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400章 > 张籍古诗代表作品

全唐诗

《全唐诗》400章张籍古诗代表作品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张籍古诗代表作品

书籍:全唐诗章节:4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五
卷385_1《送裴相公赴镇太原》张籍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卷385_2《寄元员外》张籍
外郎直罢无余事,扫洒书堂试药炉。门巷不教当要闹,
诗篇转觉足工夫。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
卷385_3《赠梅处士》张籍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
题诗不着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卷385_4《赠王秘书》张籍
不曾浪出谒公侯,唯向花间水畔游。每着新衣看药灶,
多收古器在书楼。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开洞穴幽。
自领闲司了无事,得来君处喜相留。
卷385_5《谢裴司空寄马(一作蒙裴相公赐马,谨以诗谢)》张籍
騄耳新驹骏得名,司空远自寄书生。乍离华廄移蹄涩,
初到贫家举眼惊。每被闲人来借问,多寻古寺独骑行。
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
卷385_6《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张籍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卷385_7《送李余及第后归蜀》张籍
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归去唯将新诰牒,
后来争取旧衣裳。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
卷385_8《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张籍
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烛暗有时冲石柱,
雪深无处认沙堤。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合门开日入还齐。
卷385_9《书怀寄元郎中》张籍
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经过独爱游山客,
计校唯求买药钱。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吟君钓客词中说,便欲南归榜小船。
卷385_10《赠道士宜师(一作赠广宣师)》张籍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两朝侍从当时贵,
五字声名远处传。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卷385_11《书怀寄王秘书》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只于触目须防病,
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卷385_12《题韦郎中新亭》张籍
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琴书着尽犹嫌少,
松竹栽多亦称贫。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
卷385_13《送杨州判官(一作赠茅山杨判官)》张籍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闲怜鹤貌偏能画,
暗辨桐声自作琴。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卷385_14《喜王起侍郎放牒》张籍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
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卷385_15《赠王司马》张籍
白笏朱衫年少时,久登班列会朝仪。贮财不省关身用,
行义唯愁被众知。藏得宝刀求主带,调成骏马乞人骑。
未曾相识多闻说,遥望长如白玉枝。
卷385_16《书怀》张籍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别从仙客求方法,
时到僧家问苦空。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卷385_17《赠令狐博士》张籍
头白新年六十余,近闻生计转空虚。久为博士谁能识,
自到长安赁舍居。骑马出随寻寺客,呼儿散写乞钱书。
古来贤哲皆如此,应是才高与众疏。
卷385_18《送从弟删东归》张籍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卷385_19《赠王秘书》张籍
早在山东声价远,曾将顺策佐嫖姚。赋来诗句无闲语,
老去官班未在朝。身屈只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独从书阁归时晚,春水渠边看柳条。
卷385_20《哭丘长史》张籍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
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卷385_21《送枝江刘明府》张籍
老着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童从去愁行远,
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卷385_22《送从弟彻东归》张籍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奉使贺成登册礼,
陪班看出降恩书。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卷385_23《哭胡十八遇》张籍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卷385_24《赠贾岛》张籍
篱落荒凉童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蹇驴放饱骑将出,
秋卷装成寄与谁。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卷385_25《逢王建有赠》张籍
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使君座下朝听易,
处士庭中夜会诗。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卷385_26《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张籍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作活每常嫌费力,
移居只是贵容身。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卷385_27《送杨少尹赴凤翔》张籍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西学已行秦博士,
南宫新拜汉郎官。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卷385_28《送韩侍御归山》张籍
闻君久卧在云间,为佐嫖姚未得还。新结茅庐招隐逸,
独骑骢马入深山。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
明日珂声出城去,家童不复扫柴关。
卷385_29《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见贺》张籍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黄纸开呈相府后,
朱衣引入谢班中。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
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卷385_30《送杨少尹赴满城》张籍
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自废田园今作主,
每逢耆老不呼名。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
卷385_31《哭元九少府》张籍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
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
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卷385_32《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张籍
年少才高求自展,将身万里赴军门。辟书远到开呈客,
公服新成著谢恩。驿舫过江分白堠,戍亭当岭见红幡。
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卷385_33《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张籍
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乍惊物色从诗出,
更想工人下手难。将展书堂偏觉好,每来朝客尽求看。
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
卷385_34《赠赵将军》张籍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身贵早登龙尾道,
功高自破鹿头城。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卷385_35《送和蕃公主》张籍
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邑司犹属宗卿寺,
册号还同虏帐人。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尽随身。
毡城南望无回日,空见沙蓬水柳春。
卷385_36《寒食内宴二首》张籍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
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城阙沉沉向晓寒,恩当令节赐余欢,瑞烟深处开三殿,
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卷385_37《朝日敕赐百官樱桃》张籍
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捧盘小吏初宣敕,
当殿群臣共拜恩。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中园。
每年重此先偏待,愿得千春奉至尊。
卷385_38《太白老人》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暗修黄箓无人见,
深种胡麻共犬行。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卷385_39《和裴司空酬满城杨少尹》张籍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拥节高临汉水上,
题诗远入舜城中。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日同。
谁不望归丞相府,江边杨柳又秋风。
卷385_40《寄和州刘使君》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
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卷385_41《赠商州王使君》张籍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才雄犹是山城守,
道薄初为水部郎。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卷385_42《寄令狐宾客》张籍
勋名尽得国家传,退狎琴僧与酒仙。还带郡符经几处,
暂辞台座已三年。留司未到龙楼下,拜表长怀玉案前。
秋日出城伊水好,领谁相逐上闲船。
卷385_43《寄梅处士》张籍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
九列符中事亦稀。市客惯曾赊贱药,家童惊见着新衣。
君今独得居山乐,应喜多时未办归。
卷385_44《送施肩吾东归》张籍
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世业偏临七里濑,
仙游多在四明山。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卷385_45《昆仑儿》张籍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卷385_46《赠李杭州》张籍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惠化州人尽清净,
高情野鹤与逍遥。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卷385_47《送郑尚书赴广州》张籍
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海北蛮夷来舞蹈,
岭南封管送图经。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卷385_48《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张籍
正初天子亲郊礼,诏摄将军领卫兵。斜带银刀入黄道,
先随玉辂到青城。坛边不在千官位,仗外唯闻再拜声。
共喜与君逢此日,病中无计得随行。
卷385_49《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张籍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勋业新城大梁镇,
恩荣更守洛阳宫。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卷385_50《拜丰陵》张籍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身逐陵官齐再拜,
手持木铎叩三声。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柏城。
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
卷385_51《赠孔尚书》张籍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着元和实录间。三表自陈辞北阙,
一家相送入南山。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卷385_52《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张籍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
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
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卷385_53《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张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
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卷385_54《送白宾客分司东都》张籍
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埃尘。病辞省闼归闲地,
恩许宫曹作上宾。诗里难同相得伴,酒边多见自由身。
老人也拟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卷385_55《赠阎少保》张籍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半俸归烧伏火药,
全家解说养生方。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卷385_56《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一作赠王司马赴陕州)》张籍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更和诗篇名最出,
时倾杯酒户常齐。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卷385_57《田司空入朝》张籍
西来将相位兼雄,不与诸君觐礼同。早变山东知顺命,
新收济上立殊功。朝官叙谒趋门外,恩使喧迎满路中。
阊阖晓开铜漏静,身当受册大明宫。
卷385_58《送浙西周判官(一作送浙东周阮范判官)》张籍
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天阙因将贺表到,
家乡新著赐衣还。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卷385_59《送吴炼师归王屋》张籍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独戴熊须冠暂出,
唯将鹤尾扇同行。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卷385_60《送邵州林使君》张籍
词客南行宠命新,潇湘郡入曲江津。山幽自足探微处,
俗朴应无争竞人。郭外相连排殿阁,市中多半用金银。
知君不作家私计,迁日还同到日贫。
卷385_61《寄王六侍御》张籍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谁能借问功名事,
只自扶持老病身。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卷385_62《送稽亭山寺僧》张籍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山门十里松间入,
泉涧三重洞里来。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
卷385_63《送汀州源使君》张籍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阙,
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
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卷385_64《寄孙洛阳格(一作寄洛阳孙明府)》张籍
久持刑宪声名远,好是中朝正直臣。赤县上来应足事,
青山老去未离身。常思从省连归马,乍觉同班少旧人。
遥爱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卷385_65《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张籍
转转无成到白头,人间举眼尽堪愁。此生已是蹉跎去,
每事应从卤莽休。虽作闲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
君归与访移家处,若个峰头最较幽。
卷385_66《寄虔州韩使君》张籍
南康太守负才豪,五十如今未拥旄。早得一人知姓字,
常闻三事说功劳。月明渡口漳江静,云散城头赣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远,闲吟应不问官曹。
卷385_67《送从弟蒙赴饶州》张籍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三领郡符新寄重,
再登科第旧名高。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
到日更行清静化,春田应不见蓬蒿。
卷385_68《罗道士》张籍
城里无人得实年,衣襟常带臭黄烟。楼中赊酒唯留药,
洞里争棋不赌钱。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寻常行处皆逢见,世上多疑是谪仙。
卷385_69《寄陆浑赵明府》张籍
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
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
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着屐独闲行。
卷385_70《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张籍
旧年同是水曹郎,各罢鱼符自楚乡。重着青衫承诏命,
齐趋紫殿异班行。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相传补养方。
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卷385_71《赠王侍御》张籍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春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独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卷385_72《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张籍
云岛茫茫天畔微,向东万里一帆飞。久为侍子承恩重,
今佐使臣衔命归。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着朝衣。
从前此去人无数,光彩如君定是稀。
卷385_73《送李司空赴镇襄阳》张籍
中外兼权社稷臣,千官齐出拜行尘。再调公鼎勋庸盛,
三受兵符宠命新。商路雪开旗旆展,楚堤梅发驿亭春。
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卷385_74《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张籍
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先入贼城擒首恶,
尽封管库让元公。旌幢独继家声外,竹帛新添国史中。
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
卷385_75《寄白二十二舍人》张籍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湓浦城中为上佐,
炉峰寺后着幽居。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
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
卷385_76《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张籍
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吴苑夕阳明古堞,
越宫春草上高台。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问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卷385_77《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张籍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清管曲终鹦鹉语,
红旗影动薄寒嘶。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卷385_78《寒食看花》张籍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
踊跃缘冈马断羁。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
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卷385_79《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张籍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便令裁制为时服,
顿觉光荣上病身。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
卷385_80《赠项斯(一作王建诗,题云赠贾岛)》张籍
端坐吟诗忘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门连野水风长到,
驴放秋原夜不归。日暖剩收新落叶,天寒更着旧生衣。
曲江亭上频频见,为爱鸬鹚雨里飞。

张籍古诗代表作品相关文章

  • 仇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仇姓氏祖宗:仇牧姓氏起源: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仇牧为在蒙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宋万。宋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仇牧被宋万摔死。仇...
  • 范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范姓氏祖宗:士会姓氏起源:范氏的始祖是迄今4000年以前的圣君唐尧,是一个以地为姓的姓氏。范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是帝尧的裔孙刘累的后代,尧的一支子孙,历经虞舜、夏、...
  • 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礼次,正月十五日,接到父亲,叔父十一月二十所发手书,敬悉一切,但折弃于腊月念八,在长沙起程,不知四弟何以尚未到省?祖母葬地,易敬臣之产甚是,男去冬已写信与朱...
  • 戒杀牛》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里有古氏,业屠牛,所杀不可缕数,后古叟目双瞽,古媪临殁时,肌肤溃裂,痛苦万状。自言冥司仿屠牛之法宰割我,呼号月余,乃终。侍姬之母沈媪亲见其事。杀业至重,牛有功于稼穑,杀之业尤重。冥...
  • 奢俭有度》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献县令某,临殁前,有门役夜闻书斋人语曰:渠数年享用奢华,禄已耗尽。其父诉于冥司,探支来生禄一年治未了事,未知许否也。俄而令暴卒。董文恪公尝曰:天道凡事忌太甚,故过奢过俭,皆足致不...
  • 狐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伊衮,九江人。夜有女来相与寝处。心知为狐,而爱其美,秘不告人,父母亦不知也。久而形体支离。父母穷诘,始实告之。父母大忧,使人更代伴寝,兼施敕勒,卒不能禁。翁自与同衾,则狐不至;易人...
  • 捉鬼射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李公著明,睢宁令襟卓先生公子也,为人豪爽无馁怯,为新城王季良内弟。季良家多楼阁,往往见怪异。公常暑月寄宿,爱阁上晚凉。或告之异,公笑不听,固命设榻,主人如言。嘱仆辈伴公宿,公辞曰...
  • 种梨》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
  • 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 尧曰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后10篇 - -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
  •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美猴王荣归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木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
  •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下张青对武松说道:“不是小人心歹;比及都头去牢城营里受苦,不若就这里把两个公人做翻,且只在小人家里过几时。若是都头肯去落草时,小人亲自送至二龙山宝珠寺与鲁智深...
  • 变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十卷 - - 【原文】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 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① 五代梁②末,魏博③兵乱,〔囚〕...
  • 志第二十·礼乐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郊祀乐章   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   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   惟皇上帝,监德昭明。祀考承天,治底隆平。孝思维则,禋祀荐诚。神其降格...
  • 列传第七十·逆臣》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法有五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夫惩恶乃所以劝善也,作《逆臣传》。   秉德,本名乙辛。初为西南路招讨使,改汴京留守...
  •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国子祭酒后胤五世孙也。父齐丘,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镒以廕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迁累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谯责邑人齐令诜...
  • 列传第三十三》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沈文秀张谠 李苗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张烈 李叔彪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潘永基 朱元旭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
  • 蠕蠕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蠕蠕族,是东胡 族的后代子孙,姓郁久闾氏。传说在神元帝末年,有人在东胡 抢劫马匹时抓到一个奴隶,头发只齐眉毛那么长,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主人就给他取名叫木骨闾。“木骨闾&rd...
  • 或谓韩王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策三(或谓韩王曰) 【提要】下面的说客预言了六国的灭亡,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既是谋略家的重要特点,也是一种论辩素质,远见卓识,才能晓以利害,让对...
  • 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五十 卷250_1 《温泉即事》皇甫冉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 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 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 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卷250_2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