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400章 > 权德舆经典代表作

全唐诗

《全唐诗》400章权德舆经典代表作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权德舆经典代表作

书籍:全唐诗章节:4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三百二十七
卷327_1《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熏风曲正调。
晏车悲卤簿,广乐遏箫韶。最怆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玉斝恩波遍,灵辒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旗。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卷327_2《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时充卤簿使)》权德舆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沉。仍闻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孝理本忧勤,玄功在啬神。睿图传上嗣,寿酒比家人。
仙驭三清远,行宫万象新。小臣司吉从,还扈属车尘。
候晓传清跸,迎风引彩旒。共瞻宫辂出,遥想望陵愁。
弓剑随云气,衣冠奉月游。空余驾龙处,摇落鼎湖秋。
卷327_3《昭德皇后挽歌词》权德舆
淮水源流远,涂山礼命升。往年求故剑,今夕祔初陵。
鸾镜金波涩,翚衣玉彩凝。千年子孙庆,孝理在蒸蒸。
卷327_4《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王氏)》权德舆
筮水灵源浚,因山祔礼崇。从龙开ek路,合璧向方中。
殿帐金根出,廞衣玉座空。唯余文母化,阴德满公宫。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
哀笳出长信,宝剑入延津。呜咽宫车进,凄凉祠殿新。
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从此山园夕,金波照玉尘。
卷327_5《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权德舆
前星落庆霄,薤露逐晨飙。宫仗黄麾出,仙游紫府遥。
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今夜西园月,重轮更寂寥。
东朝闻楚挽,羽翿依稀转。天归京兆新,日与长安远。
兰芳落故殿,桂影销空苑。骑吹咽不前,风悲九旗卷。
卷327_6《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权德舆
磐石公封重,瑶山赠礼尊。归全荣备物,乐善积深恩。
雁沼寒波咽,鸾旌夕吹翻。唯余西靡树,千古霸陵原。
铜壶晓漏初,羽翣拥涂车。方外留鸿宝,人间得善书。
清笳悲画绶,朱邸散长裾。还似缑山驾,飘飘向碧虚。
卷327_7《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权德舆
追饰崇汤沐,遗芳蔼禁闱。秋原森羽卫,夜壑掩容辉。
睿藻悲难尽,公宫望不归。笳箫向烟雾,疑是彩鸾飞。
旧馆闭平阳,容车启寿堂。霜凝蕣英落,风度薤歌长。
淑德图书在,皇慈礼命彰。凄凉霸川曲,垄树已成行。
卷327_8《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湣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卷327_9《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权德舆
外馆嫔仪贵,中参睿渥深。初笄横白玉,盛服镂黄金。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沉。夜台留册谥,凄怆即徽音。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卷327_10《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权德舆
翊戴推元老,谋猷合大君。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坟。
剑履归长夜,笳箫咽暮云。还经誓师处,薤露不堪闻。
卷327_11《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权德舆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卷327_12《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权德舆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春官自有花源赏,
终日南山当目前。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烟销雨过看不足,晴翠鲜飙逗深谷。独谣一曲泛流霞,
闲对千竿连净绿。萦回疏凿随胜地,石磴岩扉光景异。
虚斋寂寂清籁吟,幽涧纷纷杂英坠。家承麟趾贵,
剑有龙泉赐,上奉明时事无事。人间方外兴偏多,
能以簪缨狎薜萝。常通内学青莲偈,更奏新声白雪歌。
风入松,云归栋,鸿飞灭处犹目送。蝶舞闲时梦忽成,
兰台有客叙交情,返照中林曳履声。直为君恩催造膝,
东方辨色谒承明。
卷327_13《奉和张仆射朝天行》权德舆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
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
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
拥旆十年天泽深。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仙酝尝分玉斝浓,御闲更辍金羁骏。元正前殿朝君臣,
一人负扆百福新。宫悬彩仗俨然合,瑞气炉烟相与春。
万年枝上东风早,佩玉晨趋光景好。涂山已见首诸侯,
麟阁终当画元老。温室沉沉漏刻移,退朝宾侣每相随。
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自古全才贵文武,
懦夫只解冠章甫。见公抽匣百炼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卷327_14《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权德舆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
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艳蕊鲜房次第开,
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
应为芬芳比君子。
卷327_15《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
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
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卷327_16《马秀才草书歌(大理马正之二)》权德舆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
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余,当时时辈皆不如。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
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
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
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
卷327_17《离合诗赠张监阁老(一作以离合诗赠秘书监张荐)》权德舆
黄叶从风散,暗嗟时节换。忽见鬓边霜,勿辞林下觞。
躬行君子道,身负芳名早。帐殿汉官仪,巾车塞垣草。
交情剧断金,文律每招寻。始知蓬山下,如见古人心。
卷327_18《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权德舆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闲。久忆同前赏,中林对远山。
卷327_19《五杂组》权德舆
五杂组,旗亭客。往复还,城南陌。不得已,天涯谪。
卷327_20《数名诗》权德舆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卷327_21《星名诗》权德舆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
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
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卷327_22《卦名诗》权德舆
节变忽惊春,临风骋望频。支颐倦书幌,步履整山巾。
时鸟渐成曲,杂芳随意新。曙霞连观阙,绮陌丽咸秦。
天地今交泰,云雷背遘屯。中孚谅可乐,书此示家人。
卷327_23《药名诗》权德舆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卷327_24《古人名诗》权德舆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
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
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
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
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卷327_25《州名诗寄道士》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卷327_26《八音诗》权德舆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卷327_27《建除诗》权德舆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卷327_28《六府诗》权德舆
金罍映玉俎,宾友纷宴喜。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水榭临空迥,酣歌当座起。火云散奇峰,瑶瑟韵清征。
土梗乃虚论,康庄有逸轨。谷成一编书,谈笑佐天子。
卷327_29《三妇诗》权德舆
大妇刺绣文,中妇缝罗裙。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丈人且安坐,金炉香正熏。
卷327_30《安语》权德舆
岩岩五岳镇方舆,八极廓清氛祲除。
挥金得谢归里闾,象床角枕支体舒。
卷327_31《危语》权德舆
被病独行逢乳虎,狂风骇浪失棹橹。
举人看榜闻晓鼓,孱夫孽子遇妒母。
卷327_32《大言》权德舆
华嵩为佩河为带,南交北朔跬步内。
搏鹏作腊巨鳌鲙,伸舒轶出元气外。
卷327_33《小言》权德舆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蛛丝结构聊荫息,蚁垤崔嵬不可陟。

权德舆经典代表作相关文章

  • 燕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燕姓氏祖宗:燕君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黄帝有后名弃,是周朝的始祖。 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燕,建立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市),历史上为与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
  • 拆字术》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亥有二首六身,是拆字之权舆矣。汉代图谶,多离合点画,至宋谢石辈始以是术专门。然亦往往有奇验。乾隆甲戌,余殿试后,尚未传胪,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测字。余书一墨字,浙士曰:龙头...
  • 周书·君陈》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
  • 尚博》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正经为道义之渊海, 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则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 则林薄之裨嵩岳也. 虽津途殊辟, 而进德同归;虽离於举趾, 而合於兴化. 故通人总原本...
  • 偷牛》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偷牛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几时偷去的?”答曰:“老爷,明日没有的。”吏在旁不觉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洒两袖曰:“任凭老...
  • 刘公荣》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王戎诣阮籍,时兖州刺吏刘昶字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曰:&l...
  • 郑元秀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郑元秀 水调歌头 园林夸富贵,红绿簇枝头。阳和毓秀,气劘屈贾压曹刘。翰墨场中独步,洒落胸中万卷,横截百川流。邈视青云侣,俯首看瀛洲。 到如今,萦扃务,尚淹留。庙堂应得好语,早晚觐...
  • 志第十二历象志上》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历象志上   辽以幽、营立国,礼乐制度,规模日完,授历颁朔二百余年。今奉诏修辽史,体与宋、金似,其《大明历》不可少也。历书法禁不可得,求《大明历》元,得祖冲之法于外史。冲...
  • 刘遂清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刘遂清,字得一,青州北海人,后梁开封尹刘寻阝的侄子。父亲刘琪,以鸿胪卿身份退休。刘遂清小时聪颖仁惠,开始时,事奉后梁担任保銮军使,历任内廷各司使,唐庄宗进入汴州,没有改任他的职务...
  • 徐怀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徐怀玉,本名叫琮,亳州焦夷县人。小时以雄勇俊杰自任,跟随太祖起军。唐朝中和末年,跟随太祖到大梁。光启初年,蔡州贼人屯驻金堤驿,徐怀玉带领轻装骑兵接连打败他们,因而不断升迁直到...
  • 列传第八十二》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高丽 百济 新罗 勿吉 奚 契丹 室韦 豆莫娄 地豆干 乌洛侯流求 倭 盖天地之所覆载至大,日月之所照临至广。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多;两仪之间,中土局而殊俗旷。人寓形天地,禀气...
  • 尔朱荣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氏。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经常统领部落百姓,世世代代为酋长。高祖父羽健,登国初年任领民酋长,率领契胡 武士一千七百人跟随圣驾平定晋陽,...
  • 佛图澄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佛图澄是天竺人。本姓帛,从小就学习 道术,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11),来到洛陽,自己说有一百多岁,常常服气养身,能够许多天不吃饭。善于念祷咒语,能够役使鬼神。腹旁有一个洞孔,常...
  • 潘濬陆凯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三国志潘濬传、三国志陆凯传、三国志陆胤传) 潘濬传,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成年时跟随宋仲子学习 。年纪不到三十时,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本州江 夏从事。当时沙羡县县长...
  • 贾谊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贾谊,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
  • 阴阳类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却...
  • 冥吏、李序、水神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六十四 卷864_1 《宴柳毅诗》洞庭龙君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
  • 杨夔、刘乙、颜仁郁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三 卷763_1 《宁州道中》杨夔 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 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 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 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卷763_2 《寻九华王山人》杨夔 ...
  • 韦元甫、韦夏卿、陈润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七十二 卷272_1 《木兰歌》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
  • 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粱 释名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1、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