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王冷斋的诗 >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原文及翻译赏析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

朝代:现代诗人:王冷斋时间:2018-11-06
遍野烟尘昼复昏,又看豕突与狼奔。
汉旗方指刘家庙,敌骑先驰大井村。

诗人王冷斋资料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作者王冷斋

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据理力争。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 查看详情>>

王冷斋古诗词作品: 《抗战纪事·飞镞漫空动地来》 《危城痛语·东城筑罢更天坛》 《抗战纪事·未辟荆榛蜀道艰》 《抗战纪事·见危授命分宜然》 《抗战纪事·与城愧未共存亡》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 《危城痛语·一声呵喝令停车》 《抗战纪事·刀光如电吼如雷》 《卢沟桥抗战纪事》 《抗战纪事·谲计俱穷出遁辞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原文及翻译赏析

抗战纪事·遍野烟尘昼复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减字木兰花·上午游颐和园,晚上天安门看焰火》 - - 谢觉哉 - - 繁弦密鼓,万众欢腾齐起舞。动地惊天,碧火红霞失月圆。普天同调,肩上大山争摔掉。历史回旋,芝加哥亦不迟延。
  • 古诗《集字联·秋天炳然月长满》 - - 俞樾 - - 秋天炳然月长满;春风起兮华怒生。
  • 古诗《百岁篇·一十一》 - - 敦煌曲子 - - 一十一。池上新荷行花出。珠弹近追黄雀年。玉襁初□青春日。
  • 古诗《句·欲居东西瀼》 - - 程以南 - - 欲居东西瀼。
  • 古诗《和子服·江干》 - - 彭孙贻 - - 十年泉壑梦,此曰羡君行。谭虎心犹怯,看山眼暂明。霜高群木脱,月满大潮平。渐近梵村路,江声空外生。
  • 古诗《阮郎归·忆旧》 - - 卢青山 - - 蛙声初起小田塘,风枝语露窗。流萤箫管月中扬,相看两逸狂。风似旧,夜如乡。孤樽酒欲凉。五湖待去问君航,无情烟水茫。
  • 古诗《复仇·上爵不虚赏》 - - 刘溥 - - 上爵不虚赏,受者诚为难。惟此铁兜鍪,中有玉貂蝉。既贵惜其躯,反欲图自安。所以安成君,受教鲁仲连。请君迂往驾,急为济时艰。岂但生富贵,血食千万年。
  • 古诗《寄袁香亭·同岁书生尽白头》 - - 姚鼐 - - 同岁书生尽白头,异时江国共登楼。苍茫身世馀孤策,历落山川又九秋。云出易迷岩曲岫,雁飞难到海南州。却闻壮事犹能作,谈笑吴霜拭佩钩。
  • 古诗《寄隐直·远身嗟道敝》 - - 刘攽 - - 远身嗟道敝,筑室笑劳生。应接知侪俗,浮沈得避名。陈家星不昧,灌氏水长清。往事今闾里,悠悠旅客情。
  • 古诗《留题石经院·岧峣山上寺》 - - 苏辙 - -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 古诗《阿子歌九绝·初月衔西树》 - - 郭之奇 - - 初月衔西树,微光寄远枝。空怜长夜色,难假片华垂。
  • 古诗《诗·中宫在天半》 - - 刘季孙 - - 中宫在天半,其上乃吾家。纷纷鸾凤舞,往往芝朮华。挥手谢世人,耸身入云霞。公暇咏天海,我非世人哗。
  • 古诗《晚香赠秦奎·风肃霜严草木凋》 - - 李龏 - - 风肃霜严草木凋,一花半叶不相饶。骚人受用秋英处,探得天家别一条。
  • 古诗《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 - 孟贯 - -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 古诗《雨霁同人集南屏补烧笋之约分韵赋湖中新绿》 - - 全祖望 - - 谁洗繁秾净,晴光放满山。三春无此日,积翠乍开颜。天入重湖碧,人依净域闲。时闻黄鸟唱,深处度缗蛮。
  • 古诗《七夕即事·仙酝陈瓜果》 - - 吴伟业 - - 仙酝陈瓜果,天衣曝绮罗。高台吹玉笛,复道入银河。曼倩诙谐笑,延年婉转歌。江南新乐府,齐唱夜如何。
  • 古诗《登泰山·与客登乔岳》 - - 王鼎 - - 与客登乔岳,肩舆烟霭中。乾坤生气盛,今古仰心同。势判徐青远,川流汶泗通。北瞻复南望,云树两濛濛。
  • 古诗《拔可年丈命题还栝轩图》 - - 冒效鲁 - - 高楼藏海峙人世,双栝拿空泼苍翠。想得颀颀一老翁,摩挲百遍弹衰泪。唤起胸中千屈蟠,自写沉忧挟奇气。草书夭矫走龙蛇,落笔飒惊风雨至。萧萧槭槭散林莽,似伴微哦发清吹。当时赠栝事虽微,取予之间存道义。诗翁逝矣今几霜,还栝题词徵百辈。嗟哉双栝先后枯,竟与斯人同况瘁。图中墨巢貌...
  • 古诗《绝句韵·痛懲毒螫要持平》 - - 刘克庄 - - 痛懲毒螫要持平,不察渊鱼未害明。 棘户有囚疏械击,花村无吏打门声。
  • 古诗《新莺·初来阁外弄春晖》 - - 屠隆 - - 初来阁外弄春晖,上下花间试学飞。 小语未全调玉管,薄寒深自护金衣。 龙池万柳栖应怯,紫殿千门见总稀。 九十韶华愁易老,啼残红药绿阴肥。