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志第二十·地理五

明史

《明史》50章志第二十·地理五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志第二十·地理五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5
湖广浙江
湖广《禹贡》荆、扬、梁、豫四州之域。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属焉。又以襄阳等三路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又分置荆湖北道宣慰司并属焉。太祖甲辰年二月平陈理,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武昌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湖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五,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有八,宣慰司二,宣抚司四,安抚司五,长官司二十一,蛮夷长官司五。北至均州,南至九疑,东至蕲州,西至施州,距南京一千七百一十五里,京师五千一百七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弘治四年,户五十万四千八百七十,口三百七十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万历六年,户五十四万一千三百一十,口四百三十九万八千七百八十五。
武昌府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领州一,县九:
江夏
武昌
嘉鱼
蒲圻
咸宁
崇阳
通城
兴国州太祖甲辰年二月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永兴县省入,来属。西北距府三百八十里。领县二:
大冶
通山
汉阳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寻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湖广。领县二。西北距布政司,隔江仅七里。
汉阳
汉川
黄州府太祖甲辰年为府,属湖广行省。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改属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属湖广。领州一,县八。西南距布政司百八十里。
黄冈
麻城
黄陂
黄安
蕲水
罗田
蕲州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蕲春县省入,来属。西距府二百十里。领县二:
广济
黄梅
承天府太祖乙巳年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直隶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弘治四年,兴王府自德安府迁此。嘉靖十年升州为承天府。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於此。领州二,县五。东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钟祥
京山
潜江
荆门州洪武九年四月改为县,省长林县入焉,属荆州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州,仍属荆州府。嘉靖十年八月来属。东北距府九十里。领县一:
当阳
沔阳州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玉沙县省入,直隶湖广布政司,寻直隶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直隶湖广。嘉靖十年十二月来属。西北距府三百二十五里。领县一:
景陵
德安府洪武元年十月属湖广行省。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黄州府。十一月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领州一,县五。东南距布政司四百里。
安陆
云梦
应城
孝感
随州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随县省入。九年四月降为县,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应山县。十三年五月复升为州。东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一:
应山
岳州府太祖甲辰年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直隶布政司。十四年正月复为府。领州一,县七。东北距布政司五百里。
巴陵
临湘
华容
平江
澧州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澧阳县省入,属常德府。三十年三月来属。东距府二百七十里。领县三:
安乡
石门
慈利
荆州府太祖甲辰年九月改为荆州府,属湖广行省。吴元年十月置湖广分省於此,寻罢。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改属河南。二十四年还属。领州二,县十一。东距布政司千二百一十里。
江陵
公安
石首
监利
松滋
枝江
夷陵州太祖甲辰年为府。九月降为州,直隶湖广行省。九年四月改州名夷陵,以州治夷陵县省入,来属。东距府三百四十里。领县三:
长阳
宜都
远安
归州洪武九年四月废州入秭归县,属夷陵州。十年二月改县名长宁。十三年五月复改县为归州。东距府五百二十里。领县二:
兴山
巴东
襄阳府太祖甲辰年为府,属湖广行省。九年属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湖广。领州一,县六。东南距布政司六百八十里。
襄阳
宜城
南漳
枣阳
谷城
光化
均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武当县省入。东南距府三百九十里。
郧阳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置。领县七。又置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於此。东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竹山
竹溪
上津
郧西
保康
长沙府太祖甲辰年为潭州府。洪武五年六月更名长沙。领州一,县十一。东北距布政司八百八十里。
长沙
善化
湘阴
湘潭
浏阳
醴陵
宁乡
益阳
湘乡
安化
茶陵州太祖甲辰年降为县。成化十八年十月复为州。北距府四百五十里。
常德府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一千零五十里。
武陵
桃源
龙阳
沅江
衡州府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州一,县九。东北距布政司一千三百里。
衡阳
衡山
耒阳
常宁
安仁
灵阝
桂阳州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县,省平阳县入焉。十三年五月升为州。西北距府三百里。领县三:
临武
蓝山
嘉禾
永州府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七。东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二十里。
零陵
祁阳
东安
道州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来属。北距府百五十里。领县四:
宁远
江华
永明
新田
宝庆府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千二百五十里。
邵阳
新化
城步
武冈州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武冈县省入,来属。东距府二百八十里。领县一:
新宁
辰州府太祖甲辰年为府。领州一,县六。东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沅陵
卢溪
辰溪
溆浦
沅州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省入,来属。东北距府二百七十里。领县二:
黔阳
麻阳
郴州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郴阳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五。北距布政司千八百八十里。
永兴
宜章
兴宁
桂阳
桂东
靖州太祖乙巳年七月为靖州军民安抚司。元年降为州。三年升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永平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会同
通道
绥宁
天柱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洪武初省。十四年五月复置,属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十二月属湖广都司。后州废,存卫。领所一,宣抚司四,安抚司九,长官司十三,蛮夷官司五。东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大田军民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以散毛宣抚司之大水田置。东北距卫二百二十里。
施南宣抚司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后废。十六年十一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七年后复废。永乐二年五月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仍属卫。北距卫一百里。领安抚司五:
东乡五路安抚司
摇把峒长官司
上爱茶峒长官司
下爱茶峒长官司
镇远蛮夷官司
隆奉蛮夷官司
忠路安抚司
剑南长官司
忠孝安抚司
金峒安抚司
西坪蛮夷官司
中峒安抚司
散毛宣抚司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二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属施州卫。东北距卫二百五十里。领安抚司二:
龙潭安抚司
大旺安抚司
东流蛮夷官司
臈壁峒蛮夷官司
忠建宣抚司洪武五年正月改长官司。六年升宣抚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安抚司,寻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北距卫二百五十里。领安抚司二:
忠峒安抚司
高罗安抚司
思南长官司
容美宣抚司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吴元年正月改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洪武五年二月改置长官司。七年十一月升宣慰司,后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西北距卫二百十里。领长官司五:
盘顺长官司
椒山玛瑙长官司、五峰石宝长官司、石梁下峒长官司、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
木册长官司洪武四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属高罗安抚司。宣德九年六月直隶施州卫。
镇南长官司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寻废。洪武八年二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三年复废。永乐五年改置,直隶施州卫。
唐崖长官司洪武七年四月改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直隶施州卫。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洪武二年为州。十二月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属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领州三,长官司六。东北距布政司二千里。
南渭州
施溶州
上溪州
臈惹洞长官司、麦著黄洞长官司、驴迟洞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
白崖洞长官司
田家洞长官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太祖丙午年二月置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直隶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领长官司二。东北距布政司千九百七十里。
五寨长官司
筸子坪长官司
浙江《禹贡》扬州之域。元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又分置浙东道宣慰使司,属焉。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书分省。丙午年十二月罢分省,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浙江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属州一,县七十五。西至开化,南至平阳,北至太湖,东至海。距南京九百里,京师三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口一千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七。弘治四年,户一百五十万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五百三十万五千八百四十三。万历六年,户一百五十四万二千四百八,口五百一十五万三千五。
杭州府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领县九:
钱塘
仁和
海宁
富阳
余杭
临安
於潜
新城
昌化
严州府太祖戊戌年三月为建安府,寻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严州府。领县六。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建德
桐庐
淳安
遂安
寿昌
分水
嘉兴府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县七。西南距布政司百七十五里。
嘉兴
秀水
嘉善
崇德
桐乡
平湖
海盐
湖州府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州一,县六。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乌程
归安
长兴
德清
武康
安吉州正德元年十一月升为州。东北距府二十里。领县一:
孝丰
绍兴府太祖丙午年十二月为府。领县八。西北距布政司百三十八里。
山阴
会稽
萧山
诸暨
余姚
上虞
新昌
宁波府太祖吴元年十二月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二月改宁波。领县五。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慈谿
奉化
定海
象山
台州府洪武初,为府。领县六。西北距布政司四百四十里。
临海
黄岩
天台
仙居
宁海
太平
金华府太祖戊戌年十二月为宁越府。庚子年正月曰金华府。领县八。东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金华
兰谿
东阳
义乌
永康
武义
蒲江
汤溪
衢州府太祖己亥年九月为龙游府。丙午年为衢州府。领县五。东北距布政司五百六十里。
西安
龙游
常山
江山
开化
处州府太祖己亥年十一月为安南府,寻曰处州府。领县十。北距布政司七百三十里。
丽水
青田
缙云
松阳
遂昌
龙泉
庆元
云和
宣平
景宁
温州府洪武初,为府。领县五。西北距布政司八百九十里。
永嘉
瑞安
乐清
平阳
泰顺

志第二十·地理五相关文章

  • 抛砖引玉》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攻战计 - - 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注释①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②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如。参前“借尸还魂”计注释④。击,撞击,打击。句意为:诱惑敌人...
  • 二 萧》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
  • 乾坤马一毛》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再下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假使有一天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的境界,就“天下归仁焉”。这个问题也很大,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天...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
  • 出其东门》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那两个小妖,将假葫芦拿在手中,争看一会,忽抬头不见了行者。伶俐虫道:“哥啊,神仙也会打诳语,他说换了宝贝,度我等成仙,怎么不辞就去了?”精细鬼道:“我们相应便宜...
  • 禁溺》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禁溺 墙脚下恐人撒尿,画一乌龟于壁上,且批其后曰:“撒尿者即是此物。”一人不知就里,仍去屙溺。其人骂曰:“瞎了眼睛,也不看看。”撒尿者曰:“不知老爷...
  • 晁公武、林仰、邵伯雍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晁公武 鹧鸪天 笑擘黄柑酒半醒。玉壶金斗夜生冰。开窗尽见千山雪,雪未消时月正明。兰烬短,麝煤轻。画楼钟鼓已三更。倚栏谁唱清真曲,人与梅花一样清。 林仰 少年游(早行) 霁霞...
  •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九晋成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   [1]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己未朔(初一),出现日食。   [2]乙丑,大赦。   [2]乙丑(初七),东晋大赦天下。 ...
  • 卷九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刑简妻陈氏取律氏常哥耶律奴妻萧氏耶律术者妻萧氏耶律中妻萧氏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列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列女之名,非幸也。《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
  • 列传第三十二 傅吕陈》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傅弈,相州鄴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反,问弈:“今兹荧惑入井,果若何?”对曰:“东井,黄道所由,荧惑之舍,乌足怪邪?若入地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弈以对...
  • 列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 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讨之...
  • 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 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 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 弟着勋,追赠泾原...
  • 江统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江 统字应元,陈留圉人。祖父江 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 祚,是南安太守。江 统沉静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 应元。”跟同...
  • 经水》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经水第十二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
  •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威灵仙 释名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 旋夏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旋夏花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
  • 人尿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人部 - - 人尿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 1、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
  • 毕澄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毕澄茄 释名 毗陵茄子。 气味 (实)辛、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弱。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伤寒咳逆,...
  • 橄槛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橄槛 释名 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 实:酸、甘、温、无毒。 榄仁:甘、平、无毒。 核:甘、涩、温、无毒 主治 实: 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疮。用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