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惠崇的诗 > 句·探骑通番垒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探骑通番垒

朝代:宋代诗人:释惠崇时间:2023-04-05
探骑通番垒,降兵逐汉旗。

诗人释惠崇资料

句·探骑通番垒作者释惠崇

释惠崇,(?~一○一七),淮南(今江苏扬州)人(《清波杂志》卷一一),一作建阳(今属福建)人(《图绘宝鉴》卷三)。九僧之一,善诗,工画(《清波杂志》卷一一)。真宗天禧元年卒(据《景文集》卷一○《过惠崇..... 查看详情>>

释惠崇古诗词作品: 《句·花漏沉山月》 《句·探骑通番垒》 《句·马渡冰河阔》 《句·扇声犹泛暑》 《句·海人来相鹤》 《句·杀气生龙剑》 《句·中食下林狖》 《句·拂石云离帚》 《句·海鸥听舜乐》 《赠文兆·偶依京寺住

句·探骑通番垒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探骑通番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二月八日记梦》 - - 袁枚 - - 吸露餐霞四十年,不成仙已久成仙。如何尚有仙龛在,梦里分明唤乐天。
  • 古诗《遥亭行宫晚坐》 - - 弘历 - - 渐觉山光扑面青,路傍行馆便居停。已开杂卉香笼砌,新种清槐阴满庭。随地敕几敢偷暇,逐程观稼不遑宁。北来小雨晴犹快,感谢灵祠果有灵。
  • 古诗《门联·两间东倒西歪屋》 - - 鲁之裕 - -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 古诗《五台·去礼文殊宝刹开》 - - 黄镇成 - -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金函奉旨传香至,白氎图形载法来。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还将拂子閒拈起,更上翻经第一台。
  • 古诗《折柳·折得如鞭四五枝》 - - 卢青山 - - 折得如鞭四五枝,有人苦待一年迟。宜将块垒翻春汛,赶入萧疏万户篱。
  • 古诗《寄少仪弟·一隔音尘月屡迁》 - - 秦观 - - 一隔音尘月屡迁,忽收来问涕潸然。栖迟册府吾如昨,流落江村汝可怜。梦里漫成池草句,愁来空诵棣华篇。卑飞暂尔无多恨,会有高风送上天。
  • 古诗《游神光寺登道山亭读曾南丰先生撰碑》 - - 陈伯康 - - 不见神光解吐虹,满亭苔藓旧游空。职方诸贡归王会,贤守遗碑见土风。城郭尚存人物异,江山如故古今同。欲将往事增惆怅,望断烟波没去鸿。
  • 古诗《慈明和尚赞·得人怕》 - - 释如珙 - - 得人怕,得人憎。嚇得神鼎,头缩面青。烧火未著,晚参鼓鸣。
  • 古诗《蔡国颂兄独夜诗题后》 - - 陈永正 - - 宝剑如佳句,常磨以爱身。劳生歌独夜,曳影啸青云。杞国天终坠,华胥梦或真。但教留命在,沧海浪沄沄。
  • 古诗《孝觉以将雨诗相示怃然有触次均奉和并呈双涛先生》 - - 黄浚 - - 眼中阳雁尽南飞,檐际凉秋黯澹归。独有井梧先落叶,可怜潭柳亦成围。缁尘京洛衣难浣,晚岁沧江愿未违。药裹安心元自得,岂宜怊怅说今非。
  • 古诗《喜晴·迩来霔雨常霈施》 - - 乾隆 - - 迩来霔雨常霈施,云拖间或霏细丝。高下种已布将遍,日以暄之斯为宜。湖减二尺倏已复,满坑满谷溪流肥。田父老谈又可听,再雨恐致泥涂滋。稚苗方长欲受晒,更虞蔓草难耘耔。乃顾孟婆云尔胡畏强而侮弱,而今胡不风从西北吹。昨晚阵雨罢,东方见虹霓。彻夜星朗晨曦披,霁景万物都熙怡。人情...
  • 古诗《房村霜树·房村山绕吕梁洪》 - - 陈枨 - - 房村山绕吕梁洪,驿树迎霜望渐空。浓翠不遮僧寺月,疏枝犹拂酒旗风。叶飞片片长河上,影落萧萧夕照中。到此推篷吟眺久,遥知宋玉赋偏工。
  • 古诗《颂古·一念普观无量劫》 - - 释慧开 - - 一念普观无量劫,无量劫事即如今。如今觑破个一念,觑破如今觑底人。
  • 古诗《神宗皇帝挽词》 - - 苏辙 - - 取士忘疏贱,量书废寝兴。刍言本何益,玉殿最先登。日角依俙想,尧言涕泗称。龙髯远莫及,零泪冻成冰。
  • 古诗《哭王少文秀才》 - - 徐熥 - - 记得孤斋晚眺时,倚栏连袂共题诗。山中每到斜阳后,便觉伤心双泪垂。
  • 古诗《再至居庸·塞口重关惬素闻》 - - 边贡 - - 塞口重关惬素闻,壑烟岚雨镇絪缊。雄吞巨海山形断,秀压中原地脉分。锁钥还须寇丞相,长城不用李将军。倚窗时送东南目,双阙蓬莱五色云。
  • 古诗《东幸诗·䓤葱佳气集圣林》 - - 全祖望 - - 䓤葱佳气集圣林,蓍茎楷干长十寻。四氏诸生齐入觐,是谁来献孔融琴。
  • 古诗《题琴河听雨图》 - - 华蘅芳 - - 鸳鸯不怕雨潇潇,水上双飞暮复朝。昨夜星辰银汉路,故乡风景绿杨桥。萍踪更比菱枝弱,花信仍催柳絮飘。心事哪能抛得去?一为追忆辄魂消。
  • 古诗《王才谅归自临安备道群从内集之乐感而有作》 - - 晁公溯 - - 岂料高阳里,于今复旧游。 风尘两地隔,江海一身留。 梦断乌衣夜,魂伤白帝秋。 临平江上柳,早晚系归舟。
  • 古诗《良乡察院夜次壁间韵》 - - 储巏 - - 不眠疑漏尽,独坐爱灯明。 好夜春连市,微风月满城。 凝香清燕寝,落笔得蚕声。 无限怀人意,迢迢到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