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庄子 > 杂篇 > 寓言

庄子

《庄子》杂篇寓言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章节目录: 《内篇》 《外篇》 《杂篇

寓言

书籍:庄子章节:杂篇更新时间:2018-01-01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言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也。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锺,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私,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故。”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寓言相关文章

  • 来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来姓来源第一个渊源源于虞姓,出自古代舜帝的后代遏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舜帝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认为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
  • 转世朱臂》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顾非熊再生事,见段成式西阳杂俎,又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其父顾况集中,亦载是诗,当非诬造。近沈云椒少宰撰其母陆太夫人志,称太夫人于归,甫匝岁,赠公即卒。遗腹生子,恒周三岁亦殇。太夫...
  • 永平古迹》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沪报云,永平府城内,三山不显,四门不对。有黑水井,一石柱巍然竖于井旁。柱上有铁链一条入井,乡老称神禹治水时,捉一水怪锁于井底,人如掣链向上,水即上涌,故无敢掣者,且有人看管。又有铜...
  • 孝子闵子骞》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他说真正称得上孝子的人是闵子骞。大家都看过二十四孝的故事,他的后母待他不好,冬天制棉衣,给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衬,而对闵子骞却用便宜而...
  • 衰世的通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下面是这一篇的结论,所以我说《论语》是整篇连贯接起来的,是完整的。《八佾》讲历史时代文化的精神。那么,这篇最后引用孔子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批评作结语,就特别有韵味了,例如:子...
  • 狼跋》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拉银会》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拉银会 有人拉友作会,友固拒之不得。乃曰:“汝若要我与会,除是跪我。”其人既下跪,乃许之。旁观者曰:“些须会银,左右要还他的,如此自屈,吾甚不取。”答曰:&ld...
  •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忠义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潘宗颜,字士瓒,保安卫人。善诗赋,晓天文、兵法。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户部郎中。数上书当路言辽事,当路不能用。以宗颜知兵,命督饷辽东。旋擢开原兵备佥事。四十六年,马林将出师,宗...
  • 列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孙搴 陈元康 杜弼(子台卿) 房谟(子恭懿) 张纂 张亮(赵起徐远) 张曜 王峻 王纮 敬显俊 平鉴 唐邕 白建 元文遥 赵彦深 赫连子悦 冯子琮(子慈明) 郎基(子茂) 孙搴,字彦举,乐安...
  • 自序》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当年少日皋金天氏有一个后裔子孙叫昧的,当玄冥神的老师,生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继承父亲的职业,开发汾水、洮水一带,以大湖泽作为屏障,在太原这一带建城而居,颛顼帝很赞扬他...
  • 荀伯子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荀伯子,颍川颍陰人。祖父荀羡,骠骑将军;父亲荀猗,秘书郎。 伯子幼时十分喜爱学问,博览经籍群书。但性情通达率意,喜欢旁杂的游乐,在乡里闲荡游玩,他也因此仕进无望。后始任驸马都...
  • 吴隐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吴隐之字处默,濮陽郡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吴隐之仪容丰美,善于谈论,博览文史,因是博学的儒者而著名。刚成年时便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
  • 嵇康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 嵇康早年丧父,有...
  • 肃宗孝章帝纪》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肃宗孝章皇帝名火旦,显宗第五子。母贾贵人,永平三年(60),立为皇太子。年少宽容,爱好儒术,显宗很器重他。 永平十八年(75)八月初六,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为皇太后。十六日,葬孝明皇...
  •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提要】齐国是战国中的强国,曾一度打算与秦国东西称帝,是有实力与秦国对抗的少数大国,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对于合纵派来说,是一...
  • 异法方宜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
  • 阴阳别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
  • 元稹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九十七 卷397_1 《青云驿》元稹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溪.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谓言青云具,...
  • 蛤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蛤蜊 释名 气味 肉:咸、冷、无毒。 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1、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
  • 白瓷器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白瓷器 释名 气味 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定州白瓷细末,吹少计入鼻,血立止。 2、吐血不止。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钱,皂荚子仁煎汤送下。三付即愈。 3、小便淋痛。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