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梁书 > 100章 > 朱异传

梁书

《梁书》100章朱异传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梁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朱异传

书籍:梁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物,将来要光大你家的门庭。”朱异十岁时,喜好和人聚在一起赌博,乡里人都把他看成是个祸害。长大之后,才立志改变恶习从师学习,《五经》全部学过,尤其熟悉《礼》、《易》,又广泛读过文史著作,更通晓各种技艺,博戏围棋书法算术,都是他所擅长的。二十岁时,来到京城建康,尚书令沈约当面考过他,接着和他开玩笑说:“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就不讲廉洁呀?”朱异听了心中迟疑不懂沈约的意思。沈约便说:“天下只有文史经义围棋书法这些技艺,全都让你占去了,这可以说是不廉洁吧。”这年,朱异向朝廷上书说京城建康应当设置狱司官职,和朝中的廷尉同级,皇帝下令让尚书讨论,结果听从了朱异的意见。
原有的制度规定,年龄到二十五岁才能做官。当时朱异刚到二十一岁,朝廷特别下令破例提拔他做扬州议曹从事史。不久下诏征用有杰出才能的人士,五经博士明山宾上表举荐朱异说:“我发现钱塘朱异,他虽然年纪还轻,但是品德完美志向老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涣散闲逸的想法,神色恭谨如对宾客,胸襟度量博大深沉,风采仪表高雅严肃。譬如万丈金山,难于登上它的巅峰,千里玉海,无从窥测它的边际。再譬如皀璋刚刚琢磨加工,锦缎刚刚上机编织,一旦制成就会敲出铿锵的声响,发出绚烂的光采。观察朱异的信实品行,他不只是乡里所少有,假如让他担当任重道远的要职,也必定能表现出千里马一样的才干。”梁武帝召见朱异,让他讲《孝经》、《周易》的义理,听后很高兴,对左右臣下说:“朱异确实异于常人。”以后见到明山宾,对他说:“你推荐的人,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召朱异在西省值差,不久兼任太学博士。这年,梁武帝亲自讲述《孝经》,让朱异执经诵读。提仪朱异任尚书仪曹郎,入朝廷兼任中书通事舍人,接着调任鸿胪卿、太子右卫率,不久加官员外常侍。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大举北伐,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派使者前来请求带着本州土地民众归附南朝,诏令让有关官员研究来信内容的真假虚实。朱异说:“自从我朝军队北伐,相继攻克城邑俘获兵民,徐州地面日渐削弱,北魏把罪责全都归罪在元法僧身上,元法僧怕遭到杀身之祸,这次要求投降一定不是假的。”武帝便派朱异前去答复元法僧,同时命令各军接应,并接受朱异的指挥。到徐州之后,元法僧表示遵从朝廷的意旨,事情果然像朱异预料的那样。
中大通元年(529),朱异晋升散骑常侍。自从周舍去世之后,朱异接替他掌管朝廷机要,无论地方长官的变动,朝廷礼仪国家大典,诏诰敕书的起草和发布,全都由朱异执掌。每当四方进呈表疏,主管官署的公文,一切咨询审察裁断,全都呈送朱异,朱异行文落笔,审核决断,周到敏捷,手中的笔一刻不停,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切事务都办理妥当。
大同四年(538),晋升右卫将军。六年(540),朱异启奏请求在仪贤堂讲述武帝撰著的《老子义》,敕令照准。当就席讲述的时候,朝中的士大夫以及僧俗听众达一千多人,成为一时间的盛大事件。当时又在城西开设士林馆用来引进博学之士,朱异同左丞贺琛轮班每天讲述高祖撰著的《礼记中庸义》,皇太子又召朱异在东宫玄圃讲《易》。八年(542),改加侍中。太清元年(547),晋升中领军,舍人职务不变。
武帝梦见中原收复,满朝称颂恭贺,第二天把这梦中的事告诉给朱异,朱异说:“这是天下将要统一的预兆。”当侯景来归降时,武帝命令群臣聚会商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人认为不能接受,武帝则想要接受侯景归降,事情未能决定。武帝曾经一早来到武德阁,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国家如此安定和平,如今轻易接受降地,难道是不合适的事?万一由此招来麻烦,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朱异窥测到武帝心中的意向,应声说:“圣明的天子君临天下,顺应上天的意旨,北方的遗民百姓,有谁不爱慕敬仰,只是没有机会,没能表达他们的心愿。现在侯景割下东魏国土的一大半,前来表达诚恳的心意,从边远外来归附圣朝,岂不是上天开导他的内心,人们赞助他的计谋的结果?考察侯景的心意审视他的行为,是很值得嘉奖赞许的。如今要是不容许他来归降,恐怕会断绝了今后想要归降者的希望。这种事是明显可见的,希望陛下不必迟疑不决。”武帝深信并同意朱异的见解,又受到日前梦境的启发,于是按朱异的说法办理。等到贞陽侯萧渊明战败被俘,从东魏派人回来,述说东魏国相高澄打算同梁朝重申和好之情时,武帝下令群臣决定对策,朱异又认为和好是合适的,武帝最后决定照办。当年六月,派遣建康令谢挺、通直郎徐陵到东魏出使沟通友好关系。当时侯景坐镇寿春,接连启奏武帝请求断绝同东魏的和好,并请求追回使臣。又写信给朱异,辞意极为恳切,朱异只把武帝的意见转述给他。八月,侯景便发兵反叛,用讨伐朱异作为起兵的借口。朱异募兵三千人,等到侯景到达,便用他的募兵把守大司马门。
当初,侯景策划造反,合州刺吏鄱陽王萧范、司州刺史羊鸦仁都连续有奏章向皇帝报告,朱异认为侯景是在孤立的情势下来投降保命的,必定不会反叛,于是对使者说:“鄱陽王就不许国家有一个外来的客人!”压下奏章不上报皇帝,因此朝廷没有对侯景的反叛作出准备。当侯景叛军打来,城里的文武官员全都怪罪朱异。皇太子萧纲又写了一篇《围城赋》,最后的一段说:“他头戴高冠足蹬厚底鞋,列鼎而食乘坐肥马,登上宫殿的丹墀,推开皇宫的金门,陈述朝廷的决策,宣扬刑政的福威,四郊因为他筑起许多壁垒,天下因为他不得安宁。试问这豺狼是谁?试问那蛇蜴是谁?”这不外是谴责朱异的意见。朱异因此惭愧而又愤恨,发病死了,当时六十七岁。诏书说:“已故中领军朱异,胸襟度量宽弘通大,才智能力优越宏博,在朝廷参与咨询谋划,已有多年。正当辅助朝廷治理国家,长远地为国家委托的重任尽力的时候,忽然过早地死去,使我心中充满悲伤。可以增赐侍中、尚书右仆射,并赐给宫中的棺木一具。丧事所需用的钱财,也由朝廷资助办理。”原先尚书官职是从不用来赠赐死者的,朱异死后,武帝很惋惜,在商议追赠事宜时,左右和朱异友好的大臣启奏说:“朱异担任过的官职虽然很多,但是他平生怀抱的志愿,是愿意得到执掌行政大权的职权。”武帝按照朱异多年的心愿,特别下令给朱异追赠尚书官职。
朱异身居掌握权要的职位三十多年,善于窥察皇帝内心里隐秘的意图,百般阿谀奉承顺从皇帝的心意,所以特别受到宠幸信用。历年任官,从员外常侍直到侍中,这四种官职都在帽子上加貂尾作装饰,自右卫率到领军,这四种职位出入时都有卫队仪仗,这是近代历朝未曾有过的事情。朱异和他的子侄从潮沟挨着排地修建住宅一直到达青溪,宅院里有高台水池各种美好的玩赏,每当闲暇日子便会集宾客在里面游玩。四方馈赠礼物,钱财物品堆满库房。朱异本性吝啬,不曾对人有施舍。厨房里的珍馐美味发烂腐败,每个月扔掉的常常有十几车,就是对分出去的子侄也从不分给财物。朱异撰写的《礼》、《易》讲疏和仪注、文集有百多篇,战乱中多半散失了。
长子朱肃,官做到国子博士;次子朱闰,做司徒掾。都死在战乱中。

朱异传相关文章

  • 蔡文姬,能辨琴①。谢道韫,能咏吟②。彼女子,且聪敏③。尔男子,当自警④。》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蔡文姬,能辨琴①。谢道韫,能咏吟②。彼女子,且聪敏③。尔男子,当自警④。  [注释]  ①蔡文姬:名琰,是后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通音律。传说蔡邕因犯罪被判处死刑,死前在家弹琴...
  • 九 青》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
  • 八 庚》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万卷书客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
  • 巫鬼》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一 - - 王孙濡谓郁离子曰:“子知荆巫之鬼乎?荆人尚鬼而崇祠,巫与鬼争神,则隐而臣其偶。鬼弗知其谁为之也,乃躠于其乡。乡之老往祠,见其偶之卧,醮而起焉。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
  • 邢子仪》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滕有杨某从白莲教党,得左道之术。徐鸿儒诛后,杨幸漏脱,遂挟术以遨。家中田园楼阁,颇称富有。至泗上某绅家,幻法为戏,妇女出窥。杨睨其女美,归谋摄取之。其继室朱氏亦风韵,饰以华妆,伪...
  • 蛰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于陵曲银台公,读书楼上。值阴雨晦暝,见一小物有光如荧、蠕蠕而行,过处则黑如蚰迹,渐盘卷上,卷亦焦。意为龙,乃捧卷送之至门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动。公曰:“将无谓我不恭?”...
  • 谦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地山谦)坤上艮下《谦》:亨。君子有终。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日智真长老道:“智深,你此间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子,你可终身受...
  • 海外西经》原文翻译 - - 《山海经》海经 - - 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
  • 赵希蓬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赵希蓬 瑞鹧鸪 强将纸帐醉梅化。千劫应知作热沙。梦逐梨云迷去路,曲随杨柳到伊家。 客怀暗遣心头恨,醉眼休将口上夸。清晓酒醒人不见,离愁片片逐飞花。 瑞鹧鸪 把定离觞不肯斟...
  • 文公·文公十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秋七月,有星孛...
  • 后唐纪三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蜀主入妃嫔中作回鹘队入宫。丁酉,出见群臣于文明殿,泣下沾襟,君臣相视,竟无一言以救国患。   [1]十一月,丙申(初七),前蜀主回到...
  • 仁宗郭皇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仁宗郭皇后,其祖先是应城州金城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天圣二年(1024),被立为皇后。   当初,仁宗皇帝宠爱张美人,想立她为皇后,章献太后阻拦了仁宗。后来郭皇后被立,却...
  • 列传一百二 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钱徽,字蔚章。父起,附见《卢纶传》。徽中进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侨士游客,以财贷馈,坐是得罪。观察使樊泽视其簿,独徽无有,乃表署掌书记。蔡贼方炽,泽多募武士于军。泽卒,士颇...
  • 王沈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陽人。祖父王柔是汉时匈奴中郎将,父亲王机是魏东郡太守。王沈少年失去父母,为叔父司空王昶所收养,侍奉叔父和父亲一样,尽心侍奉继母与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
  • 郦生陆贾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 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 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 五味》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
  • 孙思邈、许宣平、赵惠宗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六十 卷860_1 《四言诗》孙思邈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 列为夫妇,结为魂魄。 一体混沌, 两精感激。 河车覆载,鼎候无忒。 洪炉烈火,烘焰翕赫。 烟未及黔,焰不假碧。 如...
  • 韩愈的古诗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三十八 卷338_1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韩愈 河之水,去悠悠。 我不如,水东流。 我有孤侄在海陬, 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 日复日,夜复夜。 三年不见汝, 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 刘商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零三 卷303_1 《铜雀妓》刘商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 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纵平生欲。 红粉泪纵横,调弦向空屋。 举头君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