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沈峻的诗 >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原文及翻译赏析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

朝代:清代诗人:沈峻时间:2023-04-05
寻河直到大荒流,禹画何曾尽九州。
瀚海几程常载水,龙沙四月尚披裘。
山围戍卒羁臣梦,城拥风戈露雉秋。
圣世筹边逾汉代,漫教定远觅封侯。

诗人沈峻资料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作者沈峻

沈峻,字存圃,号丹厓,天津人。乾隆甲午副贡,官吴川知县。有《欣遇斋集》。 查看详情>>

沈峻古诗词作品: 《月夜舟中作·片月下高空》 《和余慵楼送别原韵》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 《寒食日作·戏蝶轻鸥带渚花》 《西行杂感·太华西来翠浪过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原文及翻译赏析

抵迪化作·寻河直到大荒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琼花馆有感·苔斑石柱雨痕多》 - - 李崇仁 - - 苔斑石柱雨痕多,春尽何人肯暂过。惆怅花神无处觅,定应奔月伴姮娥。
  • 古诗《大觉寺·悬崖泉箔自淙流》 - - 乾隆 - - 悬崖泉箔自淙流,竹柏阴森亦可留。若比江南千尺雪,只输轮尺绿筠脩。
  • 古诗《芙蓉花边燕客歌》 - - 邓雅 - - 朝见芙蓉开,暮见芙蓉老。韶光似箭不少留,镜里朱颜岂长好。主人留客多欢情,玉壶置酒花前倾。群公掉头不肯饮,何如莫向花边行。尊中有酒能尽醉,花亦向人取欢意。酒阑斫剑歌莫哀,明年花发应重来。...
  • 古诗《秋海棠·力薄违春夏》 - - 徐范 - - 力薄违春夏,花闲草露中。有谁怜夜雨,无奈泣寒虫。冷骨先庭晚,秋魂满地红。自知根蒂弱,不敢怨飘风。
  • 古诗《宿菌阁绝句·李公求识少陵面》 - - 张雨 - - 李公求识少陵面,未闻草堂三日留。看君用意古人上,却愧无言与献酬。
  • 古诗《送应显夫之上饶》 - - 王汶 - - 细雨杏花斑,飞飞燕子还。人随烟棹去,门对钓矶閒。晓月偏惊梦,春云不离山。定知多好句,音问盍相关。
  • 古诗《应天长·枯条撼雪》 - - 饶宗颐 - - 枯条撼雪,零露坠水,偎人月带愁色。做就一天飞絮,廉纤似寒食。风弥厉欺病客。唱折柳助增凄寂。又惊见吹尽芦花,鬓共狼藉。收拾付阳春,待到莺啼,桃李满东壁。一夜冶容全改,僵眠掩闲宅。萋萋草生旧陌。拟税驾奈迷踪迹。水荭老算有梅枝,孰问相识。...
  • 古诗《大衍易吟·艮上戒舌驷》 - - 方回 - - 艮上戒舌驷,震初羞指鼋。细观颐内外,口是祸之门。
  • 古诗《食荠歌送别方安道》 - - 谢翱 - - 山中荠发烧馀地,与君为客同食荠。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 古诗《夏日园居偶成效长庆体》 - - 李孙宸 - - 此身消受觉无多,何用劳劳逐世波。日饭两升嫌过饱,晚斟三盏适微酡。行随竹下宁须杖,听到枝头亦当歌。独有顽儿不解事,随人犹赴孝廉科。
  • 古诗《寄武川摩诃院圆明老人》 - - 耶律楚材 - - 归与不得效渊明,细碎功名误此生。客里正如闲气味,病来犹有好心情。冰弦罢品昭君曲,醉墨闲题苏武城。受用观音法无尽,悲笳风送两三声。
  • 古诗《即事·江乡蕙草如茅贱》 - - 张英 - - 江乡蕙草如茅贱,此地千钱购一丛。培护剪浇劳日夕,数枝香满小庭中。
  • 古诗《延平阁閒望·云中山出三秋静》 - - 黄裳 - -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 古诗《鄞县监狱联·受刑人且莫伤怀》 - - 陶在东 - - 受刑人且莫伤怀,此中有羑里琴弦,龙门史笔;典狱官最难称职,须要兼金刚面目,菩萨心肠。
  • 古诗《二月初二日·去岁不作疟》 - - 赵蕃 - - 去岁不作疟,今年乃病温。初无一床卧,但有小舟蹲。未怕黄州鬼,唯忧楚国魂。明朝强撑拄,摇兀到吴门。
  • 古诗《渡海杂诗·万里欧洲估》 - - 李稷勋 - - 万里欧洲估,飙轮夜踏潮。电灯欺素月,宝气亘丹霄。风雨黑洋恶,鱼龙白日骄。夷歌中夜起,听作太平谣。
  • 古诗《菩萨蛮·渔翁家住寒潭上》 - - 汪莘 - -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
  • 古诗《江行遇风·风急难开船》 - - 董嗣杲 - - 风急难开船,高浪泼银屋。 下水辄畏之,病篙舌愈缩。 商人货物重,久谙风信熟。 我舟轻抵叶,帆破无完幅。 归心劈箭忙,傍晚犹颠狂。 忽将絮帽披,沙头寻酒坊。 欲滞两三宵,船上无赢粮。 转晴赖晓霜,中夜祈彼苍。...
  • 古诗《三月十九日夜极冷》 - - 范成大 - - 谁勒余寒不放回,春深犹暖地炉灰。 乡心忽向烛前动,夜雨先从竹里来。 鶗鴃已如莺百啭,酴醾那复雪千堆。 调糜煮药东风老,惭愧茶瓯与酒杯。
  • 古诗《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 - 张籍 - - 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