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六韬 > 文韬

《六韬》文韬

六韬文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六韬》章节目录: 《文韬》 《武韬》 《龙韬》 《虎韬》 《豹韬》 《犬韬

《六韬》文韬

  • 1.兵道》 武王问太公曰:“兵道如何?”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
  • 2.赏罚》 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
  • 3.举贤》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
  • 4.上贤》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   ...
  • 5.守国》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   太公曰:“斋,将语君天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   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   太公曰:&ldquo...
  • 6.守土》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慧,...
  • 7.六守》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
  • 8.明传》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
  • 9.大礼》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陷。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rdqu...
  • 10.国务》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 ,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
  • 11.盈虚》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 12.文师》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   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