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800章 > 翁承赞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800章翁承赞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翁承赞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8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七百零三
卷703_1《晨兴》翁承赞
晨起竹轩外,逍遥清兴多。早凉生户牖,孤月照关河。
旅食甘藜藿,归心忆薜萝。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卷703_2《题莒潭安闽院》翁承赞
祧宗营祀舍,幽异胜珠林。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
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
卷703_3《华下霁后晓眺》翁承赞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着柳阴。千嶂华山云外秀,
万重乡思望中深。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
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卷703_4《喜弟承检登科》翁承赞
两篇佳句敌琼瑰,怜我三清道路开。荆璞献多还得售,
桂堂恩在敢轻回。花繁不怕寻香客,榜到应倾贺喜杯。
知尔苦心功业就,早携长策出山来。
卷703_5《蒙闽王改赐乡里》翁承赞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阀阅便因今日贵,
德音兼与后人传。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
卷703_6《访建阳马驿僧亚齐》翁承赞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
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卷703_7《题景祥院》翁承赞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农罢树阴黄犊卧,
斋时山下白衣来。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卷703_8《寄舍弟承裕员外》翁承赞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孙思合迷。无主园林饶采伐,
忘情鸥鸟恣高低。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
何事斜阳再回首,休愁离别岘山西。
卷703_9《文明殿受册封闽王》翁承赞
龙墀班听漏声长,竹帛昭勋扑御香。鸣佩洞庭辞帝主,
登车故里册闽王。一千年改江山瑞,十万军蒙雨露光。
吟寄短篇追往事,留文功业不寻常。
卷703_10《御命归乡,蒙赐锦衣》翁承赞
九重宣旨下丹墀,面对天颜赐锦衣。中使擎来三殿晓,
宝箱开处五云飞。德音耳聆君恩重,金印腰悬己力微。
更待临轩陈鼓吹,星轺便指故乡归。
卷703_11《奉使封闽王归京洛》翁承赞
泥缄紫诰御恩光,信马嘶风出洛阳。此去愿言归梓里,
预凭魂梦展维桑。客程回首瞻文陛,驿路乘轺忆故乡。
指日还家堪自重,恩荣昼锦贺封王。
卷703_12《奉使封王,次宜春驿》翁承赞
微宦淹留鬓已斑,此心长忆旧林泉。不因列土封千乘,
争得衔恩拜二天。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夜来梦到南台上,遍看江山胜往年。
卷703_13《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饯别》翁承赞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
忽闻台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卷703_14《寄示儿孙》翁承赞
力学烧丹二十年,辛勤方得遇真仙。便随羽客归三岛,
旋听霓裳适九天。得路自能酬造化,立身何必恋林泉。
予家药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传。
卷703_15《天佑元年以右拾遗使册闽王而作》翁承赞
蓬莱宫阙晓光匀,红案舁麻降紫宸。鸾奏八音谐律吕,
凤衔五色显丝纶。萧何相印钧衡重,韩信斋坛雨露新。
得侍丹墀官异宠,此身何幸沐恩频。
卷703_16《汉上登舟忆闽》翁承赞
汉皋亭畔起西风,半挂征帆立向东。久客自怜归路近,
算程不怕酒觞空。参差雁阵天初碧,零落渔家蓼欲红。
一片归心随去棹,愿言指日拜文翁。
卷703_17《对雨述怀示弟承检》翁承赞
淋淋霎霎结秋霖,欲使秦城叹陆沉。晓势遮回朝客马,
夜声滴破旅人心。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
不有惠连同此景,江南归思几般深。
卷703_18《题壶山》翁承赞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卷703_19《题故居》翁承赞
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
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
卷703_20《题槐》翁承赞
雨中妆点望中黄,句引蝉声送夕阳。
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卷703_21《擢进士》翁承赞
霓旌引上大罗天,别领新衔意自怜。
蝴蝶流莺莫先去,满城春色属群仙。
卷703_22《擢探花使三首》翁承赞
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
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
九重烟暖折槐芽,自是升平好物华。
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
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
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
卷703_23《书斋谩兴二首》翁承赞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卷703_24《辞闽王归朝寄倪先辈》翁承赞
时人莫讶再还乡,简册分明剑佩光。
驷马高车太常乐,登庸门下忆贤良。
卷703_25《晓望》翁承赞
清霜散漫似轻岚,玉阙参差万象涵。
独上秦台最高处,旧山依约在东南。
卷703_26《万寿寺牡丹》翁承赞
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卷703_27《松》翁承赞
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藓花干。
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
卷703_28《柳》翁承赞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
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
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
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
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
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
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
缠绕春情卒未休,秦娥萧史两相求。
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卷703_29《隋堤柳》翁承赞
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
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
卷703_30《句》翁承赞
烟萝况逼神仙窟,丹灶还应许独寻。(《赠黄璞》,
见《福州志》)

翁承赞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白昼遇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里人王驴耕于野,倦而枕块以卧,忽见肩舆从西来,仆马甚众,舆中坐者先叔父仪南公也。怪公方卧疾,何以出行,急近前起居,公与语良久,乃向东北去,归而闻公已逝矣。计所见仆马,正符所焚纸器之...
  • 安氏友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安氏表兄,忘其名字,与一狐为友。恒于场圃间对谈。安见之,他人弗见也。狐自称生于北宋初,安叩以宋代史事,曰:皆不知也。凡学仙者,必游方之外,使万缘断绝,一意精修,如于世有所闻见,于心必...
  • 寡悔》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食主于疗饥,其功在饱,而甘旨不与焉。衣主于御寒,其功在暖,而华饰不与焉。饱暖主也,甘旨华饰客也。言文而不信,行诡而不实,是专事为客而亡其主也,是犹构九成之楼,而以...
  • 身非我有》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佛学看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构成的。我们常在小说中看到“四大皆空”这句话。什么是“四大”呢?“四大”的“大”就是...
  • 既醉》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
  •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话说那大路旁叫唤者谁?乃金山山神土地,捧着紫金钵盂叫道...
  • 第六十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这龙华寺和尚说出三绝玉麒麟卢俊义名字与宋江。吴用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只是少一个奇形怪状的伴当和我同去。”说...
  • 第一百十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杨仪闻报前路有兵拦截,忙令人哨探。回报说魏延烧绝栈道,引兵拦路。仪大惊曰:“丞相在日,料此人久后必反,谁想今日果然如此!今断吾归路,当复如何?”费祎曰:“此人...
  • 和归去来》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今人好和《归去来词》,予最敬晁以道所言。其《答李持国书》云:“足下爱渊明所赋《归去来辞》,遂同东坡先生和之,仆所未喻也。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来》,初至京师,其门下宾...
  •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四十二汉安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116年)   [1]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督州郡兵讨之。   [1]春季,正月,苍梧、郁林、合浦三郡蛮夷反叛。二月,朝廷派...
  • 蔡攸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蔡攸,字居安,兴化仙游人,是蔡京的长子。元符中,官为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当时是端王,每次退朝,蔡攸都到自己的府衙,他们在途中相遇,蔡攸必下马垂手站立恭迎端王,端王问左右,知道他是蔡承...
  • 杨存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年间高宗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祖父杨宗闵,曾任永兴军路总管,与唐重一同守卫永兴,金军攻陷城池,迎敌战死。父亲杨震,曾知麟州建宁寨,金军来攻,也死于难。 ...
  • 卢文纪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后唐长兴末年,任太常卿。卢文纪相貌魁武伟岸,声音高昂清朗,对答响亮铿锵,饮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经过岐下,当时唐末帝为岐下主帅,以主人的身分礼遇接待他...
  • 于玺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于玺字伯符,父亲于翼,仕北周为上柱国、幽州总管、任国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作乱,派人引诱于翼。 于翼抓了使者,送到长安,高祖很高兴。 高祖受禅后,于翼入朝,皇上为...
  • 庞晃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 父亲庞虬,北周骠骑大将军。 庞晃年少时,因是良家子弟,刺史杜达召他补任州里的都督。 北周太祖拥有关中后,任庞晃为大都督,率领亲兵,常在太祖左右。 庞...
  • 斛律羌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羌举年轻时敢说敢干,胆量大。永安中,随从尔朱兆进驻洛陽,有战功,而受兆的爱戴,时常跟着征战讨伐。高祖打败尔...
  • 卢循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卢循字于先,小名叫元龙,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双眸炯炯发亮,眼珠转动异常灵活,善于草书、隶书、下棋等技艺。和尚慧远善于评鉴人物,见了面对他说:“你虽然体质高妙简素,可...
  • 高力士、布燮、朱元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三十二 卷732_1 《感巫州荠菜》高力士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卷732_2 《句》高力士 烟熏眼落膜,瘴染面朱虞。 (流巫州时作) 卷732_3 《使至灊...
  • 郑浣、张汇、高弁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六十八 卷368_1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 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 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 ...
  • 茴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茴香 释名 茴香、八角珠。 气味 (子)辛、平、无毒。 主治 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