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其锟的诗 > 广州华林寺四大天王殿联原文及翻译赏析

广州华林寺四大天王殿联

朝代:清代诗人:陈其锟时间:2023-04-06
永离盖缠,放无量色光明网;
常服善铠,出不思议变化云。

诗人陈其锟资料

广州华林寺四大天王殿联原文及翻译赏析

广州华林寺四大天王殿联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李约庵观察见寄所画梅花折枝小幅赠汪星原紫澜》 - - 李稷勋 - - 一代兴亡百感消,蹁跹重见旧裙腰。抛残宣统年时酒,梦里闻歌已隔朝。
  • 古诗《闻邠老下第作诗迎之》 - - 张耒 - - 淡墨高张动禁城,风驰电落走寰瀛。从来万卷贮便腹,可得千人无一名。且向江边伴逐客,会须天上冠群英。遥思匹马千山里,孤店村深听晚莺。
  • 古诗《司寇临海敬所王公阅视三镇远以图说见遗赋诗二章为报》 - - 朱多炡 - - 鸣笳伐鼓出居庸,凭轼边城万骑从。每饭未尝忘巨鹿,一编今已尽卢龙。行专阃外纾筹策,归向尊前论折冲。莫道书生无剑术,箾中霜色吐芙蓉。
  • 古诗《和郡守简一川韵》 - - 王渐逵 - - 岛屿孤标传海外,东南奇胜迥人间。楼台隔水深深映,猿鹤依人故故闲。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识大苏颜。迁臣过客遥相感,儒雅风流自一班。
  • 古诗《示德逢·先生贫敝古人风》 - - 王安石 - - 先生贫敝古人风,
  • 古诗《长门曲·紫凤双飞晓镜台》 - - 陈允平 - - 紫凤双飞晓镜台,玉楼春冷燕空来。蛾眉不及宫前柳,一度春风一度开。
  • 古诗《宝剑篇赠卢浚卿》 - - 王立道 - - 我有宝剑光陆离,云是干将欧冶之所为。皎如芙蓉艳朝日,风胡一见嗟神奇。霜锋雪锷未尽试,三年玉匣寒琉璃。为君拂拭把赠君,倚袖隐隐飞氤氲。万夫辟易走雷电,千里变化随风云。为悲异物久沦弃,聊从一击收馀勋。...
  • 古诗《画梅·丽夕上元偏》 - - 徐渭 - - 丽夕上元偏,春风荡远天。谁将五尺雪,写入一筒笺。晕信空中夺,香疑笔底传。夜深县榻冷,梦见罗浮仙。
  • 古诗《览镜·九万扶摇志已讹》 - - 郑鹏 - - 九万扶摇志已讹,情如笼鸟自慵歌。春风又见新桃李,乡梦长悬旧薜萝。不事冶游非兴减,尚耽微禄奈贫何。晨兴盥栉临青镜,惟见萧萧白发多。
  • 古诗《酬新仲见和·蓬蒿翳环堵》 - - 胡寅 - - 蓬蒿翳环堵,左右只图书。面壁知无累,心斋谅有馀。经纶今贾谊,词赋昔相如。莫广离骚意,行看直禁庐。
  • 古诗《涂中杂诗·一骑风尘里》 - - 陶望龄 - - 一骑风尘里,千山县郭东。畏途逢落日,别思对孤鸿。仗策心逾远,谈诗气更雄。驱驰丈夫事,不必恨飘蓬。
  • 古诗《满江红·一九**年三月一日陈仲弘元帅陪同周恩来总理由锡兰飞返昆明赋此致敬》 - - 龙榆生 - - 胜利归来,看又是一番春色。东风染菜花黄粲,山茶红彻。团结亚非成锦绣,从教世界均凉热。爱太阳普照显光华,谁能敌。曾访问,十四国。齐欢抃,迎佳客。向云端矫首,系心银翼。支援何须论大小,悦来原自尊谦抑。伫明辰把手庆成功,情无极。...
  • 古诗《秋夕·竹梢新月上》 - - 金墀 - - 竹梢新月上,凉露一天清。人静花轻睡,香消酒半酲。虫吟多叠韵,蝉歇带馀声。遥忆南飞雁,冲云第几程。
  • 古诗《桂枝香·甲寅中秋》 - - 陈维崧 - - 霜檐如洗。有碧落冰轮,今夜飞坠。月海霓裳,残拍凄凉犹记。素娥休向吴宫照,有多年雕阑锦砌。金波万顷,细看来是,倚栏人泪。算世上云鬟玉臂。和老去英雄,一般憔悴。落叶啼螀,只是夜长难睡。银壶拟溯孤光倒,奈沈沈闷怀先醉。水明楼畔,西风江上,有宾鸿唳。 ...
  • 古诗《甲午节事·长鲸何日始行诛》 - - 吴虞 - - 长鲸何日始行诛,抚髀苍凉缺唾壶。刘湛安能同管葛,卫青那解学孙吴。取盘枉画平戎策,聚米难为破敌图。不及兰台班令史,洛阳宫殿赋东都。
  • 古诗《电车总站》 - - 周伟驰 - - 122K金质的电火花,发出摩擦音和喉音拐出冰上芭蕾严峻的弧度,抒写出吐火罗文告诉瑟缩于命运的候车者:他又将把自己判给流放可能老死在真理的西伯利亚,没有假释肿胀的电车排出光鲜的土著,和干涩的移民阵阵热气流显示了高超厨技的小毛病各族面孔炒豆般闪现,像蹦入庞德视网膜的地铁...
  • 古诗《洞庭秋月·洞庭乾坤日夜浮》 - - 喻良能 - - 洞庭乾坤日夜浮,月明天净最宜秋。 何人独卧清风里,万顷烟波一叶舟。
  • 古诗《九日莫令置酒县斋余以病不饮作诗呈坐客》 - - 赵蕃 - - 孰使庭花未肯黄,政应知我鬓新霜。 茫茫永夜无时旦,索索穷愁曾断肠。 坐久支吾催煮药,饮豪络驿看传觞。 废游不但因公事,风雨连朝故觉妨。
  • 古诗《罗浮山·江北重峦积翠浓》 - - 张又新 - - 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 不知末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 古诗《重阳锡宴群臣》 - - 李忱 - - 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 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