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宁献王的诗 > 宫词·彩胜双双斗凤钗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词·彩胜双双斗凤钗

朝代:明代诗人:宁献王时间:2023-04-04
彩胜双双斗凤钗,薄罗金缕燕花牌。
宫中先得阳和气,知是春从天上来。

宫词·彩胜双双斗凤钗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词·彩胜双双斗凤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阅江宁旗兵叠庚子诗韵》 - - 弘历 - - 湔过旌功史重光,复封陪享伟勋扬。祗今江表文风盛,忆昔关东武德煌。一日备宁听其弛,八旗驻实虑犹长。偏安南渡原堪守,即境慆淫恶福王。
  • 古诗《画龙歌·老墨糊天霹雳死》 - - 贯云石 - - 老墨糊天霹雳死,手擘明珠换眸子。一潜渊泽久不跃,泥活风须色深紫。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手提百尺阴山冰,连云涂作苍龙形。槎牙爪角随风生,逆鳞射月干戈声。人间仰视玩且听,参辰散落天人惊。潇湘浮黛蛾眉轻,太行不让蓬莱青。烈风倒雪银河倾,珊瑚盏阔堪不平。吸来喷出东...
  • 古诗《教师抒怀二绝》 - - 胡山源 - - 问天莫要伤春去,白发园丁自有神。汗血长生花果树,光阴不老拓荒人。
  • 古诗《拟古·美人何荧荧》 - - 张建 - - 美人何荧荧,颜若苕之英。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三星正当户,俟我亦在庭。之子无良媒,不敢犯露行。
  • 古诗《观三国吟·桓桓鼎峙震雷音》 - - 邵雍 - -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论兵狼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 古诗《偈颂·说时默》 - - 释心月 - - 说时默,默时说。处处投机,门门合辙,正是虚空里钉橛。
  • 古诗《庚寅孟夏雨中上五台山》 - - 吴金水 - - 峥嵘一百二十寺,言是文殊传道场。千里路途来迤逦,五台烟雨助清凉。刺天影出浮屠壮,匝地声来梵呗长。到此何须求护佑,要看慧炬发明光。
  • 古诗《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 - - 潘耒 - - 汴河之上河如弓,汴河之下河如龙。弓行千里正一曲,龙性变化无常踪。神禹凿九河,放著渤海中。千五百年尚一决,大伾不北而趋东。遂令梁泗间,至今朝陆暮壑无终穷。杀湍捧土谅非策,排沙漉海难施功。河渠之书一寸纸,蜩螗万喙听者聋。提纲挈目示要领,客邸幸见中丞公。中丞勋绩高当代,保障...
  • 古诗《赠岩上人·昔住毗卢殿》 - - 徐熥 - - 昔住毗卢殿,今居石竹山。春云禅衲煖,夜月梵钟閒。香积供狙饭,禅房倩鹤关。平生爱空寂,相对欲忘还。
  • 古诗《送陈成伯出牧陕府》 - - 刘攽 - - 陈公六十丐朱轮,豪气谁怜亦为贫。原上鹡鸰深涕泪,枥间骐骥发精神。山违折坂皆夷路,河透酾渠即要津。千岁海棠死铁色,因君光彩会如新。
  • 古诗《沁园春·堪叹浮生》 - - 侯善渊 - - 堪叹浮生,甚逐景随情,物物总拘。便拚身弃命,图贪富贵,盈仓满库,毕竟何如。蜗角声名,蝇头利赂,使作狂心一向遇。堪嗟处,似扬糠眯眼,慕萑抛珠。移真埋没荒芜。缀可欲蒙盲道德疏。自背真取妄,生颠倒,向前程路崄,举步差殊。劝汝回头,斩钉截铁,做个坚刚大丈夫。挥神剑,劈恩山粉碎,认取琨峿。...
  • 古诗《奉怀工部侍郎杨公于役孝陵》 - - 陈廷敬 - - 银蚕金雁玉衣寒,王气千年此郁盘。旧日鼎湖曾洒泣,同时侍从独频看。杉松石隧听萧瑟,风雨穹碑拜奠安。应念先朝恩遇重,藏来弓剑泪汍澜。
  • 古诗《赠金泗樵·早从洙泗溯渊源》 - - 缪公恩 - - 早从洙泗溯渊源,更向图书究本原。星斗心胸天亦小,缥缃糟粕卷空繁。诗敲晴雪看文藻,座入春风仰笑言。樗栎我惭依玉树,愿将绳墨就班门。
  • 古诗《宁古塔·辽金曾建号》 - - 杨宾 - - 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
  • 古诗《浣溪沙·物外光阴不属春》 - - 叶梦得 - - 物外光阴不属春。且留风景伴佳辰。醉归谁管断肠人。 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  
  • 古诗《缘识·贪染犹来理不通》 - - 赵光义 - - 贪染犹来理不通,虚劳岁月面西东。 从前自是凡心别,利益须归上帝功。 洞府名高同景致,尘泥踪迹莫知空。 去非但向铅中作,变化飞腾大道雄。
  • 古诗《越城客中·暑滋衣袖苦逢迎》 - - 董嗣杲 - - 暑滋衣袖苦逢迎,濡滞连旬梦亦惊。 奔走泥涂谁送死,浮沉光景自怜生。 鸦穿晚照栖公馆,龙挟晴云入子城。 乱试法歌攒碧落,无端新月客窗明。
  • 古诗《绝句·六花集瑞九重天》 - - 程公许 - - 六花集瑞九重天,禁漏催朝夜不眠。 流落那知新历换,枫桥寺外看渔船。
  • 古诗《观鱼亭·惠施徒自学多方》 - - 陆希声 - - 惠施徒自学多方,谩说观鱼理未长。 不得庄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见相忘。
  • 古诗《经王先生故居》 - - 赵嘏 - -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