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600章 > 马戴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600章马戴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马戴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6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五
卷555_1《校猎曲》马戴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鋣。远将射勾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卷555_2《蛮家》马戴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放新船。
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又逢衰蹇老,相问莫知年。
卷555_3《春思》马戴
初日照杨柳,玉楼含翠阴。啼春独鸟思,望远佳人心。
幽怨贮瑶瑟,韶光凝碧林。所思曾不见,芳草意空深。
卷555_4《送从叔赴南海幕》马戴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卷555_5《江行留别》马戴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卷555_6《将别寄友人》马戴
帝乡归未得,辛苦事羁游。别馆一尊酒,客程千里秋。
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
卷555_7《客行》马戴
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卷555_8《过野叟居》马戴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自着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卷555_9《答光州王使君》马戴
信来淮上郡,楚岫入秦云。自顾为儒者,何由答使君。
蜕风蝉半失,阻雨雁频闻。欲识平生分,他时别纪勋。
卷555_10《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马戴
岂无故乡路,路远未成归。关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
离云空石穴,芳草偃郊扉。谢子一留宿,此心聊息机。
卷555_11《夕次淮口》马戴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卷555_12《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卷555_13《早发故山作》马戴
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
餐霞人不见,采药客犹逢。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卷555_14《下第别郜扶(一作大,一作秩)》马戴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
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卷555_15《寄终南真空禅师》马戴
闲想白云外,了然清净僧。松门山半寺,夜雨佛前灯。
此境可长住,浮生自不能。一从林下别,瀑布几成冰。
卷555_16《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马戴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卷555_17《秋郊夕望》马戴
度鸟向栖急,阴虫逢夜多。余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
蔓草将萎绝,流年其奈何。耿然摇落思,独酌不成歌。
卷555_18《赠越客》马戴
故国波涛隔,明时已久留。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
南棹何时返,长江忆共游。遥知钓船畔,相望在汀洲。
卷555_19《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马戴
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
残云挂绝岛,迥树入通津。想到长洲日,门前多白苹。
卷555_20《汧上劝旧友》马戴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卷555_21《送狄参军赴杭州》马戴
新官非次受,圣主宠前勋。关雪发车晚,风涛挂席闻。
海门山叠翠,湖岸郡藏云。执简从公后,髯参岂胜君。
卷555_22《过故人所迁新居》马戴
金马诏何晚,茂陵居近修。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
迥汉衔天阙,遥泉响御沟。坐看凉月上,为子一淹留。
卷555_23《落照(一作耿湋诗)》马戴
照曜天山外,飞鸦几共过。微红拂秋汉,片白透长波。
影促寒汀薄,光残古木多。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
卷555_24《宿崔邵池阳别墅》马戴
杨柳色已改,郊原日复低。烟生寒渚上,霞散乱山西。
待月人相对,惊风雁不齐。此心君莫问,旧国去将迷。
卷555_25《楚江怀古三首》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卷555_26《远水》马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
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到,万古覆苍烟。
卷555_27《夕发邠宁寄从弟(一作寄舒从事)》马戴
半酣走马别,别后锁边城。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
方驰故国恋,复怆长年情。入夜不能息,何当闲此生。
卷555_28《赠别北客》马戴
君生游侠地,感激气何高。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卷555_29《夜下湘中》马戴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卷555_30《送吕郎中牧东海郡》马戴
假道经淮泗,樯乌集隼旟。芜城沙菼接,波岛石林疏。
海鹤空庭下,夷人远岸居。山乡足遗老,伫听荐贤书。
卷555_31《山行偶作》马戴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卷555_32《巴江夜猿》马戴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
卷555_33《送田使君牧蔡州》马戴
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轻。树多淮右地,山远汝南城。
望稼周田隔,登楼楚月生。悬知蒋亭下,渚鹤伴闲行。
卷555_34《雀台怨》马戴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
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卷555_35《早发故园》马戴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卷555_36《赠别江客》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卷555_37《宿翠微寺》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卷555_38《霁后寄白阁僧》马戴
苍翠霾高雪,西峰鸟外看。久披山衲坏,孤坐石床寒。
盥手水泉滴,燃灯夜烧残。终期老云峤,煮药伴中餐。
卷555_39《送僧归金山寺》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卷555_40《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马戴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卷555_41《关山曲二首》马戴
金甲耀兜鍪,黄金拂紫骝。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卷555_42《塞下曲二首》马戴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却想羲轩氏,无人尚战功。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
卷555_43《广陵曲》马戴
葱茏桂树枝,高系黄金羁。叶隐青蛾翠,花飘白玉墀。
上鸣间关鸟,下醉游侠儿。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
卷555_44《送人游蜀》马戴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卷555_45《宿无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马戴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卷555_46《旅次夏州》马戴
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锁郡云阴暮,鸣笳烧色来。
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
卷555_47《同庄秀才宿镇星观》马戴
的的星河落,沾苔复洒松。湿光微泛草,石翠澹摇峰。
野观云和月,秋城漏间钟。知君亲此境,九陌少相逢。
卷555_48《鹳雀楼晴望》马戴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卷555_49《赠淮南将》马戴
何事淮南将,功高业未成。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
度碛黄云起,防秋白发生。密机曾制敌,忧国更论兵。
塞色侵旗动,寒光锁甲明。自怜心有作,独立望专征。
卷555_50《寄贾岛》马戴
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寻思别山日,老尽经行树。
志业人未闻,时光鸟空度。风悲汉苑秋,雨滴秦城暮。
佩玉与锵金,非亲亦非故。朱颜枉自毁,明代空相遇。
岁晏各能归,心知旧岐路。
卷555_51《湘川吊舜》马戴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卷555_52《送僧归闽中旧寺》马戴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断猿通楚塞,惊鹭出兰桡。
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
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空林容病士,岁晚待相招。
卷555_53《寄远》马戴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积疹甘毁颜,沉忧更销骨。
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乔木非故里,高楼共明月。
夜深秋风多,闻雁来天末。
卷555_54《经咸阳北原》马戴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卷555_55《冬日寄洛中杨少尹》马戴
黄河岸柳衰,城下度流澌。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卷555_56《浙江夜宿》马戴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
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卷555_57《寄西岳白石僧》马戴
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年年着山屐,曾得到招提。
卷555_58《同州冬日陪吴常侍闲宴》马戴
中天白云散,集客郡斋时。陶性聊飞爵,看山忽罢棋。
雪花凝始散,木叶脱无遗。静理良多暇,招邀惬所思。
卷555_59《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马戴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卷555_60《题僧禅院(一作题兴善寺英律师院)》马戴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卷555_61《怀故山寄贾岛》马戴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
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卷555_62《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卷555_63《寄崇德里居作》马戴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卷555_64《河梁别》马戴
河梁送别者,行哭半非亲。此路足征客,胡天多杀人。
金罍照离思,宝瑟凝残春。早晚期相见,垂杨凋复新。
卷555_65《留别定襄卢军事》马戴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卷555_66《送杜秀才东游》马戴
羁游年复长,去日值秋残。草出函关白,云藏野渡寒。
鸿多霜雪重,山广道途难。心事何人识,斗牛应数看。
卷555_67《怀黄颇》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褭枫。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卷555_68《陇上独望》马戴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
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卷555_69《长安书怀》马戴
岐路今如此,还堪恸哭频。关中成久客,海上老诸亲。
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
卷555_70《邯郸驿楼作》马戴
芜没丛台久,清漳废御沟。蝉鸣河外树,人在驿西楼。
云烧天中赤,山当日落秋。近郊经战后,处处骨成丘。
卷555_71《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马戴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卷555_72《题青龙寺镜公房》马戴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
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马戴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  [注释]  ①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义:做应当做的事。 礼:指人事礼节。 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信:指诚实,信用。  ②常:天道之...
  • 游颜洞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临安府颜洞凡三,为典史颜姓者所开,名最著。余一至滇省,每饭未尝忘钜jù鹿也。遂由省中南过通海县,游县南之秀山。上一里半,为灏hào穹宫。宫前巨山茶二株,曰红云殿。宫建...
  • 麋虎》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
  •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錡养叔献艺》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晋景公被蓬头大鬼所击,口吐鲜血,闷倒在地,内侍扶入内寝,良久方醒,群臣皆不乐而散。景公遂病不能起,左右或言:“桑门大巫,能白日见鬼,盍往召之!”桑门大巫奉晋侯之召,甫入...
  • 文化复兴运动》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
  •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娄府两公子将五百两银子送了侠客,与他报谢恩人,把革囊人头放在家里。两公子虽系相府,不怕有意外之事,但血淋淋一个人头丢在内房阶下,未免有些焦心。四公子向三公子道:“...
  • 告子章句下·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  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闲矣。”  问曰:&ldq...
  • 汾沮洳》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 遯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天山遯)乾上艮下《遯》:亨。小利贞。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九五,嘉遯,贞吉。上九,肥遯,无不利。...
  •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众人闻得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赤壁怀古其一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
  • 守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v凡战,所谓守者,知己者也。知己有未可胜之理,则我且固守,待敌有可胜之理,则出兵以击之,无有不胜。法曰:“知不可胜,则守。”①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②,以周亚夫③...
  • 古人重国体》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古人为邦,以国体为急,初无小大强弱之异也。其所以自待,及以之待人,亦莫不然。故执言修辞,非贤大夫不能尽。楚申舟不假道于宋而聘齐,宋华元止之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
  • 诸葛公》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
  • 僖公·僖公二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
  • 契丹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契丹的祖先与库莫奚是一个民族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都被慕容氏打败,都逃窜到松江 、漠河一带。 后来稍稍强盛起来,居住在黄龙山北边数百里的地方。 他们的风俗习惯与...
  • 长孙览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陽人。 祖父长孙稚,西魏太师、假黄钺、上党 文宣王。 父亲长孙绍远,北周小宗伯、上党 郡公。 长孙览生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通音律。 西魏大统中...
  • 列传第八》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也。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 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贵少颖悟,有节概。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 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
  • 徐孝嗣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县人。其祖徐湛之,在宋朝官至司空;其父徐聿之,官著作郎,都被太初(刘劬)杀害。徐孝嗣当时还在母腹中,故幸免于难。孝嗣少年时便很能自立,风仪端庄清简。八...
  • 孟尝君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孟尝君姓田名文。 其父是靖郭君田婴。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 田婴从威王时就掌权任职,曾与成侯邹忌和田忌一道带兵去救援韩国攻打魏国。 后来成侯与田...
  • 女贞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女贞 释名 贞女、冬青、蜡树。 气味 (实)苦、平、无毒。 主治 1、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