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耿南仲的诗 >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

朝代:宋代诗人:耿南仲时间:2023-04-06
重门键钥阻山河,顾有良朋不厌过。
唾落如珠倾巨斛,袂挥成幕散轻罗。
惭分处士吹竽俸,谩学东人掩鼻歌。
笑语哄堂俄又夜,客愁还奈我曹何。

诗人耿南仲资料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作者耿南仲

耿南仲,字希道;开封人。著名宋朝大臣。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移夔州路提点刑狱,为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后召为户部员外郎,任辟雍司业,坐事罢,出知衢..... 查看详情>>

耿南仲古诗词作品: 《题丹灶·穉川初隐地》 《题丹灶·始知勾漏地》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 《和邓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同文馆诗·翠幕春云合》 《和邓慎思秋·诏命连催发》 《题丹灶·始知勾漏地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余樗年试院即事呈诸公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书牖左谢宾客之欲谈方术者》 - - 南有容 - - 祸福惟应到日知,不容人力强推移。平生惠迪吉三字,岂以穷通敢坠斯。
  • 古诗《题雨香馆·既降山腰憩朴堂》 - - 弘历 - - 既降山腰憩朴堂,上方延得下方望。宁云叶馥花馡处,喜是村农遍雨香。
  • 古诗《降黄龙·旦》 - - 陆采 - - 旦:金剪轻携。手把鲛绡。巧裁新制。金针下处。绣鸳鸯并戏莲漪。贴:香闺。重门深闭似娇花绣幕红围。不许他狂蜂斜睨。粉蝶轻窥。
  • 古诗《池上夜坐与霞客话昔年新婚纳凉于此》 - - 杨圻 - - 忆昔北池上,银床清露滋。玉人相并处,新月上来时。荷净闻疏雨,灯清照弈棋。十年都似旧,两鬓有微丝。
  • 古诗《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 - 苏轼 - -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 古诗《偈颂·四月八》 - - 释妙伦 - - 四月八,生悉达,天上人间闹聒聒。老韶阳,要打杀,争似祇园舀水蓦头泼。阿呵呵,虽是死蛇,会弄也活。
  • 古诗《题京口·吴天飓母互争雄》 - - 钱谦益 - - 吴天飓母互争雄,万斛千帆簸荡中。鱼鳖吐涎还失笑,何因平地起龙宫。
  • 古诗《晚发龙津·暝烟初捲一帆轻》 - - 成鹫 - - 暝烟初捲一帆轻,晚渡逢人问水程。去国便为千里别,寻山还有几年行。鹤当静夜横空过,月到澄江彻底明。心似孤舟无所系,乡关回首白云平。
  • 古诗《经筵纪事时三月二日也》 - - 陈廷敬 - - 尚书水部无双誉,宫尹承华绝异才。赢得头衔浑似旧,押班春殿许徘徊。
  • 古诗《浯溪·相去祁阳五里馀》 - - 丁叔岩 - - 相去祁阳五里馀,撼山为谷断为溪。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风月满堂无地着,云烟半壁与天齐。英雄说着唐朝事,泪溅长安蜀道西。
  • 古诗《游山·西山高下极深幽》 - - 苏颂 - - 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喜逐御风真造适,遍题僧壁更迟留。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却羡官閒无检束,徜徉何异五湖舟。
  • 古诗《村居述所见·龙丘居士食脱粟》 - - 钟芳 - - 龙丘居士食脱粟,新构疏茅数间屋。飘风一夜吹海立,满床湿漏濡菅褥。篝灯起坐掩荆扉,独卷衾裯不成宿。俄然雷奋千山裂,东邻墙倾栋摧折。男啼女哭无宿处,来傍低檐话愁绝。话愁绝,其奈何,人生乐少愁何多。阴晴互变若反掌,何用愁绪空煎磨。悬鹑不作蒙袂叹,捉衿岂厌清商歌。君来依我失所...
  • 古诗《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 - 释印肃 - - 万般解,笔写石镌处处卖。不将一字与人依,露迥迥兮赤洒洒。
  • 古诗《燕子诗·故燕归来不肯啼》 - - 崔荣江 - - 故燕归来不肯啼,缘衔唇齿有青泥。为伊补得梁巢暖,好蓄春风满一闺。
  • 古诗《句·杯浮绿酒邀君醉》 - - 卢邕 - - 杯浮绿酒邀君醉,笔落红笺写我心。
  • 古诗《白石郎曲·白石郎》 - - 彭孙贻 - - 白石郎,采石游。鼋鼍相妃偶,神鱼随队流,河伯戴鱼头。
  • 古诗《西园八咏·洗砚池》 - - 史鉴 - - 试携宫砚洗洄澜,渍墨淋漓最可观。龙尾蘸波玄玉净,马肝浮水紫云寒。风飘科斗文难定,月射方诸湿未乾。头白上卿临帖罢,又书封事献金銮。
  • 古诗《题沈石田画册次韵》 - - 宋荦 - - 杖策回溪上,云山许独知。斜川有高咏,想见义熙时。
  • 古诗《访卢逸人却寄》 - - 陈子升 - - 迷途问牧童,虚谷见愚公。百舌梅花里,二毛蓬户中。檐风清响铁,厨水远邀筒。别后千山外,依依一亩宫。
  • 古诗《报赵淑丽诗》 - - 应玚 - -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羣犹宿。永思长吟。有鸟孤栖。哀鸣北林。嗟我怀矣。感物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