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惠敏的诗 >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

朝代:唐代诗人:惠敏时间:2023-04-07
吾友幽栖地,今来艺黍南。
阶生王子竹,庭结负山庵。
花叶裁新□,樵舟泊小潭。
相传此为胜,诗迟坐中探。

诗人惠敏资料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作者惠敏

中唐以前僧人。生平无考。日本存唐抄本《新撰类林抄》残简存其《春日题盛上人山庄梦法友》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查看详情>>

惠敏古诗词作品: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题感上人山庄简法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安总制都观察庆尚道》 - - 成石璘 - - 谨斋心转小,衮衮出公卿。累业丝纶美,孤标玉雪清。反身常点检,临事最精明。空忝初观察,无言可赠行。
  • 古诗《七月七日逸社第五集会于完巢新居即和其移居诗原韵》 - - 沈曾植 - - 洪崖原是劫前翁,橘朮移居策两童。避世墙东名久晦,来鸥舍北句偏工。石文永叔诗心见,壁障清臣墨晕丰。便着颠当门外守,世间蛮触尽无穷。
  • 古诗《到白石先妣新茔》 - - 王炎 - - 泪滴松楸意转哀,欲归小立更徘徊。春风不管人间恨,溪上樱桃花自开。
  • 古诗《夏仲同何旦兼同年饮顾公纶父母舟中夜话》 - - 梁朝钟 - - 夏云晴树暗江花,海甸丰林入暮鸦。烛近大官千日酒,潮平桑土万人家。星移玉尺依铜柱,虫就银灯护碧纱。子夜莫愁归道杳,平津只在水西涯。
  • 古诗《晋·庾楼》 - - 孙元晏 - - 江州楼上月明中,从事同登眺远空。玉树忽薶千载后,有谁重此继清风。
  • 古诗《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 - 胡应麟 - - 草色萧条六代宫,故园回首叹飞蓬。秦淮一夜西风急,落尽芙蓉细雨中。
  • 古诗《凤阳鼓楼楹联》 - - 王士祯 - - 相阴阳,度原隰,想前朝创业艰难,惟余陵寝盘空,江淮带郭,望离离满眼旧山川,彼何人哉,顿伤心于青袍白马;省刑罚,薄税敛,沐当代深恩浩荡,但见闾阎扑地,舸舰迷津,欣蔼蔼一天新雨露,登斯楼也,岂侈观乎绿树红云。...
  • 古诗《道山·开轩道山下》 - - 王汝玉 - - 开轩道山下,时登道山上。美人今在否,日暮增惆怅。
  • 古诗《闻粤东安抚之信明州夷军将次退撤待还乡县感成二章》 - - 姚燮 - - 日颓云紧晚笳凉,凋槭城台鬼作乡。官守令穷狼脱柙,东南辎断雁筹粮。孱民久困心疲苶,下士难矜项崛强。天诏传闻恩宥远,伫看穷夜发春旸。
  • 古诗《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 - 吴则礼 - - 白月在湖底,脱冠睇微云。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往时东坡老,为子持一樽。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都梁固高彻,淮水元自浑。...
  • 古诗《桐庐道中·扬舲江上喜初晴》 - - 郭谏臣 - - 扬舲江上喜初晴,两岸山光夹镜明。到处水流寒涧出,插天峰吐白云生。远洲浴鹭冲潮起,深树新蝉吸露鸣。前向严陵台下过,高风千古不胜情。
  • 古诗《奉川道中四绝》 - - 释宝昙 - - 摘星黄汉在何许,浅水平山容易过。未必山灵惯看客,勒回俗驾奈渠何。
  • 古诗《次韵林梅卿西湖载酒时仆以病不赴》 - - 周紫芝 - - 西湖岂复似人间,付与瀛洲学士闲。百榼满倾桑落酒,两高聊作道场山。一年春事方三月,万里风烟静八蛮。白发可怜攲病枕,兰船空忆棹歌还。
  • 古诗《连理枝·小小闲窗底》 - - 程垓 - - 小小闲窗底。曲曲深屏里。一枕新凉,半床明月,留人欢意。奈梅花引里唤人行,苦随他无计。几点清觞泪。数曲乌丝纸。见少离多,心长分短,如何得是。到如今留下许都愁,枉教人憔悴。 ...
  • 古诗《田园居·把竿坐斜阳》 - - 陈造 - - 把竿坐斜阳,跨牛出晓陌。 长谣柴桑咏,聊复自适适。 梓里三鬴余,邻犬不吠夕。 稼穑政使忙,樽酒取空隙。 仙曹有知友,自揣无能役。 经时隽英事,小人分耕绩。 成言君勿问,卖菜可求益。...
  • 古诗《六钉鞋·几步山间属雨馀》 - - 陈造 - - 几步山间属雨馀,徐行犹可当安舆。 计功高出芒鞋上,傍险冲泥得屡书。
  • 古诗《王戎·惜李常鑽核》 - - 刘克庄 - - 惜李常鑽核,商财自执筹。 如何嵇阮辈,放入竹林游。
  • 古诗《题缙云少微山次周伯温韵》 - - 孙炎 - - 少微方丈拟王宫,诗版流光射碧空。 处士大星能比月,词臣异代亦同风。 坛边树老为龙去,井底丹砂与海通。 饮水也能生羽翼,骨青髓绿发如葱。
  • 古诗《寄落星史虚白处士》 - - 伍乔 - -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 古诗《哭女樊·秋天净绿月分明》 - - 元稹 - -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 应是一声肠断去,不容啼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