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潘光祖的诗 >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原文及翻译赏析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

朝代:明代诗人:潘光祖时间:2023-04-06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
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
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葱青树长双条玉,长白山储千里驹。
虽以传经存晚计,更须调鼎向天衢。
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
眉寿即今将指使,霞觞端与鹤书俱。

诗人潘光祖资料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作者潘光祖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潘光祖古诗词作品: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原文及翻译赏析

敬赋·留台掌后大司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鮀江喜晤许韫伯大令》 - - 丘逢甲 - - 乘风径欲跨南溟,游客征轮此暂停。鮀浦潮来天漠漠,鸥汀帆去雨冥冥。万方待见黄人日,五纬交连赤道星。莫笑临歧歌慷慨,沧州目极海云青。
  • 古诗《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 - - 羊昭业 - - 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王戎似电休推病,周顗才醒众却惊。芳景渐浓偏属酒,煖风初畅欲调莺。知君不肯然官烛,争得华筵彻夜明。
  • 古诗《送何子往桂林》 - - 屈大均 - - 桂林襟五岭,山翠尽成岚。去逐湘江北,归从漓水南。故人待徐孺,太守是嵇含。岩穴多勾漏,行春共玉骖。
  • 古诗《千叶白莲花·莲花生淤泥》 - - 苏辙 - -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
  • 古诗《爽台为朱同伯赋》 - - 欧大任 - - 江上飞涛树杪开,豫章西北有高台。挥毫万里雄风起,拄笏千山爽气来。楚客凤歌无世念,汉家龙种尽天才。兔园赋雪延枚叟,洒酒平芜醉几回。
  • 古诗《宫词·溶溶庭院梨花月》 - - 宁献王 - - 溶溶庭院梨花月,风静时闻笑语妍。今夜婕妤犹带酒,秋千蹴破柳间烟。
  • 古诗《书绅诗·和静有真质》 - - 权德舆 - -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苟非不踰矩,焉得遂性情。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先师留中...
  • 古诗《立春·深巷鳏居欲悟禅》 - - 洪传经 - - 深巷鳏居欲悟禅,春来春去岂关天。阴风掠地花难发,细雨窥帘火未然。陋室孤吟宜句冷,敝裘高拥觉身便。绿杨呈媚无消息,红萼凌香暗暗添。
  • 古诗《闲咏·白头羁客更堪论》 - - 陆游 - - 白头羁客更堪论,身寄城南桑竹村。一榻琴书春寂寂,四山雾雨昼昏昏。常情共笑门庭冷,好事虚推辈行尊。烧笋炊粳真过足,儿曹不用致鱼餐。
  • 古诗《寿谖堂为德清屠生诚作》 - - 金幼孜 - - 谖草树北堂,雨露日蕃滋。慈母欣有托,抚玩心独怡。门庭日无事,鹤发明春晖。之子念母慈,致养及良时。朝朝具甘旨,炫耀五采衣。再拜献春酒,泛此黄金卮。祝母多寿考,千岁忘忧思。岁岁对谖草,愿母长不衰。母寿不易得,子心将何为。谨言与慎行,战兢当自持。显扬报母德,不使声名隳。归哉尚努...
  • 古诗《和百苦吟·觅火》 - - 沈上章 - - 闽南原系祝融城,况复沈沦在火坑。夜雨炊烟消歇尽,向人觅取作调羹。
  • 古诗《上滩·舟随乱石转》 - - 屈大均 - - 舟随乱石转,转转上青天。十八滩行尽,行人非少年。
  • 古诗《梅·总是飘零绝可怜》 - - 吴世昌 - - 总是飘零绝可怜,背人开落自年年。为谁料峭霜风里,剪雪裁冰著意妍。
  • 古诗《素庵为萧贵赞作》 - - 庄昶 - - 平生本质今如此,老去未能污一毫。俯仰仲尼磨不磷,百年天地鬓萧骚。
  • 古诗《乞霜柑·殊非海外罗浮样》 - - 释祖可 - - 殊非海外罗浮样,亦胜洞庭霜后黄。此实君家能独有,何时分饷齿牙香。
  • 古诗《暮春吟·春来小圃弄群芳》 - - 邵雍 - - 春来小圃弄群芳,谁为贫居富贵乡。 门外柳阴浮翠润,堦前花影溜红光。 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
  • 古诗《送刘十往荆渚》 - - 梅尧臣 - -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 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 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 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 古诗《蛟·桥边三尺剑》 - - 梅尧臣 - - 桥边三尺剑,江上六钧弧。 汉武帝何处,周将军已无。 织绡深有室,泣泪自为珠。 谁为九渊害,人犹能尔图。
  • 古诗《送五子尊赴衡阳丞》 - - 赵蕃 - - 王郎妙人物,独步向江东。 昔尉既不醉,今丞宁肯聋。 相依唇齿国,忽去马牛风。 清绝官曹外,何年著我同。
  • 古诗《寄拄杖上王使君》 - - 贯休 - -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着,将寄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