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陶翰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陶翰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陶翰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一百四十六
卷146_1《古塞下曲》陶翰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卷146_2《燕歌行》陶翰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余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卷146_3《望太华赠卢司仓》陶翰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卷146_4《赠郑员外》陶翰
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西分雁门骑,北逐楼烦王。
闻道五军集,相邀百战场。风沙暗天起,虏骑森已行。
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
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卷146_5《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陶翰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卷146_6《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陶翰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卷146_7《送朱大出关》陶翰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
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
努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
卷146_8《宿天竺寺》陶翰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
卷146_9《出萧关怀古》陶翰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卷146_10《南楚怀古》陶翰
南国久芜漫,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黄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玉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余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卷146_11《经杀子谷》陶翰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卷146_12《早过临淮》陶翰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卷146_13《乘潮至渔浦作》陶翰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豗cI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若。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卷146_14《秋山夕兴》陶翰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卷146_15《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敕放归江东觐省(一作綦毋潜诗)》陶翰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苹。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卷146_16《送金卿归新罗》陶翰
奉义朝中国,殊恩及远臣。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
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
卷146_17《柳陌听早莺》陶翰
忽来枝上啭,还似谷中声。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间关难辨处,断续若频惊。玉勒留将久,青楼梦不成。
千门候晓发,万井报春生。徒有知音赏,惭非皋鹤鸣。

陶翰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党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党姓氏祖宗:禹阳的后裔姓氏起源:出自任姓。鲁国大夫党氏,相传是黄帝的小儿子禹阳的后裔,因为被封于党,所以也称为党姓。姓氏郡望:冯翊郡:根据《姓氏考略》和《郡望百家姓》的记...
  • 段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段姓氏祖宗:共叔段姓氏起源: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儿子庄公的时候难产,生二儿子叔段的时候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
  • 临阵忆斯语》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乌鲁木齐提督巴公彦弼言,昔从征乌什时,梦至一处山麓,有六七行幄,而不见兵卫,有数十人出入往来,亦多似文吏,试往窥视,遇故护军统领某公,某名——凡五字,公以滚舌音急呼之,今不...
  • 遣犯彭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吉昌遣犯彭杞,一女年十七,与其妻皆病瘵,妻先殁,女亦垂尽。彭有官田耕作,不能顾女,乃弃置林内,听其生死,呻吟凄楚,见者心恻。同遣者杨皃语彭曰:君大残忍,世宁有是事,我愿舁归疗治,死则我葬...
  • 狐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方桂,乌鲁木齐流人子也,言尝牧马山中,一马忽逸去,蹑踪往觅,隔岭闻嘶声甚厉。寻声至一幽谷,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癋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纯白,如嵌二鸡卵,共按马生啮其肉。牧...
  • 有国风,有雅颂①。号四诗,当讽诵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有国风,有雅颂①。号四诗,当讽诵②。  [注释]  ①国:诸侯所封之国。 风:民间歌谣。 雅:正乐之歌。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
  • 名医治中消病》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祥符孙雨农孝廉(育均)尝为余言,昔汴人有得中消病者,日食米一二斗,腹曰以彭亨,面日以黄瘦,而身日以饥惫,人无能救药者。闻某县有名医,往就之诊。医开一方,仅砒霜四两,别无他物。且戒之曰...
  • 彭二挣》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禹城韩公甫言:与邑人彭二挣并行于途,忽回首不见之,惟空蹇随行,但闻号救甚急,细听则在被囊中。近视囊内累然,虽偏重不得堕。欲出之,而囊口缝纫甚密;以刀断线,始见彭犬卧其中,出而问之,亦...
  • 吕无病》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洛阳孙公子名麒,娶蒋太守女,甚相得。二十夭殂,悲不自胜。离家,居山中别业。  适阴雨昼卧,室无人,忽见复室帘下,露妇人足,疑而问之。有女子褰帘入,年约十八九,衣服朴洁,而微黑多麻,类贫...
  • 告子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
  • 万章章句上·第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万章章句 - -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ldquo...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 第一百一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之道也。今钟会独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则破蜀必矣。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 列传第六十三·文艺上》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来,渐立条教。太祖既兴,得辽旧人用之,使介往复,其言已文。太宗继统,乃行选举之法,及伐宋,取汴经籍图,宋士多归之。熙宗款谒先圣,北面如弟子礼。世宗、章宗之世,儒...
  • 列传第六十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
  • 列传第十九》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 难改姓杜氏。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 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 赵贵建议迎太...
  • 郭祚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郭祚,字季..,太原晋陽人,魏车骑将军郭淮弟弟郭亮的后代。祖郭逸,任州别驾,前后以两个女儿嫁司徒崔浩为妻,一个女儿嫁给崔浩弟弟上党 太守崔恬。世祖时,崔浩受宠 用事,拜郭逸为徐州刺...
  • 五行志第七上》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 厥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数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
  • 杂辞古诗招手令》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九 卷879_1 《招手令》 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以蹲鸱间虎膺之下, 以钩戟差玉柱之旁。 潜虬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虬一寸。 死其三洛,生其五峰。 卷879_2 《打令口号》 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