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远的诗 >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原文及翻译赏析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

朝代:宋代诗人:陈远时间:2023-04-08
疏林一带枕溪湾,寂寞禅扉伴晚山。
犬吠客来黄叶径,钟鸣僧返白云间。
灯前分韵饶幽兴,酒后敲棋送夜闲。
即此已偕登彼岸,爱河何处有潺湲。

诗人陈远资料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作者陈远

陈远,字彦明,长溪(今福建霞浦)人。遇弟。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官终宣教郎知武宁军(《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查看详情>>

陈远古诗词作品: 《初夏·燕语雕梁蛙闹池》 《初夏雨后有怀》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 《闲书·庭树风收檐马停》 《寄弟·秋色无端已半残》 《对月·光从天上来》 《怀书·隔江暮色起人愁》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 《登镇山·家居镇山麓》 《残夏·残夏虚斋爽气生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原文及翻译赏析

冬日偕友宿渡船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入山海关·翩然书剑擅风流》 - - 章敬和 - - 翩然书剑擅风流,又向长城尽处游。松响天山才作雨,波翻渤海半宜秋。神驰辽沈三千界,气压燕云十六州。若对边关阅兴废,客中忍上最高楼。
  • 古诗《过江浦寻旧迹或以庄定山先生对》 - - 施闰章 - - 孤城烟火接江关,故里争传庄定山。一疏廷争成野老,几篇诗在满人间。
  • 古诗《龙津驿问程·夜泊龙津驿》 - - 王济元 - - 夜泊龙津驿,西风落雁愁。半衾浑似水,圆月渐如钩。雨雪三驰阪,关河七易舟。晚来问行客,前路尚悠悠。
  • 古诗《三关·楚塞三关隘》 - - 何景明 - - 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积水沉秋堞,长烟带古烽。乾坤当失据,饕餮任群凶。
  • 古诗《和管雪堂劝农之什》 - - 何梦桂 - - 山北山南听老农,裤襦歌已满城中。邦人愿得三年住,翻恐朝廷识弱翁。
  • 古诗《寓栖云·盆池万点浮萍草》 - - 萨都剌 - - 盆池万点浮萍草,秋雨欲来无定踪。好是诗人漂泊态,丹阳郭里夜间钟。
  • 古诗《平斋八秩里言博笑》 - - 陈宝琛 - - 秀眉隆鼻面银光,英绝铨曹忆铁郎。今日相望俱耄耋,此身还阅几沧桑?閒吟送老观殊达,久宦能贫味自长。犹集孙曾授经训,一楼四叶旧书香。
  • 古诗《三日赴宴口占》 - - 欧阳修 - -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凤城残照归鞍晚,禁籞无风柳自斜。
  • 古诗《蓦山溪·上元词》 - - 毛滂 - - 婵娟不老,依旧东风面。华烛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不教暮景,也似每常来,水精宫,银色界,今夜分明见。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乱。谁在柳阴中,小妆寒落梅数点。诗翁独倚,十二玉阑干,露濛濛,云冉冉,千嶂琉璃浅。...
  • 古诗《绦·八百青铜买》 - - 蒋廷玉 - - 八百青铜买,归来系黑豹。松毛倒垂膝,棕绠曲围腰。稳称轻纱帽,宜悬小药瓢。有时吟未就,频在手中摇。
  • 古诗《送晁尧民守徐》 - - 陈师道 - - 中年为别不堪忧,束发登门到白头。南省望郎仍国士,东方千骑更吾州。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知己难逢身易老,烦公置醴我归休。
  • 古诗《送孙稚明·我自离乡国》 - - 李云龙 - - 我自离乡国,三年怀此都。閒谈击剑术,空对和歌徒。京邸少投剌,关门曾弃襦。烦君驻徵骑,为问酒家胡。
  • 古诗《中秋夜·长夜悠悠夏复秋》 - - 宋词 - - 长夜悠悠夏复秋,伤心极处已忘愁。耳闻幼子呼墙外,眼望病妻走巷头。遗政祖龙犹未改,苦难黎庶几时休。北窗不见中秋月,天上嫦娥可自由。
  • 古诗《清新县记游·童心呆气酒千卮》 - - 何永沂 - - 童心呆气酒千卮,满座谐言满座诗。能不设防真大乐,吾徒难合合难移。
  • 古诗《冬日登凤栖山》 - - 周申 - - 烈烈山风吹褐衣,萧条野寺见僧归。日移林影鸦频噪,水落滩声雁忽飞。盛世行藏甘岁晚,累朝生养总恩辉。江村不为经兵燹,何事年来鸡犬稀。
  • 古诗《次济上人韵》 - - 王十朋 - - 老来未厌短檠光,又集青衿就故乡。却荷道人能具眼,不同时辈有他肠。心传潜涧源流别,首出新诗意味长。我亦笔头为佛事,未应中国异西方。
  • 古诗《有约·忙中岁月静中消》 - - 姚佳 - - 忙中岁月静中消,诗酒犹堪慰寂寥。好友不来天又雨,残红飞过绿杨桥。
  • 古诗《石榴·高枝重欲折》 - - 郑獬 - - 高枝重欲折,霜老裂丹肤。 试剖紫金碗,满堆红玉珠。 根虽传大夏,种必近仙都。 题作江南信,人应贱橘奴。
  • 古诗《赠朱方李道人》 - - 黄庭坚 - - 观骨横穿寿门过,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国初旧人惟有我。
  • 古诗《次韵元煇昨游》 - - 方回 - - 藕花茭叶忽明眼,此地聊乘解愠风。 无酒尚堪翻作有,苍颜终不变为红。 虚声浪漫盈天下,急景奔腾过日中。 万事可容着心力,迩来诗句亦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