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黄定文的诗 >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

朝代:清代诗人:黄定文时间:2019-09-07
平山燕集追前辈,胜日登临五马齐。
鸟破夕阳天远近,水分青草路东西。
欲残楼阁犹金碧,过雨花枝半笑啼。
问道婪春红芍药,几围金带出招提。

诗人黄定文资料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作者黄定文

黄定文,字仲友,号东井,鄞县人。乾隆丁酉举人,历官扬州同知。有《东井诗钞》。 查看详情>>

黄定文古诗词作品: 《晋松和樗庵先生韵》 《龙门·石楼伊水曲》 《寇退和友人作》 《陈后山祠·诗到穷愁合闭门》 《禅陵行·浊漉城头北风起》 《秋燕·萧萧秋影断桥东》 《赠陈三谷·一壶烟月一藜筇》 《秋燕·萧萧秋影断桥东》 《龙门·石楼伊水曲》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童谣·小姑谣》 - - 李梦阳 - - 石榴花,千千朵,狠心爷娘卖了我。卖得钱财能几多,打水般浆可奈何。井深绳细剺破手,血沥沥。向娘说,满眼泪。向哥说,典田卖庄赎姊妹。向嫂说,正好苦你小娼妓。
  • 古诗《屋漏戏咏·积雨屋还漏》 - - 乾隆 - - 积雨屋还漏,干云座暂移。宁非攸除地,未免偶然时。毁瓦莫须有,卑宫讵所知。思量蓬荜下,咨怨固其宜。
  • 古诗《读缝云阁草赋赠沈夫人次姊氏韵》 - - 孙蕙媛 - - 绮疏高撷补天楼,银榜新题藻霱流。月姊静窥三素粲,风姨不卷五华柔。写情妙句针同圣,隐意回文锦可酬。组练自知从研北,丝丝叶叶几残篝。
  • 古诗《为牧仲题黄鹤山樵破窗风雨卷》 - - 王士禛 - - 风雨催黄叶,萧萧下敝庐。秋凉拥衣褐,老屋卷残书。远岫茫茫失,寒潮淰淰虚。故园饶此境,归思近何如。
  • 古诗《集字联·却为今疑思苦悟》 - - 何绍基 - - 却为今疑思苦悟;须从异论见同心。
  • 古诗《葛阳道中杂诗》 - - 谢肇浙 - - 雨中新水涨平沙,芳草连天鸟道斜。隔水松门人不闭,断桥流水紫藤花。
  • 古诗《八声甘州·赋六忆·去》 - - 易顺鼎 - - 忆去时红浪涨衾窝,一半泪痕多。把兰心玉体,通宵赠遍,重赠秋波。指点画楼珠箔,明日是星河。留著飞龙骨,甘为伊拖。若道梦中遇也,却分明换得,凤帕香罗。便生涯是梦,梦肯再来么?送春归一天花雨,问何人禅榻伴维摩?从此后凄年苦夜,细细消磨。...
  • 古诗《江南春柳词·南浦新波绿涨时》 - - 周岸登 - - 南浦新波绿涨时,离觞供泪玉双垂。牵丝宛转随郎去,逐浪因风路不知。
  • 古诗《黄幼章邀游巢云轩》 - - 黎民表 - - 何年招隐青山里,水石依然对草堂。桃谷已迷秦日月,兰台曾秘汉文章。风泉千磴常飞雨,木叶三秋半带霜。惟有鹿门长接近,屡能乘兴到云房。
  • 古诗《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 - - 张翥 - - 西施浦头鸿雁声,苧萝山下于菟行。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
  • 古诗《拟寒山·飒飒西风起》 - - 泰钦 - - 飒飒西风起,飘飘细雨飞。前村孤岭上,樵父拥蓑归。蹑履寻荒径,支筇似力微。时人应笑我,笑我者还稀。
  • 古诗《徐氏楼联·百尺高蹲》 - - 吴恭亨 - - 百尺高蹲,把酒问青天不语;一拳打碎,此楼比黄鹤何如。
  • 古诗《寄查韬荒·为客相传在豫章》 - - 屈大均 - - 为客相传在豫章,雷轰诸葛读书床。高人岂可驯龙性,归卧林丘策最长。
  • 古诗《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 - - 饶节 - - 君有传家三尺檠,巨编长轴称经营。时文今是蝇头字,遗子终南捷径行。
  • 古诗《浪淘沙·春色过清明》 - - 万树 - - 春色过清明,花事飘零。夜来风雨葬倾城。枕上泪流还似雨,忒煞多情。晓起卷帘旌。撩乱红英。满街听得卖花声。我已伤心听不得,况是黄莺。
  • 古诗《题王元之行徐簿诰词》 - - 林希逸 - - 文林有底迁登仕,簿领如何压理曹。官制虽殊纶笔美,黄州一字肯轻褒。
  • 古诗《蝶恋花·深掩云屏山六扇》 - - 张伯驹 - - 深掩云屏山六扇,对语东风,依旧双双燕。小院酒阑人又散,斜阳犹恋残花面。流水一分春一半,有限年华,却是愁无限。禁得日来情缱绻,任教醉也凭谁劝。
  • 古诗《满庭芳·雁飞南阵》 - - 吴未淳 - - 雁飞南阵,水流东派,一望秋深。苍芦红树颜如锦,变了新村。爱渔父归舟棹稳,喜田夫收粒仓屯。山乡认,家家户户,都有最忙人。
  • 古诗《采桑子·晚来一霎风兼雨》 - - 康与之 - -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 古诗《赦归在道中作》 - - 张说 - - 陈焦心息尽,死意不期生。何幸光华旦,流人归上京。 愁将网共解,服与代俱明。复是三阶正,还逢四海平。 谁能定礼乐,为国著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