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魏允楠的诗 >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

朝代:清代诗人:魏允楠时间:2020-06-22
堠火甘泉急,徵兵合虎符。
枕戈霜下卧,负弩日中趋。
漠北逢归雁,城南听曙乌。
横行万里外,不羡执金吾。

诗人魏允楠资料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作者魏允楠

魏允楠,明末清初浙江嘉善人,字交让。明东林代表人物魏大中孙。明亡,闭门不出,交游皆东林后人。家贫,于财非义不取。 查看详情>>

魏允楠古诗词作品: 《柬侯研德·春风结客向吴关》 《题法螺精舍·绝顶峰开祇树林》 《宿华山寒法师禅房》 《豫章行·嘉树挺奇植》 《金明池·金陵怀古》 《塞上曲·都尉方乘障》 《塞上曲·都尉方乘障》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 《赠余澹心·佳丽江南异昔时》 《题法螺精舍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堠火甘泉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浙江巡抚琅玕奏报春花蚕丝收成丰稔诗以志慰》 - - 弘历 - - 麦之苗秀资雨哉,麦之结实赖晴矣。作茧缫丝喜晴暄,适逢其会成双美。衣食之源吾所廑,而丝之源惟浙尔。两收胥获九分馀,额手同民幸遇此。昨知两江报麦收,风气至浙南迤逦。复南则为闽粤疆,均似兹乎一心企。 ...
  • 古诗《咏画屏风诗·捣衣明月下》 - - 庾信 - -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 古诗《怀来道中值雨》 - - 江源 - - 驰车直北走怀来,细雨霏霏隐隐雷。我仆莫愁征旆湿,天公应为此诗催。黑云欲压边城堕,险路长防驿骑颓。安得天晴如昨日,大陀山上望蓬莱。
  • 古诗《行路难·北人快骑马》 - - 王越 - - 北人快骑马,南人快使船。马蹶太行上,舟覆瞿塘前。争如山翁煖土炕,不怕高山与风浪。
  • 古诗《哭友沂·秋老空悬贯斗槎》 - - 吴绮 - - 秋老空悬贯斗槎,岂知埋玉向长沙。徒怜才子多无命,始信浮生尽有涯。旧事不忘丹桂树,虚名实误紫薇花。高堂白发犹漂泊,何计为君慰暮华。
  • 古诗《题放翁像·诗倍太白子美》 - - 刘克庄 - - 诗倍太白子美,年高辕固伏生。却鹤膝枝身健,读蝇头书眼明。
  • 古诗《和梁节盦饮集两湖书院水阁》 - - 陈三立 - - 颠风飞雨卷竿旌,明灭湖亭断雁声。柳色半堤秋浴槛,烟痕万瓦暝摇城。閒心江海围花笑,短剑氍毹映酒横。岁晏分明良宴会,更回怀抱倚孤檠。
  • 古诗《过祁寯藻故里》 - - 范诗银 - - 重楼可解野云闲,四道牌坊五稼湾。斯影莫随秋韵老,寿阳无处不青山。
  • 古诗《代虞相挽杨参政》 - - 王质 - - 道德平生足,功名岁晚成。挂冠方再表,负杖忽三声。乐寿兼仁智,哀荣备死生。我家无故老,不忍见公倾。
  • 古诗《题老子传经图》 - - 金朝觐 - - 君历周朝定几秋,生来白发已盈头。五千道德丹经秘,百二函关紫气留。也共尼山同载笔,今番海屋又添筹。青牛花外归何处,昨见天河饮上流。
  • 古诗《菩萨蛮·南音至,接所寄桂花,忽忽成梦》 - - 顾贞观 - - 夜深丛桂飘香雪。有人私语凭肩立。莫倚玉兰杆。人间风露寒。残妆犹在臂。小别千年矣。密约誓他生。此生无那情。
  • 古诗《行路难·行路难今难又殊》 - - 刘慎荣 - - 行路难今难又殊,难哉举一可知隅。孤身未必担囊得,空手犹将结伴须。吕母旧交攻郡邑,李波小妹遍江湖。何年更见风尘静,也策高车周道驱。
  • 古诗《问汉亭·河畔牵牛织女星》 - - 李光 - - 河畔牵牛织女星,东西相望几千程。乘槎我欲机边坐,应解停梭问姓名。
  • 古诗《春日怀人·青鸟鸣春欲起予》 - - 黄松鹤 - - 青鸟鸣春欲起予,归来不厌食无鱼。只今绝学君能说,况复藏修万卷书。
  • 古诗《征妇·三年守空闺》 - - 郭士达 - - 三年守空闺,年年裁尺素。作得辽阳书,遥阳八千路。
  • 古诗《金沙泉·何处山泉味最佳》 - - 李俊民 - -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 古诗《红梨·红梨无叶庇花身》 - - 王安石 - - 红梨无叶庇花身,黄菊分香委路尘。岁晚苍官才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 古诗《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 - - 范成大 - - 东风本是繁华主,天地元无著愁处。 诗人多事惹闲情,闲门自造愁如许。 病翁老矣痴复顽,风前一笑春无边。 糟床夜鸣如落泉,一杯正与人相关。  
  • 古诗《赠成都六祖沙弥文信颂》 - - 黄庭坚 - - 尘是文信,界是沙弥。 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 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 因果皆如幻,堂堂出世人。
  • 古诗《咏史·皓天舒白日》 - - 左思 - -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