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方观承的诗 > 大父遣赴奉天·重闱倚衰白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父遣赴奉天·重闱倚衰白

朝代:清代诗人:方观承时间:2023-04-05
重闱倚衰白,我行将何之。
寻常未易别,况乃天之涯。
饥寒驱冷铗,汗漫无家归。
生计在干人,得失难预持。
敝裘支冻骨,膻酪充路饥。
辛苦付前途,孤踪行李微。
回首望朔风,泪眼垂冰丝。
翻笑穷途泣,一身何多悲。

诗人方观承资料

大父遣赴奉天作者方观承

方观承,字遐谷,号问亭,一号宜田,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雍正九年,被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选为谋士,后经举荐,任内阁中书。乾隆二年,担任军机章京,转吏部郎中。历任直隶清河道台、直隶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直..... 查看详情>>

方观承古诗词作品: 《赴奉天·痛哭辞先灵》 《家兄来书拟春初抵塞将至奉忆之作》 《大父遣赴奉天》 《寄怀叶圣嘉》 《野宿·遥指行庐入暮天》 《大父遣赴奉天》 《野宿·遥指行庐入暮天》 《自贺61岁得子联》 《大父遣赴奉天》 《闻族人奉诏出旗

大父遣赴奉天·重闱倚衰白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父遣赴奉天·重闱倚衰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神勒珠师·皱纸鳞鳞水起纹》 - - 李穑 - - 皱纸鳞鳞水起纹,近汀荷鹭远山云。知师幻出清凉境,坐倚风棂到夕曛。
  • 古诗《再集卤均斋限韵》 - - 龚鼎孳 - - 刘伶长闭关,生事竹林间。九日秋犹在,三更客未还。雁鸿催鬓急,灯火对樽閒。不浅携筇意,山山野菊斑。
  • 古诗《喜尔杰君见赠》 - - 程坚甫 - - 祭诗无酒补精神,梦想冥思太认真。濒死依然贫彻骨,浮生何贵作词人。
  • 古诗《论诗论词论画》 - - 阮元 - - 子孙永保万年用,过眼云烟亦达观。一自秋斋摹篆后,几家宝守几凋残。
  • 古诗《杜文贞公祠·森木鸣蝉八月凉》 - - 钱大昕 - - 森木鸣蝉八月凉,拾遗游迹未全荒。中书落笔才真壮,宾客诸侯老更狂。直欲许身追稷契,何曾谭蓺薄卢王。南池再拜瞻遗像,宛到成都旧草堂。
  • 古诗《渡澜沧江·长虹一跨并槎浮》 - - 田榕 - - 长虹一跨并槎浮,博望真夸万里游。要隘地矜三齿险,承平人散八关愁。江于上下疑无底,天到西南欲尽头。黑水穷源何处是,哀牢郡县古梁州。
  • 古诗《送醉画王处士》 - - 李洞 - -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 古诗《鸿雪轩联·泥雪人生几鸿爪》 - - 冯誉骥 - - 泥雪人生几鸿爪;津亭诗句万牛毛。
  • 古诗《贺新郎·客赠芍药》 - - 刘克庄 - - 一梦扬州事。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叹别后关山迢递。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惊岁月,一弹指。数枝清晓烦驰骑。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漫怅望竹西歌吹。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那更有,旧...
  • 古诗《詶陈生·百里相思路阻纡》 - - 顾炎武 - - 百里相思路阻纡,每承遗札讯何如。绝交巳广朱生论,发愤终成太史书。笠泽水清连底日,虞山叶落到根初。从今世事无烦问,但掩衡门学种蔬。
  • 古诗《题括苍冯公岭》 - - 曹豳 - - 村南村北梧桐树,山后山前白菜花。莫向杜鹃啼处宿,楚乡寒食客思家。
  • 古诗《梅花开到九分》 - - 叶燮 - -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 古诗《秋暑憩多景楼》 - - 米芾 - - 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山光随眦到,云景渡江来。世界惭双足,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 古诗《和梨花·素质静相依》 - - 文同 - - 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 古诗《谢吴公济菖蒲》 - - 朱熹 - -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 古诗《自诸暨抵剡·秋渚涵空碧》 - - 潘阆 - - 秋渚涵空碧,秋山刷眼青。排头烟树老,扑面水风醒。上濑复下濑,长亭仍短亭。夜船明月好,客梦满流萤。
  • 古诗《梅花十绝·雪引春归竹引梅》 - - 释绍嵩 - - 雪引春归竹引梅,殷勤今日一时开。 知音未出吴公子,长到花时把酒杯。
  • 古诗《寄宝林僧·磨折英雄辈》 - - 张至龙 - - 磨折英雄辈,无停日月梭。 达人愁梦少,明主直言多。 药试单方验,碑评近本讹。 吟成无爱者,寄与病僧哦。
  • 古诗《夜雨思栝苍游》 - - 陆游 - - 道心退惰如风鷁,世念坚疆似火牛。 安得短篷湖海去,夜深听雨琵琶洲。
  • 古诗《感事·鸾旌孔盖幸汾阴》 - - 顾梦圭 - - 鸾旌孔盖幸汾阴,丹霞紫雾瑶坛深。 阳灵千官俨簪绂,太乙招摇皆顾歆。 虙妃扬胪玉女笑,穰穰降康万福临。 君不见通天洪台耀日月,未得金茎调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