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郁离子 > 卷一 > 戚之次且

郁离子

《郁离子》卷一戚之次且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

《郁离子》章节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戚之次且

书籍:郁离子章节:卷一更新时间:2018-07-24
戚之次且谓郁离子曰:“子何为其垂垂也与?子非有愿欲于今之人也,何为其然也?”郁离子仰天叹曰:“小子焉知予哉!”戚之次且曰:“昔周之娅冶子早丧其父,政属于家僮,沸用贿,于是家日迫,将改父之旧。其父之老不可,僮群询而出之;其母禁之,僮曰:‘老人不知死而弗自靖也’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于疏远之人乎?忧之何补,祗自痗也。”郁离子曰:“吾闻天之将雨也,穴蚁知之;野之将霜也,草虫知之。知之于将萌,而避之于未至,故或徙焉或蛰焉,不虚其知也。今天下无可徙之地可蛰之土矣,是为人而不如虫也。《诗》不云乎:‘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言其无所往也。吾何为而不忧哉?”戚之次且曰:“昔者孔子以天纵之圣而不得行其道,颠沛穷厄无所不至,然亦无往而不自得。不为无益之忧以毁其性也。是故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而已。若夫吉凶祸福,天实司之,吾何为而自孽哉?”

戚之次且相关文章

  • 动静》原文翻译 - - 《六韬》虎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
  • 阴书》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主将欲合兵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  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
  • 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弟左右:  鄂督五福堂有回禄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
  • 学道飞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族兄次辰言,其同年康熙甲午孝廉某,尝游嵩山,见女子汲溪水,试求饮,欣然与一瓢,试问路,亦欣然指示,因共坐树下语,似颇涉翰墨,不类田家妇,疑为狐魅,爱其娟秀,且相款洽。女子忽振衣起曰:危乎哉...
  • 政治、经济、文化》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路 - -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有一次孔子又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跟着去服务,到了卫国一看,政治很清明,社会进步了,繁荣起来了...
  • 论择官》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
  • 董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董 姓氏祖宗:董父 姓氏起源: 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
  • 赵善括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赵善括 菩萨蛮(西亭) 烟波江上西亭小。晓来雨过惊秋早。飞栋倚晴空。凉生面面风。 痴儿官事了。独自凭栏笑。何处有尘埃。扁舟归去来。 柳梢青(用万元亨送冠之韵) 愁别欣逢。人...
  • 唐纪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史。上皆从之。 ...
  • 志第五十五·食货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历代以来,漕粟所都,给官府廪食,各视道里远近以为准。太祖都金陵,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道近而易。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
  • 志第四·五行》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五行   五行之精气,在天为五纬,在地为五材,在人为五常及五事。五纬志诸《天文》,历代皆然。其形质在地,性情在人,休咎各以其类,为感应于两间者,历代又有《五行志》焉。两汉以...
  • 陈俊卿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年时严肃持重,不苟言笑。其父亲死时,他像成年人一样主办丧事。绍兴八年(1138),陈俊卿考中进士,被授予泉州观察推官之职。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同僚们召集宴...
  • 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以尝伏事齐丘,辟镒为判官。授大理评事,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呵责邑人内侍齐令诜...
  • 徐伯阳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徐伯陽字隐忍,东海人。祖父徐度之,是齐南徐州议曹从事史。父亲徐僧权,是梁东宫通事舍人,兼秘书,以擅长书写知名。 徐伯陽聪明好学,听父母的话,能一直温 言善语地侍奉父母,进退举止...
  • 黄法奭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黄法奭字仲昭,巴山新建人。年轻时精壮敏捷有胆力,一天能步行三百里,可跳三丈远。很熟悉文书章奏,精通登记的文簿,在郡中出入,被乡里人畏惧。侯景之乱时,他在乡里聚集人马。太守贺诩...
  • 侯景传(附王伟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侯景字万景,朔方人,有的说是雁门人。少年时横行不羁,乡里人都怕他。长大后,性格勇猛又有强健的体力,善于骑马射箭,因此被选做北镇戍兵,逐渐立有战功。北魏孝昌元年(525),有怀朔镇兵...
  • 木兰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木兰 释名 杜兰、林兰、木莲、黄心。 气味 (皮)苦、寒、无毒。 主治 赤疱酒 、痈疽水肿,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辛夷 释名 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
  • 栗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栗 释名 气味 (实)咸、温、无毒 主治 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