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朱英的诗 >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

朝代:现代诗人:朱英时间:2023-04-05
和风送暖艳阳天,载事东畴晓不眠。
好雨初晴云满笠,耕犁新课竹为鞭。
閒随短笛春堤外,偶答村歌夕照边。
赋薄徭轻官不扰,鼓声时听祝丰年。

诗人朱英资料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作者朱英

朱英(1889-1954),字荇青,号杏卿,平湖城关人。 查看详情>>

朱英古诗词作品: 《壬戌时历元旦在美京华盛顿感赋》 《辛酉暮春自京归与胄军游弄珠楼题壁》 《太清渔棹·沙汀芦渚岁悠悠》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东陇春耕·和风送暖艳阳天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陶孚中秋山避暑图》 - - 蒋士铨 - - 浓青一角压檐斜,林外雷声走画车。安得秋山佳处住,结茆来作野人家。
  • 古诗《越恁好·仙宫玄洞》 - - 佚名 - - 仙宫玄洞。仙宫玄洞。云霞长护拥。一家老幼承天眷。喜从容。合:金冠玉弁龙光动。环佩铿锵。忠臣烈士名尤重。奸臣贼子成何用。
  • 古诗《望江南·津门忆》 - - 边浴礼 - - 津门忆,仙卉傲残冬。旧谱有名呼雅蒜,孤芳无子类慈葱。波溅玉玲珑。
  • 古诗《清平乐·神扶秋住》 - - 卢青山 - - 神扶秋住,山则神之助。支派梧桐风上树,免让梧桐独伫。居家不必春葳,秋蟾西更复西。布被微寒已满,今宵梦莫来栖。
  • 古诗《拟温飞卿织锦辞》 - - 刘咸荥 - - 夜光照彻天河空,秋心寒透机丝红。琼筝宝瑟发清响,随风吹度广寒东。疏星淡云照秋水,泠然冰玉含当中。琼树抱香寒欲花,手摇云影枝低斜。七襄机上年年月,多情不许寒烟遮。机声清与水声杂,纷纷擘碎红云霞。瑶阙清寒秋不老,云裳分外生光华。何当裁量妙刀尺,分与人间乞巧家。...
  • 古诗《上元后犹寒·雪后不妨寒较差》 - - 杨万里 - - 雪后不妨寒较差,莫教一并放千花。旧来池上金丝柳,新学江西鹰爪茶。
  • 古诗《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四绝句》 - - 韩元吉 - - 呀然一啸朔风生,儿女窥帘笑且惊。槛内应怜只摇尾,山中不记旧横行。
  • 古诗《题与儿山水·一叶前溪泛》 - - 曹岱 - - 一叶前溪泛,空朦烟雨洲。山横残照落,水挟断云流。自得消遥趣,安知今古愁。酒帘丛树里,回棹上江楼。
  • 古诗《夜雨·春气上空林》 - - 汪畹玉 - - 春气上空林,夜声落寒井。了然斗室间,坐怯良宵永。落地杨柳风,入帘海棠影。烟薄上树消,月微露云冷。能令万籁空,方知一时静。
  • 古诗《秋晚·暮色入江郊》 - - 真山民 - -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绝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 古诗《次韵陈仲山见寄》 - - 许景衡 - - 风雨江湖梦,衣裳京洛尘。人生皆物役,海内岂吾贫。丈室虽多病,邻翁或可亲。杖藜元有约,会见往来频。
  • 古诗《行围敖汉柰曼查鲁忒诸部落》 - - 玄烨 - - 农暇巡侯甸,扬旌历远途。军容陈七萃,武事讲三驱。永罢防秋戍,咸为首路趋。晚来围猎罢,羽卫集平芜。
  • 古诗《秋日偶成·报秋梧叶卷窗前》 - - 曹贞秀 - - 报秋梧叶卷窗前,岁月他乡不计年。冰簟寒生新雨后,玉砧声急晚凉天。蝉嘶疏柳轻烟外,雁度西风落照边。几度望归归未得,还将归信卜金钱。
  • 古诗《送殷淑·痛饮龙筇下》 - - 李白 - -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 古诗《偕孺人于晨光熹微中看庭前初开牵牛花》 - - 陈三立 - - 初满庭前风露香,手扶长蔓浴新凉。丝丝双梦凭牵挂,重到江南伴晓妆。
  • 古诗《挽石遗年丈·海滨治仆学》 - - 李宣龚 - - 海滨治仆学,星凤灿可数。苟能振其绪,一变即邹鲁。说诗引儒行,此义盖已古。莫诋郑巢经,声病出训诂。
  • 古诗《南塘晓发·十里鸣榔树影稀》 - - 徐之福 - - 十里鸣榔树影稀,秋风吹度曙烟微。生怜不及鸳鸯鸟,一任双双卧钓矶。
  • 古诗《次赵莼湖饱看风雨楼韵》 - - 释元肇 - - 江山高处据胡床,豪气如虹贯野塘。且去已知元亮醉,兴来非是次公狂。满天风雨供吟眺,一幅潇湘不卷藏。听得鸡鸣还待旦,莼羹虽美在他乡。
  • 古诗《花犯·甚天花》 - - 刘辰翁 - - 甚天花纷纷坠也,偏偏著余帽。乾坤清皓。任海角荒荒,都变瑶草。落梅天上无人扫。角吹吹不到。想特为东皇开宴,琼林依旧好。看儿贪耍不知寒,须塑就玉狮,置儿怀抱。奈转眼今何在,泪痕成恼。白发翁翁向儿道。那曲巷袁安爱晴早。便把似一年春看,惜花花自老。 ...
  • 古诗《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 - 鲍溶 - -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已锡鲁人缝掖衣。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