,先祖母从弟也。其太夫人喜鳖皛,一日庖人得巨鳖,甫断其首,有小人长四五寸自颈突出,绕鳖而走。庖人大骇仆地,众救之苏,小人已不知所往,及剖鳖,乃仍在鳖腹中,已死矣。先...
  • 红柳娃》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乌鲁木齐深山中牧马者,恒见小人高尺许,男女老幼一一皆备,遇红柳吐花时,辄折柳盘为小圈,著顶上。作队跃舞,音呦呦如度曲。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所掩,则跪而泣。系之,则不食而死;纵之,初不敢...
  • 周礼者,箸六官①。仪礼者,十七篇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周礼者,箸六官①。仪礼者,十七篇②。  [注释]  ①周礼:书名,周公著。 箸:同著,制定的意思。 六官:《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
  • 良吏平反冤狱》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胡文忠公抚鄂时,尝明保东湖县令张建基之治行,游擢府道,至湖北布政使。以贪黩着闻,大府勒令告病归田,世颇讶胡公之滥保。其后,乃知胡公之保建基,以其乎反东湖冤狱,而实则理是狱者,建基...
  • 使贪》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ldq...
  • 皂隶》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万历间,历城令梦城隍索人服役,即以皂隶八人书姓名于牒,焚庙中;至夜八人皆死。庙东有酒肆,肆主故与一隶有素。会夜来沾酒,问:“款何客?”答云:“僚友甚多,沽一尊少叙姓...
  • 莲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桑生名晓,字子明,沂州人。少孤,馆于红花埠。桑为人静穆自喜,日再出,就食东邻,余时坚坐而已。东邻生戏曰:“君独居,不畏鬼狐耶?”笑答曰:“丈夫何畏鬼狐?雄来吾有利剑,雌...
  • 问秃》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僧道部 - - 问秃 一秀才问僧人曰:“秃字如何写?”僧曰:“不过秀才的尾巴弯过来就是了。” 当真取笑 一和尚途行,一小厮叫曰:“和尚和尚,光头浪荡。”僧...
  • 严参、苏茂一、史愚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严参 沁园春(自适) 曰归去来,归去来兮,吾将安归。但有东篱菊,有西园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蜂则有房,鱼还有穴,蚁有楼台兽有依。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人间征路熹微。看处处丹...
  • 吕南公、赵顼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吕南公 调笑令(效韦苏州作) 行客。行客。身世东西南北。家林迢递不归。岁时悲盛泪垂。垂泪。垂泪。两鬓与霜相似。 调笑令 华草。华草。秀发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纷纷。妖韶随处...
  • 志二十三乐志》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乐志   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按《纪》、《志》、《辽朝杂礼》,参考史...
  • 徐梦莘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时聪慧,嗜好经史,下至稗官小说,皆能过目成诵。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中进士,历官为南安军教授。后改知湘阴县。当时,湖南施行括田,号增耕地税,许多县邑奉令照...
  • 柳恽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柳恽字文畅,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好学习 ,善于写书信。与陈郡的谢..是邻居,互相深深地友爱。谢..说:“宅南的柳郎,可以为楷模。” 起初,宋朝的时候有嵇元荣、羊盖两个人...
  •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自有传。 孝成许皇后,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嘉女也。元帝悼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皇太子。...
  • 燕策三》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策三 原文译文 勇者给人以精神上的依赖、依靠和信仰,使人们发觉跟着勇者,就无所谓恐惧和失败。勇者奋不顾身的气慨和以身作则的先锋形象,使下属和同志焕...
  • 或谓韩王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策三(或谓韩王曰) 【提要】下面的说客预言了六国的灭亡,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既是谋略家的重要特点,也是一种论辩素质,远见卓识,才能晓以利害,让对...
  • 五国约以伐齐》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四 楚策一(五国约以伐齐) 【提要】威逼和利诱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制服他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威逼是由于恐惧之心人皆有之,利诱是因为人人都贪图利益。利与害...
  • 枸橼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枸橼 释名 香橼、佛手柑。 气味 (皮瓤)辛、酸、无毒 主治 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