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曾国藩家书 > 劝学篇 >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 《修身篇》 《劝学篇》 《治家篇》 《理财篇》 《交友篇》 《为政篇》 《用人篇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书籍:曾国藩家书章节:劝学篇更新时间:2020-01-16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愁家运这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照料,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允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力也。如霞仙今日之身分,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分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全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争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可及此间之纷冗乎?

树堂均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事,又勿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相关文章

  • 山东某生梦游地狱》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山东某生者,老儒也,以授徒为业,博通古今,性鲠直,好任侠,见世间有不平事,则眦裂发指。少时读《左氏春秋》及《史记》,至楚穆王事,辄拍案呼曰:“嗟乎!商臣罪恶如此,而获保首领,子孙有...
  • 豺智》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郁离子曰:“豺之智其出于庶兽者乎?呜呼,岂独兽哉,人之无知也,亦不如之矣!故豺之力非虎敌也,而独见焉则避。及其朋之来也,则相与犄角之,尽虎之力得一豺焉,未暇顾其后也而犄之者至...
  • 诏策》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
  • 捭阖》原文翻译 - -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 -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
  • 第一章》原文翻译 - - 《大学》目录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 东方未明》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 周书·立政》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
  • 第五十八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贺太守把鲁智深赚到後堂内,喝声“拿下。”众多做公的,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贺太守正要开口勘问,只见鲁智深大怒道:“你这害民贪色的直娘贼!你敢拿倒洒家。...
  •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且说周瑜收军点将,各各叙功,申报吴侯。所得降...
  • 朱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朱 姓氏祖宗:曹挟 姓氏起源: 1、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
  •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杨万里 归去来兮引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
  • 志第五十一·职官四》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南京宗人府 吏部 户部附总督粮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都察院附提督操江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 翰林院 国子监 太常寺 光禄寺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
  •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贺仁杰,字宽甫,其先河东隰州人,祖种德徒关中,遂为京兆鄠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关中兵后积尸满野,贲买地金天门外,为大冢收瘗之。远近闻者,争辇尸来葬,复以私钱劳之。尝治...
  • 李宗勉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考中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任黄州教授、浙西茶盐司、江西转运司干官。嘉定十四年(1221),他主管吏部架阁,不久改任太学正。第二年为博士,第三年升为国子博...
  •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
  • 魏本纪第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明元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杜贵嫔。天赐五年,生于东宫。体貌瑰异,道武奇之,曰:"成吾业者必此儿也。"泰常七年四月,封太平王。五月,立为皇太子。及明元帝疾,命帝总摄百...
  • 宣明五气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
  • 郑蕡、朱休、张钦敬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八十 卷780_1 《春台晴望》郑蕡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
  • 薛逢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四十八 卷548_1 《镊白曲》薛逢 去年镊白鬓,镜里犹堪认年少。 今年镊白发, 两眼昏昏手战跳。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余。 虽盖长...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黄精 释名 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 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