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翃的诗 > 点绛唇·巧样妆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巧样妆成

朝代:清代诗人:李翃时间:2019-02-03
巧样妆成,风流微醉珊珊步。回头一顾。只恐金钗堕。
瘦尽腰肢,背地将愁诉。何缘故。花前不坐。立得鞋儿破。

诗人李翃资料

点绛唇·巧样妆成作者李翃

李翃,清云南晋宁人,字和之,号梦山,别号云华生。嘉庆四年进士,以编修迁御史。工诗善画。有《云华诗钞》、《敬业载言》。 查看详情>>

李翃古诗词作品: 《点绛唇·巧样妆成》 《湘江舟次·投火依江岸》 《湘江舟次·投火依江岸》 《和陈今山见访韵》 《巧样妆成》 《石城·晋代衣冠空薜萝》 《眼儿媚·无端风雨到高楼

点绛唇·巧样妆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巧样妆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将向岭南。奉答柏亭相国赠别之什》 - - 金九容 - - 百年名利一毫轻,浪迹湖山称野情。却似飘蓬无处着,北来南去只横行。
  • 古诗《次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韵》 - - 权万 - - 遥村日午细生烟,眼界苍然心渺然。桂岫分眉云接海,杨花如梦水连天。谁家奴负盘松树,何处官输禄米船。独有南湖舟上客,蘋芽抽绿炯相怜。
  • 古诗《喜柳陈甫归自天台往访不值》 - - 林古度 - - 闻道越游返,相过问久离。不逢山舍语,空想石梁奇。暑气正如此,斜阳何所之。踟蹰无限意,犹似未归时。
  • 古诗《韵松轩·韵松松韵几多年》 - - 弘历 - - 韵松松韵几多年,究未明其所以然。祇有书轩泯鱼兔,此中却孰是蹄筌。
  • 古诗《宫词·翩翩红叶舞霜秋》 - - 张公庠 - - 翩翩红叶舞霜秋,紫禁人闲约胜游。手把金英思泛酒,登高还上去年楼。
  • 古诗《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 - 钱起 - - 内史用尧意,理京宣惠慈。气和祥则降,孰谓天难知。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岂无夭桃树,洒此甘棠枝。玉色与人净,珠光临笔垂。协风与之俱,物性皆熙熙。何必凤池上,方看作霖时。...
  • 古诗《贺新郎·此木生林野》 - - 祝穆 - - 此木生林野。自唐家丝纶置阁,托根其下。长伴词臣挥帝制,因号紫微堪诧。常缥缈紫微仙驾。料想紫微垣降种。紫微郎况是名同者。兼二美,作佳话。一株乃肯临茅舍。肌肤薄长身挺立,扶疏潇洒。定怯麻姑爬痒爪,只许素商陶冶。擎绛雪柔枝低亚。我忆香山东坡老,只小诗便为增声价。后当有...
  • 古诗《题孙棨诗后·苦把文章邀劝人》 - - 王福娘 - - 苦把文章邀劝人,吟看好个语言新。虽然不及相如赋,也直黄金一二斤。
  • 古诗《赠叶井叔·樊口去荆江》 - - 王士禛 - - 樊口去荆江,云涛渺千里。估客日上下,清风片帆耳。五溪有传烽,饮马洞庭水。铃旂云梦多,悲笳渚宫起。南岳无回雁,江介多封豕。如闻樊上居,风土异南纪。鸡犬白云中,桑柘寒烟里。理乱不复闻,渔钓信为美。扁舟倘知津,逍遥问园绮。...
  • 古诗《自五月不雨至于六月》 - - 查慎行 - - 一月愁霖叹,三旬亢旱忧。云从火山出,溪挟沸汤流。鱼鳖潜无所,蜩螗聒不休。气衰尤怕热,计日望新秋。
  • 古诗《题山水图奉别沈都事彦祥之广西》 - - 刘崧 - - 海上风清入桂林,好山何处一登临。都门四月相携别,不尽长江望远心。
  • 古诗《好事近·深住小溪春》 - - 朱敦儒 - - 深住小溪春,好在柳枝桃叶。风澹水轩人静,数双飞胡蝶。日长时有一莺啼,兰佩为谁结。销散旧愁新恨,泛琴心三叠。
  • 古诗《别人·久客逢馀闰》 - - 王勃 - -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 古诗《梅关道中·窈窕台关路》 - - 屈大均 - - 窈窕台关路,苍松夹岭斜。鹧鸪蛮女曲,茉莉汉臣花。
  • 古诗《九日赏菊未开席上次韵答崔象之寺丞》 - - 韩琦 - - 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 古诗《春日客感·祇有乡心落雁前》 - - 黄景仁 - - 祇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 古诗《河传·草色,深碧》 - - 高士奇 - - 草色,深碧,似眉峰,花落添些碎红。踏青时节和雨浓,茸茸,裙腰一抹风。敛翅春寒怜褪粉,栖未稳,飞去撩丛鬓。蹴芳尘,待香轮,如茵,赚他扑蝶人。
  • 古诗《府会次士特韵》 - - 刘子翚 - - 夜宴芙蓉苑,华榱烛影光。 史君频会客。侍女惯新妆。 剧饮不胜醉,论诗非所长。 倚栏霄汉近,宫殿郁相望。
  • 古诗《洛阳春吟·春归必意归何处》 - - 邵雍 - - 春归必意归何处,无限春冤都未诉。 欲托流莺问所因,子规又叫不如去。
  • 古诗《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 - - 吴兆 - - 每忆同游处,凄然起旧怀。 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 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 苦吟花阁晓,泊月柳桥佳。 此别经三载,闻官进两阶。 旌骖临蜀道,宾客散秦淮。 出祖龙江日,嗟余不克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