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100章 > 徐氏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100章徐氏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徐氏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九
卷9_1「丈人观」徐氏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
今日亲来洞里天。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卷9_2「玄都观」徐氏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瀑布迸舂青石碎,
轮茵横翦翠峰齐。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卷9_3「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徐氏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卷9_4「题金华宫」徐氏
再到金华顶,玄都访道回。云披分景象,黛锁显楼台。
雨涤前山净,风吹去路开。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卷9_5「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晴日晓升金晃曜,
寒泉夜落玉丁当。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卷9_6「题彭州阳平化」徐氏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卷9_7「三学山夜看圣灯」徐氏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卷9_8「题天回驿」徐氏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卷9_9「丈人观(以下为太妃时作)」徐氏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卷9_10「玄都观」徐氏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卷9_11「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徐氏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卷9_12「题金华宫」徐氏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
蝶娇频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卷9_13「和题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军持无水注寒碧,
兰若有花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卷9_14「题彭州阳平化」徐氏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风起半厓闻虎啸,
雨来当面见龙行。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卷9_15「三学山夜看圣灯」徐氏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卷9_16「题天回驿」徐氏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徐氏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澄弟左右:  初十日接牵恩旨,余蒙封侯爵,太子太保,沅蒙封伯爵,太子少保,均赏双眼花翎。沅部李臣典子爵,萧孚泗男爵,殊思异数,萃地一门。祖宗积累阴德,吾辈食此重禄。感激之余,弥增歉悚...
  • 继绝传薪》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由此引伸出来,我们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去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现在的...
  • 众志成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能不能绝对奉...
  • 夸饰》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长,理自难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风俗训...
  • 周书·吕刑》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王夫人因见贾母那日在大观园不过着了些风寒,不是什么大病,请医生吃了两剂『药』,也就好了,便放了心,因命凤姐来吩咐他预备给贾政带送东西。正商议着,只见贾母打发人请,王夫人忙...
  • 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话表三藏师徒,洗污秽之胡同,上逍遥之道路,光阴...
  • 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当时两个斗了十数合,那先生被武行者卖个破绽,让那先生两口剑砍将入来;被武行者转过身来,看得亲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头滚落在一边,尸首倒在石上。武行者大叫:“庵里婆娘出来!我...
  • 蛀帽》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蛀帽 有盛大、盛二者,所戴毡帽,合放一处。一被虫蛀,兄弟二人互相推竞,各认其不蛀者夺之。适一士经过,以其读书人明理,请彼决之。士执蛀帽反覆细看,乃睨盛大曰:“此汝帽也!&rdq...
  • 邓肃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邓肃 瑞鹧鸪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穠。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临江仙(登泗州岭·九...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二十一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
  • 郑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喜欢著书,不爱写单篇文章。郑樵颇为自负,认为自己不比汉代刘向、扬雄差。他常年居在夹氵祭山,过了三十年远离社会人世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开始游历名山...
  • 陆山才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祖父陆翁宝,曾任梁尚书水部郎。父亲陆氵凡,曾任散骑常侍。 陆山才年轻时风流 倜傥,爱好崇尚文史,范陽的张缵及其弟张绾,都很钦佩敬重他。初任王国常侍,迁...
  • 顾协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县人。晋朝司空顾和的第七代孙。顾协年幼时父亲去世了,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家里。外祖父刘宋右光禄张永曾带内孙、外孙游虎丘山,顾协当时只有几岁,张永摸着他的...
  • 张瑰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张瑰字祖逸,是吴郡吴县人。祖父张裕曾任宋的金紫光禄大夫。父亲张永,官至右光禄大夫。通晓音律,宋孝武帝曾问张永太极殿前钟声音为什么有嘶声,张永回答说:“铸钟时有铜滓掺...
  • 和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和帝萧宝融,字智伯,是高宗第八个儿子。建武元年(494),被封为随郡王,食邑二千户。建武三年(496),任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499),改封为南康王,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秦北...
  • 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勇斗须在关键时 【原文】 楚癸酉,师陈于鞌(1)。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晋解张御 克,郑丘缓为右(3)。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不介马而驰 之⑤。克伤...
  •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张宗、法雄、滕抚、冯绲、度尚、杨璇) ◆张宗传,张宗字诸君,南陽鲁陽人。王莽时,做本县陽泉乡佐。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陽泉百姓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帝用张宗...
  • 开元宫人、李舜弦、金真德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七 卷797_1 《离别难》武后宫人 此别难重陈,花飞复恋人。 来时梅覆雪,去日柳含春。 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 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 卷797_2 《袍中诗》开元宫人 ...
  • 元稹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一十七 卷417_1 《酬乐天喜邻郡(此后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韵)》元稹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符竹偶因成对岸, 文章虚被配为邻。 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