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资治通鉴 > 50章 >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50章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书籍:资治通鉴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④,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告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⑤,是无著我何?”光曰:“我,尔身也(6)。”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7)。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8),夹之以铍(9)。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10),执羞者坐行而入(11)。执铍者夹承之,及体(12),以相授也。光伪足疾,人于堀室。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13),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14)。
【注释】
①吴子:吴王僚。因;乘机。楚丧:指楚平王之死。②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吴王僚的同母兄弟。潜;楚国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③延州来季子:即吴公子季札。上国:指中原各国。④王嗣;王位的继承人。⑤弱:幼校(6)身:自己。(7)崛(ku)室:地下室。享;宴请。(8)王亲:国君的亲兵。(9)铍(pi):用刀鞘装的剑。(10)羞者:进献食品的人。献体:脱光衣服。(11)坐行:用双膝著地而行。(12)及体。意思是剑尖挨著了身体。(13)铍交于胸:剑从两旁交*刺进胸部。(14)阖庐:即公子光。
【译文】
吴王僚想乘楚国有丧事的机会去攻打它,他派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军队包围潜邑,”又派季札去访问中原各国,接著又去晋国访问,以观察各诸侯的态度……吴国的公子光说:“这正是时机,不要错过了。”他告诉设诸说:“中原各国说过这样的话:‘不去索取,哪里能得到?’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想得到王位。如果事情成功了,季札即使来了,也不能废除我。”设诸说:“君王是可以杀掉的。但我母亲老了,儿子还年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公子光说。“我就是你自己埃”
夏天四月份,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下武士,同时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武士坐在道路两旁,。一直到大门口。门口、台阶、里门和坐席上全是吴王僚的亲兵,都拿著剑在吴王两旁护卫。进献食物的人在门外脱光衣服,改穿别的服装,再跪著膝行进去。拿剑的人在两边用剑夹著献食物的人,剑尖一直挨著献食者的身体,然后把食物递给端的人送上去。公子光假装脚有病,进入地下室。设诸把短剑放进鱼肚子里端了进来,他抽出剑来刺杀吴王僚,两边吴王亲兵的剑同时交*刺进了设诸的胸中,就这样刺杀了吴王僚。接替的吴王阖庐封设诸的儿子做了卿。
【读解】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产生弑君念头,到刺杀成功,一切都发展得那么快,出人意料,干净利落,如同足球场上的单刀赴会。
在那个时代,弑君是目无王法的弥天大罪,后果自不必说。敢于产生这样的念头,可以说是胆大包天。不过,这在宫廷之中是家常便饭,政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什么王法不王法,规矩呀,礼丁呀等等,全是针对外人和百姓的,宫廷内部的皇亲国戚,全不把它们放在眼里,为了争权夺利,什么都可以做出来。宫廷之外的平民百姓把宫廷内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神圣和神秘,其实远不是如此。
设诸算是运气好,虽然自己也成了刀下鬼,到底还是让陰谋得逞了,成功了,成功后坐上了王位的人,又会像前任一样,做出对祖先、神明恭敬的样子,板著面孔教训平民百姓,照样征收赋税、派遣劳役。权力的更迭,多数时候对平民百姓没有什么意义,百姓的生存状况多半不会有多大改善,仅仅是宫廷内部一些人因此发达了,一些人因此遭殃了。
不过,有时候宫廷权力的更迭,也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比如,倘若荆柯刺秦成功了,历史就将改写。鸿门宴上,如果刘邦真被杀了,历史将是另一种样子。
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很多偶然因素都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甚至产生深远影响。可以找到的例证太多了,它们表明,历史发展并非直线式的,也并非每个历史转折都是必然的,可以预料的。
人生也是如此。暗杀政敌本身是一种冒险,一场赌博,其中也充满了偶然性,决定胜负往往在一刹那,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之上。倘若设诸动作慢一点,公子光将是另一种下场;但他胜了,胜者为王,命运出现了转折,上天把天平倒向了他一边。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相关文章

  • 盈虚》原文翻译 - - 《六韬》文韬 - -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
  • 有典谟,有训诰①。有誓命,书之奥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有典谟,有训诰①。有誓命,书之奥②。  [注释]  ①典:记载帝王立国的原则,叫做典。 谟训诰:帝王告诫的言辞。    ②誓: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 命:君主所发布的命令。书:指...
  • 郭汾阳王墓被掘》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同治元年,关中回寇蜂起,屠戮之惨,甚于粤寇。是时,督师大臣胜保由豫入陕,其随员洪观察贞谦过华阴,曾呼一整容匠,问以汾阳王后人如何?其人怃然曰:“我即郭姓,汾阳王后裔也。从前合...
  • 素朴的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现在我们讲《先进》的观念,和下面第十二篇《颜渊》等等,等于上论的《学而》、《为政》、《里仁》这些篇章的注解。以实际的例证来作注解,叙述孔子当时师生之间的讨论,以及他自己...
  • 政治与宗教》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个“知”念“智”,为智仁勇的智,古代知智相通。樊迟,这位孔子的学生,不...
  • 黄九郎》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何师参,字子萧,斋于苕溪之东,门临旷野。薄暮偶出,见妇人跨驴来,少年从其后。妇约五十许,意致清越;转视少年,年可十五六,丰采过于姝丽。何生素有断袖之癖,睹之,神出于舍,翘足目送,影灭方归...
  • 荞中怪》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长山安翁者,性喜操农功。秋间荞熟,刈堆陇畔。时近村有盗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辇运登场,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遂枕戈露卧。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急举首,则一大鬼...
  • 未济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火水未济)离上坎下《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初六,濡其尾,吝。九二,曳其轮,贞吉。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六五,贞吉,无悔。君子...
  • 坊记》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
  • 朱松、陈康伯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朱松 蝶恋花(醉宿郑氏阁) 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馀寒犹倚芭蕉劲。 拟托行云医酒病。帘卷闲愁,空占红香径。青鸟呼君君莫听。日边幽梦从来正。 ...
  • 卷八十九·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苏保衡,字宗尹,云中天成人。父京,辽进士,为西京留守。宗翰兵至西京,京出降。久之,京病笃,以保衡属宗翰。京死,宗翰荐之于朝。赐进士出身,补太子洗马,调解州军事判官。左监军撒离喝驻军...
  • 穆宗耶律璟上》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一>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长子,母曰靖安皇后萧氏。会同二年,封寿安王。 天禄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诛。丁卯,即皇帝位,群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
  • 宪宗下》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元和七年春正月辛酉朔,己巳,以刑部尚书赵宗儒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庚午,以兵部尚书王绍判户部事。辛未,以京兆尹元义方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观察使,以司农卿李...
  • 列传第六十一》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梁士彦 元谐 虞庆则 元胄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兄诠) 史万岁刘方(冯昱 王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杜彦 周摇 独孤楷(弟盛)乞伏慧 张威 和洪 阴寿(子世师 骨仪) 杨义臣 梁士彦,...
  • 官针》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官针第七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
  • 徐铉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五十四 卷754_1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文公曾孙)》徐铉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 深藏七泽衣如雪, 却见中朝鬓似丝。 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
  • 王贞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零一 卷701_1 《拟塞外征行》王贞白 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 青泥方绝漠,怀剑始辞燕。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行行向马邑,去去指祁连。 ...
  • 朱庆余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五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余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余雪在,浩渺暮云平。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
  • 盍藤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盍藤子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1、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