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高濂的诗 > 番卜算·旦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番卜算·旦上

朝代:明代诗人:高濂时间:2023-04-08
旦上:花影转疏楞。鸟语惊幽梦。
忽闻窗外有人声。还自惭迎送。

诗人高濂资料

番卜算·旦上作者高濂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 查看详情>>

高濂古诗词作品: 《缕缕金·乘骏马》 《山坡羊·生》 《传言玉女·玉兰》 《更漏子·紫薇》 《惜分钗·中秋忆旧人》 《石州慢·春暮》 《江儿水·老旦》 《北普天乐·净》 《菊花新·生旦上生》 《番卜算·旦上

番卜算·旦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番卜算·旦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重修十方普觉寺落成瞻礼》 - - 弘历 - - 梵宇曾修雍正年,十方普觉圣题宣。春秋又复五旬阅,修葺应教六度全。是日落成为庆谒,一时欲忘孰因缘。穹碑已揭卧之义,拱读如闻膝下禅。
  • 古诗《陈村道中·笋舆乘晚上》 - - 李宏 - - 笋舆乘晚上,诘曲过前冲。石怪形难似,山深不计重。乱流奔绝壑,险径蹑危峰。重难为农苦,辛勤更岁凶。
  • 古诗《珍珠帘·湖帆示大酺词不能和也。作此以广其意》 - - 汪东 - - 绿阴原比花时好。无人解杜牧伤春怀抱。清露滴珠槃,正绮筵开了。事往情牵烦寄语,系燕足音书谁到。愁觉。想寒衾欹枕不觉催晓。红豆撷取相思,问盈筐何似珍珠环绕。照座月初三,伴玉人歌笑。瘦减腰围新病起,怅未斟螺杯同釂。休恼。待客馆春回,花间遇巧。...
  • 古诗《句·为学未能识肩背》 - - 沈焕 - -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 古诗《日本绵笺制画殊有古意》 - - 林旭 - - 捣绵为质茧为肤,小景精工俗制无。春浅桃花轻著粉,江寒凫影婉将雏。法传撮
  • 古诗《张道士求桤林诗》 - - 戴表元 - - 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楠。蜀木似桤成底用,盛时名字落江南。
  • 古诗《寿阳乐·夜相思》 - - 无名氏 - - 夜相思。望不来。人乐我独愁。
  • 古诗《耄志·拥万貔貅佩玉麟》 - - 刘克庄 - - 拥万貔貅佩玉麟,内防天堑外边尘。昔尝以处范韩老,今奈何可许史亲。孤士但知怒螳臂,先皇不罪批龙鳞。此身只合山阴住,长作陵边洒扫人。
  • 古诗《华楼·千岩万壑境萧疏》 - - 邹善 - - 千岩万壑境萧疏,几日幽寻得自如。叠石遥连沧海色,华楼高接太清居。仙人洞暖阳生候,玉女盆迎日照初。试问同游蓬岛信,可能此地即吾庐。
  • 古诗《同允兆诸子夜集赵相国斋中得山字》 - - 胡应麟 - - 间气钟名岳,颓龄睹盛颜。青霞流碣石,紫雾照函关。赠枣安期狎,偷桃曼倩閒。调羹当北极,置酒傍南山。后院罗丝竹,中亭集佩环。百僚趋馆阁,九列候朝班。省问皇情渥,讴歌相业娴。飞鸾驯竹下,舞鹤啸花间。赐履来中禁,悬壶得大还。煌煌海筹屋,遐算邈难攀。...
  • 古诗《十二月三日对月》 - - 王冕 - -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 古诗《疏黛四章·薄罗新藕色》 - - 姚燮 - - 薄罗新藕色,疏黛远山痕。润发盘花腻,香心抱麝温。彩鸾无秃羽,瑶草有灵根。记踏婵娟巷,春烟满画门。
  • 古诗《秋柳用渔洋韵》 - - 张通典 - - 枫叶江寒雁叫霜,感时遗恨满横塘。吟秋风入桓伊笛,咏絮诗存谢女箱。但见征騑催汉使,只今瘦笛画滕王。潇潇暮雨吴娘老,把酒空寻碎锦坊。
  • 古诗《六月二十八日大雨冯君树堂周君荇农郭君筠仙方以试事困于场屋念此殆非所堪诗以调之》 - - 曾国藩 - - 黑云压城真欲摧,银河倒泻天如筛。我巢仓皇变泽国,嗟尔三子嘻可咍。孔鸾欲争雁鹜食,贪饕岂得逃天灾。矮檐埤危小于盎,拳曲裁足容颈腮。上雨旁风忽冲突,蛰虫有户安能筛。脱屦漂流不可...
  • 古诗《题画·牧》 - - 胡应麟 - - 平野何苍苍,空林动寒影。扣角晚归来,斜阳堕西岭。
  • 古诗《玉裁京师·萝屋深灯共起居》 - - 孙保圻 - - 萝屋深灯共起居,风光细腻洵非虚。故人别绪三年后,神女生涯一梦余。锦瑟身材应未改,玉楼眉样近何如。微之薄倖偏相忆,管领春风薛校书。
  • 古诗《题刘三黄叶楼》 - - 沈尹默 - - 眼中黄落尽雕年,独上高楼海气寒。从古诗人爱秋色,斜阳鸦影一凭栏。
  • 古诗《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 - - 朱翌 - - 夜深真可覆短毡,地僻何因致八绵。 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 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 古诗《寓兴·迟月上深夜》 - - 张至龙 - - 迟月上深夜,新蟾不终夕。 何如月圆时,通宵照无极。
  • 古诗《江上晚来山》 - - 蔡羽 - - 江上晚来山,宛似五湖绿。 我行霜尚繁,已听莺出谷。 三岁桃李花,天涯一何促。 非乏箜篌声,不解秦人曲。 长裾畏风尘,握粟厌童仆。 携手会稽云,扁舟未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