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600章 > 温庭筠的词集大全

全唐诗

《全唐诗》600章温庭筠的词集大全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温庭筠的词集大全

书籍:全唐诗章节:6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五百八十三
卷583_1《春日雨》温庭筠
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
卷583_2《细雨》温庭筠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卷583_3《秋雨》温庭筠
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
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卷583_4《春初对暮雨》温庭筠
淅沥生丛筱,空蒙泫网轩。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卷583_5《雪二首》温庭筠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卷583_6《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温庭筠
背樯灯色暗,宿客梦初成。半夜竹窗雨,满池荷叶声。
簟凉秋合思,木落故山情。明发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卷583_7《原隰荑绿柳》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卷583_8《宿秦生山斋》温庭筠
衡巫路不同,结室在东峰。岁晚得支遁,夜寒逢戴颙。
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行解无由发,曹溪欲施舂。
卷583_9《赠楚云上人》温庭筠
松根满苔石,尽日闭禅关。有伴年年月,无家处处山。
烟波五湖远,瓶屦一身闲。岳寺蕙兰晚,几时幽鸟还。
卷583_10《宿白盖峰寺寄僧》温庭筠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合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卷583_11《送僧东游》温庭筠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凄然。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卷583_12《磐石寺留别成公》温庭筠
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三秋岸雪花初白,
一夜林霜叶尽红。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
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
卷583_13《题中南佛塔寺》温庭筠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卷583_14《马嵬佛寺》温庭筠
荒鸡夜唱战尘深,五鼓雕舆过上林。才信倾城是真语,
直教涂地始甘心。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
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
卷583_15《清凉寺》温庭筠
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巘西。诗合晓窗藏雪岭,
画堂秋水接蓝溪。松飘晚吹摐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
妙迹奇名竟何在,下方烟暝草萋萋。
卷583_16《赠卢长史》温庭筠
移病欲成隐,扁舟归旧居。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
道直更无侣,家贫唯有书。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卷583_17《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寒蛩乍响催机杼,
旅雁初来忆弟兄。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卷583_18《晚坐寄友人》温庭筠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晓梦未离金夹膝,
早寒先到石屏风。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卷583_19《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温庭筠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卷583_20《送北阳袁明府》温庭筠
楚乡千里路,君去及良晨。苇浦迎船火,茶山候吏尘。
桑浓蚕卧晚,麦秀雉声春。莫作东篱兴,青云有故人。
卷583_21《送李生归旧居》温庭筠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卷583_22《早春浐水送友人》温庭筠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
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
卷583_23《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温庭筠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把钓看棋高兴尽,
焚香起草宦情疏。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卷583_24《江上别友人》温庭筠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卷583_25《与友人别》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卷583_26《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温庭筠
明皇昔御极,神圣垂耿光。沉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
西覃积石山,北至穷发乡。四凶有獬豸,一臂无螳螂。
婵娟得神艳,郁烈闻国香。紫绦鸣羯鼓,玉管吹霓裳。
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昭融廓日月,妥帖安纪纲。
群生到寿域,百辟趋明堂。四海正夷宴,一尘不飞扬。
天子自犹豫,侍臣宜乐康。轧然阊阖开,赤日生扶桑。
玉砌露盘纡,金壶漏丁当。剑佩相击触,左右随趋跄。
玄珠十二旒,红粉三千行。顾盻生羽翼,叱嗟回雪霜。
神霞凌云阁,春水骊山阳。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
双琼京兆博,七鼓邯郸娼。毰毸碧鸡斗,茏葱翠雉场。
仗官绣蔽膝,宝马金镂锡。椒涂隔鹦鹉,柘弹惊鸳鸯。
猗欤华国臣,鬓发俱苍苍。锡宴得幽致,车从真炜煌。
画鹢照鱼鳖,鸣驺乱甃鶬。飐滟荡碧波,炫煌迷横塘。
萦盈舞回雪,宛转歌绕梁。艳带画银络,宝梳金钿筐。
沉冥类汉相,醉倒疑楚狂。一旦紫微东,胡星森耀芒。
凭陵逐鲸鲵,唐突驱犬羊。纵火三月赤,战尘千里黄。
淆函与府寺,从此俱荒凉。兹地乃蔓草,故基摧坏墙。
枯池接断岸,唧唧啼寒螀。败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枪。
游人问老吏,相对聊感伤。岂必见麋鹿,然后堪回肠。
幸今遇太平,令节称羽觞。谁知曲江曲,岁岁栖鸾凰。
卷583_27《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温庭筠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惠能未肯传心法,
张湛徒劳与眼方。风扬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卷583_28《寄崔先生》温庭筠
往年江海别元卿,家近山阳古郡城。莲浦香中离席散,
柳堤风里钓船横。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菰黍正肥鱼正美,五侯门下负平生。
卷583_29《敬答李先生》温庭筠
七里滩声舜庙前,杏花初盛草芊芊。绿昏晴气春风岸,
红漾轻纶野水天。不为伤离成极望,更因行乐惜流年。
一瓢无事麛裘暖,手弄溪波坐钓船。
卷583_30《宿沣曲僧舍》温庭筠
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苹。
卷583_31《宿一公精舍》温庭筠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卷583_32《月中宿云居寺上方》温庭筠
虚合披衣坐,寒阶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
霭尽无林色,暄余有涧声。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卷583_33《登卢氏台》温庭筠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余。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卷583_34《牡丹二首》温庭筠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醉后佳期在,歌余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莫惜熏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裁成艳思偏应巧,
分得春光最数多。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卷583_35《反生桃花发因题》温庭筠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未知王母千年熟,
且共刘郎一笑同。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卷583_36《杏花》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
岂堪开处已缤翻。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卷583_37《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温庭筠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
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卷583_38《题磁岭海棠花》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卷583_39《苦楝花》温庭筠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熏羽葆,宫紫晕流苏。
暗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卷583_40《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温庭筠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秦苑飞禽谙熟早,
杜陵游客恨来迟。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只应重作钓鱼期。
卷583_41《答段柯古见嘲》温庭筠
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
尾薪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
卷583_42《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卷583_43《过吴景帝陵》温庭筠
王气销来水淼茫,岂能才与命相妨。
虚开直渎三千里,青盖何曾到洛阳。
卷583_44《龙尾驿妇人图》温庭筠
慢笑开元有幸臣,直教天子到蒙尘。
今来看画犹如此,何况亲逢绝世人。
卷583_45《薛氏池垂钓》温庭筠
池塘经雨更苍苍,万点荷珠晓气凉。
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卷583_46《简同志》温庭筠
开济由来变盛衰,五车才得号镃基。
留侯功业何容易,一卷兵书作帝师。
卷583_47《瑟瑟钗》温庭筠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余香。
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卷583_48《元日》温庭筠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
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卷583_49《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温庭筠
晓觉笼烟重,春深染雪轻。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
影乱晨飙急,香多夜雨晴。似将千万恨,西北为卿卿。
卷583_50《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温庭筠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余哺。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卷583_51《清明日》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卷583_52《禁火日》温庭筠
骀荡清明日,储胥小苑东。舞衫萱草绿,春鬓杏花红。
马辔轻衔雪,车衣弱向风。□愁闻百舌,残睡正朦胧。
卷583_53《嘲三月十八日雪》温庭筠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着伴梨花。
卷583_54《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卷583_55《客愁》温庭筠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荡漾春风里,谁知历乱心。
卷583_56《和周繇(一作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温庭筠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玳筵方喜睐,金勒自zazb。
堕珥情初洽,鸣鞭战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语柳毵毵。
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篸。专城有佳对,宁肯顾春蚕。
卷583_43《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温庭筠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
卷583_44《南歌子词二首(一作添声杨柳枝辞)》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卷583_45《题李卫公诗二首》温庭筠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两行密疏倾天下,
一夜阴谋达至尊。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余波达鬼村。
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三年骥尾有人附,
一日龙须无路攀。画合不开梁燕去,朱门罢扫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卷583_46《题谷隐兰若》温庭筠
风带巢熊拗树声,老僧相引入云行。
半坡新路畲才了,一谷寒烟烧不成。
卷583_47《观棋(一作段成式诗)》温庭筠
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他时谒帝铜龙水,便赌宣城太守无。
卷583_48《句》温庭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见《优古堂诗话》)
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送人》,
见《诗人玉屑》)

温庭筠的词集大全相关文章

  • 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回族中的邸姓,是明永乐年间实行移民政策,由外地迁往山西太原的。山西太原的回回十大姓中便有邸姓。邸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内蒙包头和北京。...
  • 施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施姓氏祖宗:施父姓氏起源:1、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县境),国亡以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施;2、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大夫叫施父,他的后代便以施为...
  • 凶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辛卯夏,余自乌鲁木齐从军归,僦居珠巢街路东一宅,与龙臬司承祖邻。第二重室五楹,最南一室,帘恒飚起尺余,有若风鼓之者。余四室之帘则否。莫喻其故。小儿女入室,辄惊啼,云床上坐一肥僧...
  • 十一 尤》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
  • 坊记》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
  •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前进。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
  • 将帅贪功》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以功名为心,贪军旅之寄,此自将帅习气,虽古为贤卿大夫,未有能知止自敛者也。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
  • 元二之灾》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后汉•邓骘传》:“拜为大将军,时遭元二之灾,人士饥荒,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章杯注云:“元二即元元也,古书字当再读者,即于上字之下为小二字,言此学当...
  • 王昂、谢明远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王昂 好事近(催妆词) 喜气拥朱门,光动绮罗香陌。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 不须脂粉涴天真,嫌怕太红白。留取黛眉浅处,画章台春色。 谢明远 菩萨蛮 春风春雨花径眼。石泉槐火春容...
  • 虞某、巴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虞某 江神子 相逢只怕有分离。许多时。暗为期。常是眉来眼去、惹猜疑。何似总休拈弄上,轻咳嗽、有人知。 终须买个小船儿。任风吹。尽东西。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纵被江神...
  • 张纲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张纲 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
  • 昭公·昭公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晋。六...
  • 唐纪四十六唐德宗兴元元年(甲子公元784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   [1]二月,戊申(初七),德宗颁诏追赠段秀实为太尉,谥号称为忠烈,以优厚的待遇抚恤段秀实的...
  • 陆秀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还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
  • 王钦若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他的父亲王仲华,陪着祖父王郁在鄂州作官,逢长江水暴涨,迁家居黄鹤楼,汉阳人望见黄鹤楼上好像有光彩之景,这晚,王钦若出生,王钦若早年丧父,王郁疼爱他。宋...
  • 王思同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王思同,幽州人。父亲王敬柔,历任瀛、平、儒、檀、营五州刺史。王思同的母亲就是刘仁恭的女儿,所以王思同起初在刘仁恭手下当帐下军校。遇上刘守光在大安山攻打刘仁恭,王思同带部...
  • 列传第七十七》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艺术上 晁崇 张深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沙门灵远) 李顺兴(檀特师)由吾 道荣(张远游) 颜恶头 王春 信都芳 宋景业 许遵(麹绍) 吴遵世 赵辅和 皇甫玉 解法选 魏宁 綦母怀...
  • 虞寄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虞寄字次安,年少时聪慧敏捷。他几岁时,有一客人登门拜访其父,在门口遇见虞寄,便讥嘲他说:“郎君姓虞,必当无智。”虞寄随声答道:“你连文字都分辨不清,岂能不愚呢?&rd...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
  • 黍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