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400章 > 武元衡的诗

全唐诗

《全唐诗》400章武元衡的诗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武元衡的诗

书籍:全唐诗章节:4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三百一十七
卷317_1《送崔判官使太原》武元衡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
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
卷317_2《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武元衡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旌旆遍张林岭动,
豺狼驱尽塞垣空。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卷317_3《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武元衡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珠履会中箫管思,
白云归处帝乡遥。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
岁月不堪相送尽,颓颜更被别离凋。
卷317_4《送张六谏议归朝》武元衡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笛怨柳营烟漠漠,
云愁江馆雨萧萧。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卷317_5《酬严司空荆南见寄》武元衡
金貂再领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帘卷青山巫峡晓,
烟开碧树渚宫秋。刘琨坐啸风清塞,谢脁题诗月满楼。
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蛾愁。
卷317_6《南徐别业早春有怀》武元衡
生涯扰扰竟何成,自爱深居隐姓名。远雁临空翻夕照,
残云带雨过春城。花枝入户犹含润,泉水侵阶乍有声。
虚度年华不相见,离肠怀土并关情。
卷317_7《摩诃池宴》武元衡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秾李雪开歌扇掩,
绿杨风动舞腰回。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卷317_8《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武元衡
云连万木夕沉沉,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
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
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卷317_9《春暮郊居寄朱舍人》武元衡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春水满池新雨霁,
香风入户落花余。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
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卷317_10《送温况游蜀》武元衡
游人西去客三巴,身逐孤蓬不定家。山近峨眉飞暮雨,
江连濯锦起朝霞。云深九折刀州远,路绕千岩剑阁斜。
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卷317_11《崔敷叹春物将谢恨不同览时余方为事牵束…不遇题之留赠》武元衡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门依高柳空飞絮,
身逐闲云不在家。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
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卷317_12《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武元衡
坐听宫城传晚漏,起看衰叶下寒枝。空庭绿草结离念,
细雨黄花赠所思。蟋蟀已惊良节度,茱萸偏忆故人期。
相逢莫厌尊前醉,春去秋来自不知。
卷317_13《春题龙门香山寺》武元衡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清景乍开松岭月,
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卷317_14《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武元衡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令尹关中仙史会,
河阳县里玉人闲。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
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卷317_15《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武元衡
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惊鹊绕枝风满幌,
寒钟送晓月当楹。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莫怪孔融悲岁序,五侯门馆重娄卿。
卷317_16《送田三端公还鄂州》武元衡
孤云迢递恋沧洲,劝酒梨花对白头。南陌送归车骑合,
东城怨别管弦愁。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卷317_17《送李秀才赴滑州诣大夫舅》武元衡
陌头车马去翩翩,白面怀书美少年。东武扬公姻娅重,
西州谢傅舅甥贤。长亭叫月新秋雁,官渡含风古树蝉。
知己满朝留不住,贵臣河上拥旌旃。
卷317_18《秋日书怀》武元衡
金貂玉铉奉君恩,夜漏晨钟老掖垣。参决万机空有愧,
静观群动亦无言。杯中壮志红颜歇,林下秋声绛叶翻。
倦鸟不知归去日,青芜白露满郊园。
卷317_19《南昌滩》武元衡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zB迟。橹窡动摇妨作梦,
巴童指点笑吟诗。畲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卷317_27《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武元衡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九奏碧霄里,千官皇泽中。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睿文垂日月,永与天无穷。
卷317_28《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同里杨华州中丞》武元衡
三伏草木变,九城车马烦。碧霄回骑射,丹洞入桃源。
台殿云浮栋,緌缨鹤在轩。莫将真破妄,聊用静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黄公垆下叹,旌旆国东门。
卷317_29《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卷317_30《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武元衡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
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
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卷317_31《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武元衡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九重辞象魏,千里握兵符。铁马秋临塞,虹旌夜渡泸。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浩叹烟霜晓,芳期兰蕙芜。
雅言书一札,宾海雁东隅。岁月奔波尽,音徽雾雨濡。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独抱相思恨,关山不可逾。
卷317_32《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武元衡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暗香兰露滴,空翠蕙楼深。
负鼎位尝忝,荷戈年屡侵。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嵚。
巴汉溯沿楫,岷峨千万岑。恩偏不敢去,范蠡畏熔金。
卷317_33《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武元衡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优。
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芳菲余雨露,冠盖旧公侯。
朱戟千门闭,黄鹂百啭愁。烟蒙宫树晚,花咽石泉流。
寒谷律潜应,中林兰自幽。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
黍稷闻兴叹,琼瑶畏见投。君心即吾事,微向在沧洲。
卷317_34《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武元衡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卷317_35《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武元衡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卷317_36《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武元衡
寥落曙钟断,微明烟月沉。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北极星遥拱,南山阙迥临。兰釭竟晓焰,琪树欲秋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德容温比玉,王度式如金。
鱼水千年运,箫韶九奏音。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文武时方泰,唐虞道可寻。忝陪申及甫,清净奉尧心。
卷317_37《甲午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寓哀冥寞以广遗韵云》武元衡
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卷317_38《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武元衡
瑶圃高秋会,金闺奉诏辰。朱轮天上客,白石洞中人。
佩响泉声杂,朝衣羽服亲。九重青琐闭,三秀紫芝新。
化药秦方士,偷桃汉侍臣。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叹逝颓波速,缄词丽曲春。重将凄恨意,苔壁问遗尘。
卷317_39《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武元衡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卷317_40《秋怀奉寄朱补阙》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卷317_41《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卷317_42《途次》武元衡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
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卷317_43《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武元衡
朱门临九衢,云木蔼仙居。曲沼天波接,层台凤舞余。
曙烟深碧筱,香露湿红蕖。瑶瑟含风韵,纱窗积翠虚。
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不与蓬瀛异,迢迢远玉除。
卷317_44《酬严维秋夜见寄》武元衡
遥夜思悠悠,闻钟远梦休。乱林萤烛暗,零露竹风秋。
启户云归栋,褰帘月上钩。昭明逢圣代,羁旅别沧洲。
骑省潘郎思,衡闱宋玉愁。神仙惭李郭,词赋谢曹刘。
松柏应无变,琼瑶不可酬。谁堪此时景,寂寞下高楼。
卷317_45《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廄马…寄中书李郑二公》武元衡
草草事行役,迟迟违故关。碧帏遥隐雾,红旆渐依山。
感激酬恩泪,星霜去国颜。捧刀金锡字,归马玉连环。
威凤翔双阙,征夫纵百蛮。应怜宣室召,温树不同攀。
卷317_46《归燕》武元衡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
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主人能一顾,转盻自光辉。
卷317_47《送许著作分司东都》武元衡
瑶瑟激凄响,征鸿翻夕阳。署分刊竹简,书蠹护芸香。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石渠荣正礼,兰室重元方。
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暂伤。
卷317_48《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武元衡
休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兰菊回幽步,壶觞洽旧俦。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孤思琴先觉,驰晖水竞流。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圜丘。
卷317_49《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武元衡
吴洲云海接,楚驿梦林长。符节分忧重,鹓鸿去路翔。
艳歌愁翠黛,宝瑟韵清商。洲草遥池合,春风晓旆张。
晋臣多乐广,汉主识冯唐。不作经年别,离魂亦未伤。
卷317_50《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武元衡
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雾含秋气,阴岩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事,出守五溪边。
卷317_51《石州城》武元衡
丈夫心爱横行,报国知嫌命轻。楼兰径百战,
更道戍龙城。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生离两不见,
万古难为情。
卷317_52《寒食下第》武元衡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卷317_53《途中即事》武元衡
南征复北还,扰扰百年间。自笑红尘里,生涯不暂闲。
卷317_54《春日偶作》武元衡
纵横桃李枝,淡荡春风吹。美人歌白苎,万恨在蛾眉。
卷317_55《夏夜作》武元衡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卷317_56《左掖梨花》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卷317_57《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武元衡
年少轻行乐,东城南陌头。与君寂寞意,共作草堂游。
卷317_58《赠佳人》武元衡
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卷317_59《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武元衡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卷317_60《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卷317_61《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武元衡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卷317_62《送张侍御赴京》武元衡
江南烟雨塞鸿飞,西府文章谢掾归。
相送汀州兰棹晚,菱歌一曲泪沾衣。
卷317_63《鄂渚送友》武元衡
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卷317_64《送裴戡行军(一作饯裴行军赴朝命)》武元衡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卷317_65《宿青阳驿》武元衡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卷317_66《送崔舍人起居》武元衡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征侍九重。
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
卷317_67《路岐重赋》武元衡
芳郊欲别阑干泪,故国难期聚散云。
分手更逢江驿暮,马嘶猿叫不堪闻。
卷317_68《重送卢三十一起居》武元衡
相如拥传有光辉,何事阑干泪湿衣。
旧府东山余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卷317_69《送张谏议》武元衡
汉庭从事五人来,回首疆场独未回。
今日送君魂断处,寒云寥落数株梅。
卷317_70《同诸公夜宴监军玩花之作(一作同幕府夜宴惜花)》武元衡
五侯门馆百花繁,红烛摇风白雪翻。
不似凤凰池畔见,飘扬今隔上林园。
卷317_71《郊居寓目偶题》武元衡
晨趋禁掖暮郊园,松桂苍苍烟露繁。
明月上时群动息,雪峰高处正当轩。
卷317_72《题嘉陵驿》武元衡
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蒙雨似烟。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卷317_73《送柳郎中裴起居》武元衡
望乡台上秦人在,学射山中杜魄哀。
落日河桥千骑别,春风寂寞旆旌回。
卷317_74《秋日出游偶作》武元衡
黄花丹叶满江城,暂爱江头风景清。
闲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许独行人。
卷317_75《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武元衡
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
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
卷317_76《摩诃池送李侍御之凤翔》武元衡
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
他时欲寄相思字,何处黄云是陇间。
卷317_77《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
商山路接玉山深,古木苍然尽合阴。
会府登筵君最少,江城秋至肯惊心。
卷317_78《登阖闾古城》武元衡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卷317_79《寻三藏上人》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
卷317_80《山居》武元衡
身依泉壑将时背,路入烟萝得地深。
终岁不知城郭事,手栽林竹尽成阴。
卷317_81《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武元衡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卷317_82《春斋夜雨忆郭通微》武元衡
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雨滴闲阶清夜久,焚香偏忆白云人。
卷317_83《送严秀才》武元衡
灞浐别离肠已断,江山迢递信仍稀。
送君偏下临岐泪,家在南州身未归。
卷317_84《春日酬熊执易南亭花发见赠》武元衡
千株桃杏参差发,想见花时人却愁。
曾忝陆机琴酒会,春亭惟愿一淹留。
卷317_85《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武元衡
广庭飞雪对愁人,寒谷由来不悟春。
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卷317_86《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卷317_87《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武元衡
青门几度沾襟泪,并在东林雪外峰。
今日重烦相忆处,春光知绕凤池浓。
卷317_88《陌上暮春》武元衡
青青南陌柳如丝,柳色莺声晚日迟。
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
卷317_89《春日偶作》武元衡
飞花寂寂燕双双,南客衡门对楚江。
惆怅管弦何处发,春风吹到读书窗。
卷317_90《春暮寄杜嘉兴昆弟》武元衡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
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卷317_91《渡淮》武元衡
暮涛凝雪长淮水,细雨飞梅五月天。
行子不须愁夜泊,绿杨多处有人烟。
卷317_92《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武元衡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
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卷317_93《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武元衡
士衡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洛城。
闻说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夏阴清。
卷317_94《秋原寓目》武元衡
木落风高天宇开,秋原一望思悠哉。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
卷317_95《赠歌人(一作赠佳人)》武元衡
林莺一哢四时春,蝉翼罗衣白玉人。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声长啸翠眉颦。
卷317_96《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武元衡
武陵源在朗江东,流水飞花仙洞中。
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卷317_97《使次盘豆驿望永乐县》武元衡
山川不记何年别,城郭应非昔所经。
欲驻征车终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
卷317_98《缑山道中口号》武元衡
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叶飞无声。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卷317_99《岁暮送舍人》武元衡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卷317_100《寓兴呈崔员外诸公》武元衡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
不知何处香醪熟,愿醉佳园芳树中。
卷317_101《单于晓角》武元衡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
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卷317_102《汴河闻笳(一作闻角)》武元衡
何处金笳月里悲,悠悠边客梦先知。
单于城下关山曲,今日中原总解吹。
卷317_103《塞上春怀》武元衡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
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卷317_104《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卷317_105《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武元衡
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卷317_106《韦常侍以宾客致仕,同诸公题壁》武元衡
孤云永日自徘徊,岩馆苍苍遍绿苔。
望苑忽惊新诏下,彩鸾归处玉笼开。
卷317_107《学仙难》武元衡
玉殿笙歌汉帝愁,鸾龙俨驾望瀛洲。
黄金化尽方士死,青天欲上无缘由。
卷317_108《唐昌观玉蕊花》武元衡
琪树芊芊玉蕊新,洞宫长闭彩霞春。
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
卷317_109《春晓闻莺》武元衡
寥寥兰台晓梦惊,绿林残月思孤莺。
犹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啭声。
卷317_110《闻严秘书与正字及诸客夜会因寄》武元衡
衡门寥落岁阴穷,露湿莓苔叶厌风。
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
卷317_111《戏赠韩二秀才》武元衡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卷317_112《闻王仲周所居牡丹花发,因戏赠》武元衡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
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卷317_113《酬王十八见招》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东,落尽庭花昨夜风。
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卷317_114《赠道者(一作赠送)》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卷317_115《重送白将军》武元衡
红烛芳筵惜夜分,歌楼管咽思难闻。
早知怨别人间世,不下青山老白云。
卷317_116《和李丞题李将军林园》武元衡
落英飘蕊雪纷纷,啼鸟如悲霍冠军。
逝水不回弦管绝,玉楼迢递锁浮云。
卷317_117《同张惟送霍总(一作送崔总赴池州)》武元衡
春风箫管怨津楼,三奏行人醉不留。
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
卷317_118《赠别崔起居》武元衡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
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卷317_119《春日偶题》武元衡
山川百战古刀州,龙节来分圣主忧。
静守化条无一事,春风独上望京楼。
卷317_120《听歌》武元衡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卷317_121《酬韦胄曹》武元衡
相逢异县蹉跎意,无复少年容易欢。
桃李美人攀折尽,何如松柏四时寒。
卷317_122《同幕府夜宴惜花》武元衡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
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
卷317_123《代佳人赠张郎中》武元衡
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
心爱阮郎留不住,独将珠泪湿红铅。
卷317_124《饯裴行军赴朝命》武元衡
来时圣主假光辉,心恃朝恩计日归。
谁料忽成云雨别,独将边泪洒戎衣。
卷317_125《秋日经潼关感寓》武元衡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卷317_126《赠歌人》武元衡
仙歌静转玉箫催,疑是流莺禁苑来。
他日相思梦巫峡,莫教云雨晦阳台。
卷317_127《见郭侍郎题壁》武元衡
万里枫江偶问程,青苔壁上故人名。
悠悠身世限南北,一别十年空复情。

武元衡的诗相关文章

  • 漕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西河、辽东为郡望。在中国历史上,漕氏族人在汉朝时期较多、也颇有名望...
  • 女鬼裂卷》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乾隆己卯,余典山西乡试,有两卷皆中式矣。一定四十八名,填草榜时,同考官万泉吕令癏,误收其卷于衣箱,竟觅不可得;一定五十三名,填草榜时,阴风灭烛者三四,易他卷乃已。揭榜后拆视弥封,失卷...
  • 良心》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人莫不亲其父母也,而弗思他人之亦各亲其父母也;莫不爱子也,而弗思他人之亦各爱其子也。故有杀人之父母与子而不顾者。及其父母与子之死,则不堪其悲,是其良心之未...
  • 责备贤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的时代比孔...
  • 聂政》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怀庆潞王有昏德,时行民间,窥有好女子辄夺之。有王生妻,为王所睹,遣舆马直入其家。女子号泣不伏,强舁而出。王亡去,隐身聂政之墓,冀妻经过,得一遥诀。无何妻至,望见夫,大哭投地。王恻动...
  • 株林》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 射义》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 虞书·舜典》原文翻译 - - 《尚书》虞书 - -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
  • 第一百一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凤姐听了小丫头的话,又气又急又伤心,不觉吐了一口血,便昏晕过去,坐在地下。平儿急来靠着,忙叫了人来搀扶着,慢慢的送到自己房中,将凤姐轻轻的安放在炕上,立刻叫小红斟上一杯开水...
  • 史达祖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史达祖 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
  • 管鉴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管鉴 念奴娇(癸已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登金石台作)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 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见天下大乱,即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迁丘县知县,复以荐加东昌同知,仍知县事。   巡按御史禹好善以一鹤知兵,荐之。授兵部员外郎,寻擢天...
  • 志第五·历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朓朒;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之先,必...
  • 志第四 礼乐四》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其非常祀,天子有时而行之者,曰封禅、巡守、视学、耕藉、拜陵。 《文中子》曰:“封禅,非古也,其秦、汉之侈心乎?盖其旷世不常行,而于礼无所本,故自汉以来,儒生学官论议不同,而至...
  • 列传第七十六》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隐逸 眭夸 冯亮 郑修 崔廓(子赜) 徐则 张文诩 盖兼济独善,显晦之殊,其事不同,由来久矣。昔夷、齐获全于周武,华矞不容于太公,何哉?求其心者,许以激贪之用;督其迹者,矫以教义之风...
  • 景穆十二王上》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景穆十二王上 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阳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阳椒房生汝阴灵王天赐;乐良厉王万寿、广平殇王洛侯母并阙。孟椒房...
  • 赵知礼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其父赵孝穆,为梁候官县令。 知礼广泛涉猎典籍,擅长隶书。高祖征讨元景仲时,有人向高祖推荐知礼,便招引任记室参军。知礼写文章才思敏捷,每次口授军书,...
  • 范岫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范岫,字懋宾,济陽考城人。他的高祖父范宣是晋朝的征士。他的父亲范羲是南朝宋代兖州别驾。 范岫早年丧父,是精心侍奉母亲的孝子,他和吴兴人沈约都被蔡兴宗所敬重。泰始年间,开...
  • 营气》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
  • 李群玉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九 卷569_1 《新荷》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卷569_2 《初月二首》李群玉 滟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