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郁离子 > 卷七 > 一志

郁离子

《郁离子》卷七一志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

《郁离子》章节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一志

书籍:郁离子章节:卷七更新时间:2018-07-24
郁离子曰:多能者鲜精,多虑者鲜决。故志不一则厐,厐则散,散则溃溃然,罔知其所定。是故明生于一,禽鸟之无知,而能知人之所不知者一也。人为物之灵而多欲以昏之,反禽鸟之不如,养其枝而枯其根者也。呜呼!人能一其心,何不如之有哉?”

一志相关文章

  • 美色卷十三》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译文: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去,政事出现了偏颇小人就会得势。这样国家就危险了。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
  •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却说宋庄公遣人致书称贺,就索取三城,及白璧、黄金、岁输谷数。厉公召祭足商议。厉公曰:“当初急于得国,以此恣其需索,不敢违命。今寡人即位方新,就来责偿。若依其言,府库一空...
  • 礼乐衣冠》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首先,我们对本篇篇名作个简单的解释:八佾——“佾”与“仪”同音,如今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l...
  • 忤合(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劝,都会有相应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 渐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风山渐)巽上艮下《渐》:女归吉,利贞。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鸿...
  •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自不必说,忙命人盛殓,送往城外埋葬。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
  •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这行者与沙僧拜辞了菩萨,纵起两道祥光,离了南海。原来行者筋斗云快,沙和尚仙云觉迟,行者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这等藏头露尾,先去安根,待小弟与你一同走。”大...
  • 金德淑、连妙淑、陶明淑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金德淑 望江南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连妙淑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
  • 曾原郕、陈策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曾原郕 八声甘州(东阳岩) 问岩云朵朵为谁飞,向来读何书。道江南名宦,掉头勿顾,彩服归兵。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辽天鹤,应费招呼。 谩说缁巾缟带,与豸冠犀剑,优乐如何。渐桥...
  • 韦骧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韦骧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 人生可意。只说功名贪富贵。遇景开怀。且尽生前有限杯。 韶华几许。鶗鴂声残无觅处。莫自因循。一片花飞减却春。 减字木兰花(劝饮词) 金貂贳酒。乐事...
  • 宣公·宣公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秦伯稻卒。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赤狄侵齐。秋,公如齐。公至自齐。冬,楚子伐郑。   【传】四年春,...
  • 桓公·桓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六年春正月,实来。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纪侯来朝。   【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楚...
  •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周嘉谟,字明卿,汉川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韶州知府。   万历十年迁四川副使,分巡泸州。穷治大猾杨腾霄,置之死。建武所兵燔总兵官沈思学廨,单车谕定之。寻抚白草番...
  • 本纪第三十七·宁宗》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懿璘质班,明宗第二子也。母曰八不沙皇后,乃蛮真氏。初,武宗有子二人,长明宗,次文宗。延祐中,明宗封周王,出居朔漠。泰定之际,正统遂偏。天历元年,文宗入绍大统,内难...
  • 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徒单镒本名按出,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父乌辇,北京副留守。镒颖悟绝伦,甫七岁,习女直字。大定四年,诏以女直字译书籍。五年,翰林侍讲学士徒单子温进所译《贞观政要》、《白氏策林...
  • 王拱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
  • 王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王洙,字原叔,应天府宋城人。少年时聪明博学,学问记忆超过常人。初次考进士时,与郭稹同为一人保荐。有人控告郭稹谎称已为祖母服完丧,负责保荐的人想将王洙从连坐中解脱出来,召见...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忠义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夫有生所甚重者,身也;得轻用者,忠与义也。后身先义,仁也;身可杀,名不可死,志也。大凡捐生以趣义者,宁豫期垂名不朽而为之?虽一世成败,亦未必济也;要为重所与,终始一操,虽颓嵩、岱,不吾压也...
  • 袁彖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袁彖字伟才,是陈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吴郡太守。父亲袁觊,曾任武陵太守。   袁彖少年时便很有风采气质,喜欢写文章和讨论玄学。被举为秀才,历任诸王府参军,不能实现抱...
  • 刘弘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祖父刘馥,曹魏时任扬州刺史。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年少时家住洛陽,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是同年,在一起学习 。以旧恩被任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