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光炘的诗 >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

朝代:清代诗人:李光炘时间:2023-04-05
兵气连凶岁,惊心六月寒。
天戈频挫衅,国步太艰难。
东鲁儒宗大,南天雁影单。
铜驼荆棘泪,忍与尔同看。

诗人李光炘资料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作者李光炘

李光炘,字晴峰,号平山,仪徵人。有《龙川诗钞》。 查看详情>>

李光炘古诗词作品: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 《感怀·海上成连去不回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既庭归吴门》 - - 龚鼎孳 - - 急雨空阶响二更,烛华偏对病夫明。难堪虎兕歌原野,忽漫骊驹动渭城。碧草长河过戍骑,青山夏木老啼莺。匡时铁石期吾党,不尽梅花玉笛情。
  • 古诗《送毕庶子沅观察陇西》 - - 钱载 - - 中外何区别,贤良有过差。要须臣职尽,报答主恩加。一盏香醪劝,三更漏鼓挝。儒生疏惠泽,节钺亦徒誇。
  • 古诗《六月初六日同竹垞青坛过长庆寺啖荔支》 - - 查慎行 - - 碧藓埋唐碣,红云拥寺门。客尝初拣树,僧引为开园。甘露充香饭,清泉注瓦盆。分沾遍僮仆,犹自压枝繁。
  • 古诗《挽刘明府联·既饮醇酒》 - - 陈少香 - - 既饮醇酒,又近妇人,到得此间,早已生还无可望;便作好官,兼爱百姓,留些空子,纵教死去不能饶。
  • 古诗《和张子白杨鬯侯游飞来寺见寄》 - - 成鹫 - - 耳闻旧社长蒿莱,寂寂三堂昼未开。猿掷馀桃鸣石磬,鸟衔腥食立香台。百年流水心俱远,一片閒云去不来。古调更张难草草,小弦刚被大弦催。
  • 古诗《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 - 孙光宪 - -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
  • 古诗《读离骚有作次久红元玉》 - - 刘家传 - - 苍天那管是和非,呵壁何须一问之。饮露餐英原好洁,励精图治本无私。赋骚已得名人誉,竞渡难消万姓悲。三户亡秦归一统,知公笑听大风词。
  • 古诗《酬答鄱阳黎祥仲》 - - 张洪 - - 长镵白木柄,茫茫走天涯。宁知屋角松,流膏藏龟蛇。
  • 古诗《袁嵾岚咏学宫古柏二章书扇见贻次韵附荅》 - - 王应斗 - - 萧条犹见典刑垂,铁干铜标迥自持。镇定转怜风劲后,孤清遥对月明时。危巢蔽日栖乌老,瑞骨留仙梦鹤知。几度宫墙鸣夜雨,凄凄如响壁间丝。
  • 古诗《易洞为丁无咎赋》 - - 倪谦 - - 羲皇卦画本天然,首赞何劳拟太玄。独抱遗经深洞里,不知几度绝韦编。
  • 古诗《送灵隐僧往越见浙翁》 - - 释居简 - - 算沙力尽巧翻腾,赤手挥空要觅痕。不是冷泉轻放过,能仁手里有山藤。
  • 古诗《自电白至海安》 - - 何绛 - - 渐入深林瘴渐多,闻声始觉有人过。高天久矣人难问,蓁莽何劳更作罗。
  • 古诗《桃源忆故人·芳菲已有东风露》 - - 赵子发 - - 芳菲已有东风露。寒著轻罗未去。午夜鸾车鹤驭。散入千莲步。粉香度曲嬉游女。草草相逢无据。肠断泪零无数。洒作花梢雨。
  • 古诗《减字浣溪沙·可可珠容半寸余》 - - 况周颐 - - 可可珠容半寸余。麝熏温腻较何如。带罗微勒惜凝酥。酒到暂能酡绛靥,药香长藉煖琼肤。梦中日入叶祯符。
  • 古诗《原韵答谢陈以光老师惠赐“登楼”一律》 - - 杨民仁 - - 为避尘嚣扰,邀君上小楼。愧无书史列,却喜静居优。鸟语催人起,馀晖逐眼流。最欣嘉客到,诗酒乐悠悠。
  • 古诗《酬别法云彦上人》 - - 贺铸 - - 将别雁门师,殷勤访所之。 江湖怀北阙,鸥鸟恋南枝。 朝隐非吾所,山英不汝欺。 明年东下约,春水漾苹时。
  • 古诗《次韵和酬永叔》 - - 梅尧臣 - - 春候倏已和,林上鸣鸟哗。 前日是清明,骤雨沾梨花。 初闻结客游,爱此物景嘉。 歌舞未终宴,夕暮各兴嗟。 所嗟归路暗,嘶马自知家。 公家八九姝,鬒发如盘鸦。 朱唇白玉肤,参年始破瓜。 几日苦霖霪,当道跳鱼虾。 闭门饮浊醪,秋千系树丫。 群姝莫要剧,为公歌哑哑。 公当是日醉,欢适不可涯...
  • 古诗《长歌行·逝矣经天日》 - - 陆机 - -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俛仰逝将过。倐忽几何间。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 古诗《奉和白太守拣橘》 - - 严休复 - -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 古诗《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 - 杜甫 - -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