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增广贤文 > 第一卷 >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第一卷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儒家荀子“性恶论”思想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

《增广贤文》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书籍:增广贤文章节:第一卷更新时间:2017-12-23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解释】水过分清澈就不会有鱼,人过于明察就不会有人为你出主意。世上的聪明人若减少一半,那么愚笨的人也就没有了。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解释】女子在家里要听从父亲,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只有傻瓜才害怕老婆,贤惠的女人敬重丈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解释】是是非非每天都有,若不去听它自然就不存在了。宁可生活贫困,做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足,做一个奸邪的人。有些事宁可相信它有,也不要相信它没有。
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
【解释】自家的茅屋竹院风光很好,就是道观寺院也比不上。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解释】命中注定有的一定会有,命中注定没有的再三强求也白搭。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解释】道观寺院迎接神仙贵客,学堂隐藏着宰相儒士。庭院栽有落凤的竹子,池塘养有化龙之鱼。交朋友须找学识本领胜过自己的人,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交往如同不交往一样。只要相处几天,就会发现他还不如初次见时的印象好。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解释】人情像水一样有高下、厚薄之分,世事如同浮云一样变幻莫测。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相关文章

  • 奇兵》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太公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夫两阵之间,出甲阵兵,纵卒乱...
  • 赏罚》原文翻译 - - 《六韬》文韬 - - 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
  • 高阜雉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芮庶子铁崖,宅中一楼,有狐居其上。恒鐍之。狐或夜于厨下治馔,斋中宴客,家人习见亦不讶。凡盗贼火烛,皆能代主人呵护,相安已久。后鬻宅于李学士廉衣,廉衣素不信妖妄,自往启视,则楼上三...
  • 粤西游日记十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六日 洞中事完,余欲一探铁旗岩,遂为行计。而是日雨复沛然,余不顾,晨餐即行。一里,过来时横列之北洞,又半里,抵横列之南洞,雨势弥大。余犹欲一登南洞,乃攀丛披茅,冒雨而上,连抵二崖下...
  • 淑炅呵护家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相传缢死之人,往往在其死所为厉,然亦有不尽然者。余闻外祖母陈太夫人之初卒也,每清晨薄暮,家人恍惚见其形影出入家柯中,丰神不异平生。其所缢之披里者,后改为厨房。  一夕,灶下养...
  • 莲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桑生名晓,字子明,沂州人。少孤,馆于红花埠。桑为人静穆自喜,日再出,就食东邻,余时坚坐而已。东邻生戏曰:“君独居,不畏鬼狐耶?”笑答曰:“丈夫何畏鬼狐?雄来吾有利剑,雌...
  • 谋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 -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
  • 循本》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玄寂虚静者, 神明之本也;阴阳柔刚者, 二仪之本也;巍峨岩岫者, 山岳之本也;德行文学者, 君子之本也. 莫或无本而能立焉. 是以欲致其高, 必丰其基, 欲茂其末, 必深其...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ldq...
  • 昭公·昭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六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葬秦景公。夏,季孙宿如晋。葬杞文公。宋华合比出奔卫。秋九月,大雩。楚薳罢帅师伐吴。冬,叔弓如楚。齐侯伐北燕。   【传】六年春,王正月,杞...
  • 卷二百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古之隐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往从之,虽万乘之贵,犹寻轨而委聘也;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于俗,虽有所应,其于爵禄也,泛然受,悠然辞,使人君常有所慕...
  •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崔光远,系出博陵,后徙灵昌。祖敬嗣,嗜酒摴博。中宗在房州,吏多肆慢不为礼,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储给丰衍,帝德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帝辄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已...
  • 玄宗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 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
  • 贺若弼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陽人。 他的父亲贺敦,因勇武刚烈而闻名,在北周时任金州总管,宇文护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临刑时,贺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对他说:“我决心平定江 南,但...
  • 张普惠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张普惠,字洪赈,本是常山九门人。他身高八尺,容貌魁伟。父亲张晔,本是齐州中水县的县令,张普惠随父亲到中水县,在齐州接受学业熏陶,他专心研读远古的经典,勤奋不止,等他返回故乡,到程玄...
  • 江总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江 总字总持,济陽考城人。是晋朝散骑常侍江 统的十世孙。其五世祖江 湛,为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爵号忠简公。祖父江 ..,为梁朝光禄大夫,称名当代。父亲江 纟不,为本州...
  • 孙登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孙登字公和,是汲郡共县的人。没有家属,在汲郡北山上挖了一个土窟居住,夏天编织草丝为衣裳,冬天便披散头发覆盖身体。喜好读《易经》,经常弹奏一弦琴,见到了他的人都亲近喜欢他。生...
  •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
  • 杜頠、李嶷、万楚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 卷145_1 《从军行》杜頠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