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甲的诗 > 帝台春·芳草碧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帝台春·芳草碧色

朝代:宋代诗人:李甲时间:2023-04-05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
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
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
还似织。
泪暗拭。
又偷滴。
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
拼则而今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
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诗人李甲资料

帝台春·芳草碧色作者李甲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查看详情>>

李甲古诗词作品: 《望春回·霁霞散晓》 《慢卷绸·绝羽沈鳞》 《帝台春·芳草碧色》 《帝台春·芳草碧色》 《梦玉人引·渐东风暖》 《题竹和东坡韵》 《超果教院见远亭》 《望春回·霁霞散晓》 《望云涯引·秋容江上》 《超果教院见远亭

帝台春·芳草碧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是一首借春景写伤离隔绝之情的作品,仅此一点便不同于一般的伤春寄情之作。上阕由景人情叙事,下阕绝少写景,直抒其情,依然质朴精炼,感人至深。 上阕起句即写眼前所见春景:芳草萋萋,绿遍山野。这是以春景起兴。茂盛的春草与词人心中的离情苦恨正相契合,同样无边无涯。“离恨...

查看详情>>

注释 ①帝台春: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谓“琵琶有帝台春”此调仅此97字双调一体。全首韵脚属第十七部入声“陌”、“锡”、“职”通韵。[2] ②“芳草”句:语出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

查看详情>>

《帝台春·芳草碧色》是宋代李甲的一首伤春词,是写漂泊异乡的天涯游子面对眼前的美好春光,不禁回忆起往日的情怀。上片先由眼前的春光转而回忆当年与佳人于寒食节携手春游,共赏凤城春色,再由远及近回到现实中,写到如今这一切像春梦般烟消云散了,而自己已是天涯倦客;下片一...

查看详情>>

帝台春·芳草碧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军中杂诗·绝壁荒山二月寒》 - - 蔡锷 - - 绝壁荒山二月寒,风尖如刃月如丸。军中夜半披衣起,热血填胸睡不安。
  • 古诗《送陈宗之采录江西因得过省》 - - 石宝 - - 金縢昨夜启承明,问野还劳秘省行。一点帆青春水阔,万重云白故山横。阁中帝子思王勃,桥上居人识马卿。遥想高堂称寿罢,对床经史夜深评。
  • 古诗《遥同明复元奉使北夷渡黑龙江旧作》 - - 戴亨 - - 使臣衔命戾江濆,江水澄源接紫氛。蚌吐珠光争夜月,龙腾潭窟起祥云。星槎击汰双旌耀,天语开函绝域闻。才仗济川联部落,共占声教奉明君。
  • 古诗《金陵遇雪·霏霏朔雪满郊衢》 - - 文彭 - - 霏霏朔雪满郊衢,此日楼台气象殊。双阙参差浮白玉,九门深寂约金铺。斜飘殿角罘罳暗,渐积宫墙阁道迂。惟有秦淮万杨柳,独将春色报皇都。
  • 古诗《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 - - 刘禹锡 - -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 古诗《郁郁·郁郁羁怀不易开》 - - 元好问 - -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 古诗《贺陈希贤寿联》 - - 周嘉璧 - - 堂无案牍,室有琴书,莫讶斯人不出;日似小年,图开大衍,尽容老子寻欢。
  • 古诗《事静·天风高避牖》 - - 姚燮 - - 天风高避牖,海雨暗欺灯。事静寒方觉,愁消酒略胜。安居资寂地,穷路识良朋。践得空山约,吾当斥鴳矜。
  • 古诗《七夕·花阴寂寂月溶溶》 - - 杨寿杓 - - 花阴寂寂月溶溶,怅望银河隔万重。那有心情祀牛女,他乡瓜果正愁侬。
  • 古诗《送致明之高沙》 - - 刘子翚 - - 不梦清淮鬓欲凋,因君行色意飘飘。铁头船子旧游处,三尺霜鳞镜面跳。
  • 古诗《寄畅园·山色青青水色凉》 - - 曹允文 - - 山色青青水色凉,知鱼槛畔芰荷香。平桥屈曲眠清沼,杰阁嵯峨送夕阳。树老几疑龙变化,亭空不碍鹤飞翔。来寻宸翰留题处,片石墙阴碧草长。
  • 古诗《戏赠陆大夫十二丈》 - - 孟郊 - -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 古诗《过钓台作·炎祚重开累故人》 - - 张大受 - - 炎祚重开累故人,青山独往得闲身。帝方卧榻容酣睡,客自披裘爱隐沦。中古巢由非异事,东京风节播清尘。江流千载澄空碧,不负先生旧钓纶。
  • 古诗《咏梅和斗全己丑人日》 - - 周燕婷 - - 莫自多情忆旧时,千年难得一相知。孤山不遇林和靖,肯把天香嫁与诗?
  • 古诗《述征·朝发沧海湄》 - - 杨巍 - - 朝发沧海湄,暮走西河道。秋风吹河水,野阔声浩浩。客心亦如此,旅饭岂能饱。频瞻太行云,复吊燕台草。世事多艰辛,颜鬓忽已老。悠悠行路人,谁知此怀抱。
  • 古诗《上元日留赠伯兄》 - - 许传霈 - - 雁序才连昨,分飞别犹匆。不图归故里,依旧感飘蓬。三月烟花艳,长江尺素通。临岐言约略,不尽寸心中。
  • 古诗《忆填海前的吐露港》 - - 黄国彬 - - 港湾剩下北斗和几盏渔火。黑暗中,一列舢舨在岸边停泊。夜深,铁路静,寥落的鸣榔把海面敲阔。
  • 古诗《甲寅西归江行春怀》 - - 汪莘 - - 闲来此意本翛然,一点清愁出意边。亦似东君无定准,乍晴乍雨恼花天。
  • 古诗《何公·英雄千古入泉台》 - - 何梦桂 - - 英雄千古入泉台,八十余龄死更哀。隐谷云归龙已老,吟坛月堕鹤空回。黄花满地诗人老,青槚成阡吊客来。白发盖棺公事了,朔风世路正黄埃。
  • 古诗《宜晚轩为玉公赋》 - - 沈周 - - 湖山佳处小轩成,薄暮偏宜物外情。 明月未来风满树,夕阳犹在鸟无声。 黄花共客诗中老,白发催年定里生。 尘海行人不知此,劳劳心迹候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